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东来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超临界
  • 3篇超临界CO
  • 3篇超临界CO2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对流换热
  • 2篇换热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动力学
  • 2篇分子动力学研...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对流换热特性
  • 1篇制冷
  • 1篇制冷剂
  • 1篇润滑油
  • 1篇散热
  • 1篇散热器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热效率
  • 1篇黏度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作者

  • 4篇靳遵龙
  • 4篇刘东来
  • 3篇王永庆
  • 2篇刘敏珊
  • 2篇雷佩玉
  • 1篇王定标
  • 1篇郭月明
  • 1篇陈晓堂
  • 1篇曹侃

传媒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压力容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临界CO_2冷却条件下水平微圆管中对流换热特性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Y-S低雷诺数模型对超临界CO2在直径100μm的水平管内冷却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CO2进口雷诺数对超临界CO2对流换热的影响,并以Re=10000为例,研究了管内不同截面径向流体无量纲温度、无量纲速度、湍动能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对流传热系数随着进口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传热系数峰值出现在CO2准临界温度点附近,该截面上流体湍动能和速度达到最大。
靳遵龙刘东来刘敏珊曹侃
关键词:超临界CO2数值模拟
超临界CO_2与润滑油体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应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CO2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结果表明,超临界CO2的键长和键角分布基本符合高斯分布规律,超临界CO2系统中二聚体的比例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当系统内压力大于9 MPa时,T形二聚体的比例较大,推断出T形二聚体的存在使得CO2在超临界状态下的物理性质变化剧烈.同时研究了润滑油对超临界CO2的微观特性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含量的润滑油的混入,改变了CO2团簇体的分布比例,从而给制冷循环系统的流动与换热带来负面影响.
雷佩玉李赵刘东来王永庆靳遵龙
关键词:超临界CO2分子动力学模拟润滑油
微尺寸超临界CO2制冷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尺寸超临界CO2制冷散热器,它包括具有超临界CO2制冷剂进口和超临界CO2制冷剂出口的散热基座,所述散热基座内设置有不少于一条弯曲的微尺寸冷却通道,每条所述微尺寸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超临界CO2...
靳遵龙刘东来陈晓堂王永庆郭月明雷佩玉刘敏珊
文献传递
超临界CO_2体系黏度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由于具有较低的临界温度以及适中的临界压力,超临界CO2成为最为常见的超临界流体,被广泛应用到超临界萃取和制冷等领域.充实超临界CO2体系的基础物性数据,对于进一步利用超临界CO2具有积极意义.运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以Lammps免费开放源代码模拟平台为基本框架,自行编译针对超临界CO2特性的脚本文件,对超临界CO2体系的黏度物性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成熟的物性数据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编译脚本文件计算值与相关数据误差在0.5%以内,说明使用该方法用来获得超临界CO2黏度是可行的.
靳遵龙李德雨刘东来王永庆王定标
关键词:超临界CO2分子动力学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