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喆
-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具有生物活性的寡糖的合成与分离
- 姚喆
- 关键词:糖生物学寡糖生物活性
- 亚硝基R盐分光光度法测定合金钢中钴被引量:10
- 2011年
- 本文改进了亚硝基R盐分光光度法测定合金钢中钴的分析方法,并详细探讨了该方法中吸收波长、缓冲溶液、氧化剂、消解酸种类、加热时间、共存离子等测定条件对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结合示差光度法,在不需分离铁、铜、镍、铬等干扰元素的条件下,可适用于测定合金钢中高含量钴,相对误差在3%以下,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测定高含量钴标准样品时,结果令人满意。本方法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可满足生产分析需要。
- 姚喆冯振华柴成文刘杰民
- 关键词:亚硝基R盐分光光度法合金钢钴
- 钇铁共掺杂锆酸钙致密扩散层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
- 2020年
-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钇铁共掺杂锆酸钙(Y0.08Ca0.92Zr1-xFexO3-δ(x=0.3,0.4,0.5))混合导体材料,以钇铁共掺杂锆酸钙为致密扩散障碍层,以YSZ为泵氧层,制备了极限电流氧传感器。结果表明:Y0.08Ca0.92Zr1-xFexO3-δ的主晶相为菱方钙钛矿结构;随Fe掺杂量的增加,Y0.08Ca0.92Zr1-xFexO3-δ材料的总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均增大;在800~950℃范围,氧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极限电流,出现极限电流的温度随Fe掺杂量的增加而降低,极限电流(lg IL)与1 000/T呈线性关系:lg IL=3.215-2.101 3×(1 000/T),氧离子扩散激活能为0.417 eV。在750℃、1.0%(摩尔分数)≤x(O2)≤7.5%时,极限电流IL与氧含量x(O2)间的关系式为:IL=7.047 6+3.875 1×x(O2)。
- 单科杨艾嘉翟凤瑞姚喆李楠谢志鹏易中周
- 关键词:掺杂氧传感器
-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分层次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2
- 2018年
- 为适应我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发展的需求,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模块化、设置必做和选做实验、开展实验小组教学、建立"要点"评分机制等措施,构建了一套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的分层次、有特色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探讨了分层次教学体系下,实验分组、选做实验开展、试剂准备等具体操作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探索,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实现多元化教学。
- 庄媛姚喆李建强柴成文
-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分层次教学教学模块混合式教学
- 一种超声波合成尼龙酸二元酸酯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涉及一种超声波合成尼龙酸二元酸酯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酯化反应:将尼龙酸、二元醇和浓硫酸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开启超声波,保持温度,反应结束后,取出反应釜,将乳白色的乳状母液转移至分离装置...
- 柴成文弓爱君姚喆刘军
- 文献传递
- 热解析-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引量:13
- 2007年
- 建立了热解析-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并对色谱分离条件、玻璃针筒保存样品的稳定性、固相微萃取萃取纤维、萃取时间、色谱进样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在所测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8.8%,检出限为0.05~0.75μg/100mL,满足实际空气样品测定需要。
- 张艳姚喆宁占武李琳刘杰民郑连存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热解析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
- 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引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被引量:2
- 2018年
- 国内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材在实验步骤设置中缺少系统误差检验环节。将质量控制理念引入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可以使分析化学实验与标准测试体系和实际分析测试工作相结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的环节加以检验和控制,保证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度,推动学校分析化学课程的标准化建设,使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科研和分析测试工作中的系统误差控制意识。
- 庄媛陶武陆慧丽姚喆
-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加标回收率
- 化学实验与科研方法课程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10
- 2017年
- 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化学实验与科研方法课程,通过构建"课堂学习-自主实验-科学指导"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开展科研方法论理论教学,设计以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结果分析为主线的研究型教学实验,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
- 庄媛刘杰民姚喆
-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 SPOC教学理念在化学专业认识实习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5
- 2019年
- 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通过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改变教与学的中心、开展模块化教学、设置弹性实验时间、构建过程化考核体系、合理运用“雨课堂”教学工具等措施,构建了实习的“线上学习—线下讨论—自主实验—教师组织”SPOC教学模式,在培养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化学化工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实验实践类课程开展SPOC模式教学提供了教学参考与成功经验。
- 庄媛刘杰民姚喆柴成文
- 关键词:应用化学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