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春洁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换热
  • 5篇混合工质
  • 5篇工质
  • 5篇沸腾换热
  • 4篇R134A
  • 3篇R125
  • 3篇池沸腾
  • 3篇传热
  • 2篇强化管
  • 2篇纯工质
  • 1篇对流传热
  • 1篇水平管
  • 1篇凝结换热
  • 1篇热系数
  • 1篇螺纹管
  • 1篇内螺纹管
  • 1篇空调
  • 1篇空调系统
  • 1篇传热系数

机构

  • 7篇中原工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朱春洁
  • 6篇张定才
  • 4篇张振
  • 3篇杜佳迪
  • 2篇刘磊
  • 1篇秦贵棉
  • 1篇郑慧凡
  • 1篇郑惠敏

传媒

  • 2篇低温与超导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制冷
  • 1篇制冷与空调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孔隙直径对R134a管外沸腾换热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在工况温度分别为6℃和10℃,对R134a在光管和三根双侧强化管(F38,F46,F56)外进行池沸腾换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R134a在光管外沸腾表面传热系数与Cooper公式计算值相对偏差均在±15%以内,R134a在强化管外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变化趋势与光管Cooper公式基本一致。受试验管外表面孔隙直径的影响,当热流密度小于50k W/m2(或壁面温差小于2K)时,孔隙直径越小,沸腾换热效果越好;反之,当热流密度大于50k W/m2(或壁面温差大于2K)时,孔隙直径大的强化表面沸腾换热效果要优于小孔隙直径表面。
张定才朱春洁张振郑慧凡秦贵棉郑惠敏
关键词:R134A沸腾换热
纯工质及混合工质管外沸腾换热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对水平管外纯工质R22、R134a,R125浓度分别为6%,12%,18%的R134a/R125混合工质以及三元混合工质R417A(R134a/R125/R600浓度分别为50%/46.6%/3.4%)池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工质在光管和强化管外的沸腾换热性能进行比较与分析表明:强化管外沸腾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光管,在热流密度为60k W/m2时,纯工质R22在强化管外沸腾换热系数是光管的3.10倍;纯工质R134a在强化管外沸腾换热系数是光管的2.85倍;在分别含6%、12%、18%R125的R134a/R125混合工质中,强化管外的沸腾传热系数是相对于同条件下光管的2.49、2.42、2.28倍;在R417A中,强化管外沸腾换热系数是光管的2.10倍。不同质量浓度的R125对光管沸腾换热系数影响相对较小,而对强化管外沸腾换热系数影响较大。
贾明丹徐静珂朱春洁刘磊张定才
关键词:纯工质混合工质池沸腾
内螺纹管对流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考核内螺纹管阻力系数与对流表面传热系数之间的依变关系,对6根内螺纹管在管内水流速1.0-3.5 m/s范围内进行加热或冷却试验,采用Wilson试验法获得管内对流表面传热系数。基于相同质量流量的评价指标(Nu/Nup)/(f/fp),流体被加热工况接近1,流体被冷却工况在1.2左右,对Gnielinski推广公式作出合理修正。将修正的Gnielinski推广公式的预测结果与6根内螺纹管试验结果进行对比,125组试验数据中90%的数据两者偏差在±10%以内。
张定才朱春洁张振杜佳迪
关键词:内螺纹管对流传热
R134a/R125混合工质水平管外凝结换热被引量:6
2014年
对纯工质R134a以及R134a/R125在三种不同组成比例下的混合工质,在光管和相同肋密度的二维及三维强化管外进行凝结换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134a在光管外凝结表面传热系数与Nusselt数理论值的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R134a在光管及强化管外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变化趋势与Nusselt数理论解相一致。与纯R134a相比,含R125的混合工质管外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均所有下降;对于光管,含R125的混合工质管外凝结表面传热系数随壁面温差的增大而下降,但对于强化管,含6%及以上的R125混合工质,其凝结表面传热系数随壁面温差的增大而增大,有接近纯R134a凝结表面传热系数的趋势,表明混合工质凝结换热热阻分布与纯工质有较大差异。相同组分的工质,三维强化管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均高于二维强化管,二维强化管亦明显高于光管,在壁面温差为8K时,强化管HT-3D、HT-2D相对于光管的传热强化倍率分别为9.83和7.85。
张定才杜佳迪冀文涛张振朱春洁何雅玲陶文铨
R134a/R125混合工质管外沸腾换热研究
制冷剂的替代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由于混合工质具有优势互补的特性,以不完全卤化氟烃化合物(HFCs)组成的混合工质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R134a作为过渡工质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但由于其全球变暖潜能值...
朱春洁
关键词:混合工质传热系数空调系统
R134a/R125混合工质管外沸腾换热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水平管外纯R134a和三种不同浓度的R134a/R125混合工质池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二元混合工质的沸腾换热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二元混合工质的沸腾换热预测关联式。在实验范围内,实验值与预测值的最大偏差不超过±20%,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张定才朱春洁张振杜佳迪
关键词:混合工质R125
纯工质及混合工质管外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对水平管外纯工质R22、R134a,R125浓度分别为6%,12%,18%的R134a/R125混合工质以及三元混合工质R417A(R134a/R125/R600浓度分别为50%/46.6%/3.4%)池沸腾换热性能进行...
贾明丹徐静珂朱春洁刘磊张定才
关键词:纯工质混合工质池沸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