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镇痛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麻醉
  • 2篇急诊
  • 2篇急诊手术
  • 1篇地佐辛
  • 1篇应激反应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硬膜外腔
  • 1篇硬膜外阻滞
  • 1篇用药
  • 1篇院内转运
  • 1篇日间
  • 1篇术后患者
  • 1篇术后镇痛
  • 1篇苏醒
  • 1篇疼痛

机构

  • 5篇云南省玉溪市...
  • 1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5篇李明
  • 4篇朱雁鸿
  • 3篇戴晓蓉
  • 2篇李晓翠
  • 1篇陈粤丽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侧卧位硬膜外腔分段注药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侧卧位硬膜外腔分段注药在二次硬膜外穿刺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时麻醉效果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择近4~6年内曾行硬膜外麻醉拟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94例,ASAⅠ~Ⅲ级,年龄24~37岁,体质量65~89 kg,采取简单化随机分组法分为侧卧位分段注药组(E 组),对照组平卧位注药组(C 组)。E 组侧卧位下先经穿刺针单次注药,然后第12胸椎~第1腰椎间隙或距穿刺点5 cm 处注药。留置导管在硬膜外腔3.5 cm 作第三次注药。C组平卧位分三次注药。记录三次注药5 min、手术开始前两组阻滞的节段;单双侧阻滞例数;最高平面例数;VAS 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与 C 组比较,三次注药、术前阻滞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双侧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点阻滞的最高平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局麻药用量明显减少(P <0.01);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升高(P <0.01);肌松优良低于 E 组。结论二次硬膜外穿刺的患者应用侧卧位分段注药法,遵循少量、多次用药原则,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李明戴晓蓉李晓翠朱雁鸿陈粤丽
关键词:侧卧位
综合指标观察在门诊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研究综合指标观察在门诊无痛胃镜日间镇静应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方法 选择门诊自愿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10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与丙泊酚联合.在缓慢注药前提下,A组应用综合指标观察给药,B组按千克体质量给药.观察两组在不同操作点生命征变化,整个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操作满意度、人为干预情况,以及用药、操作时间、苏醒及离室时间.结果 两组短时间均出现了循环、呼吸的波动,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体动增加,反复用药例数较多,操作时间延长、操作满意度不高.两组丙泊酚用量、操作时间、复苏及离室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完成操作,无一例意外发生,当日出院.结论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联合应用,综合指标观察缓慢注药,在门诊无痛胃镜是安全可行的.但应警惕呼吸、循环不良事件发生.
李明朱雁鸿
关键词:无痛胃镜联合用药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日间急诊开腹手术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日间急诊患者开腹手术超前镇痛对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日间急诊开腹手术患者135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地佐辛肌肉注射组、地佐辛静脉滴注组及对照组。手术结束前1 h分别给予肌肉注射10 mg地佐辛、静脉滴注5 mg地佐辛及静脉滴注1 ml氯化钠注射液。观察记录三组急诊手术患者拔管前5 min至恢复室生命体征变化,比较三组患者拔管10 min至恢复室的疼痛评分及拔管前5 min至恢复室药物干预治疗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肌肉注射组、静脉滴注组与对照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注射组、静脉滴注组与对照组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注射组、静脉滴注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拔管呛咳、苏醒躁动、尿管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日间急诊开腹手术超前镇痛,对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控制是安全、有效的。
李明戴晓蓉李晓翠朱雁鸿
关键词:地佐辛超前镇痛急诊手术应激反应
不同方法在急诊术后患者院内转运中镇静的效果
2015年
目的评价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急诊手术术后患者院内转运中镇静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需带气管导管转运的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组(瑞芬太尼组)和C组(丙泊酚组),每组59例。N组以瑞芬太尼恒速泵入背景量,间断加入丙泊酚辅助;C组以丙泊酚恒速泵入背景量,间断加入丙泊酚辅助。记录转运中生命体征、镇静躁动评分、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支持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搬动患者时C组心率、血压较转运前波动明显(P<0.01),且较N组波动明显(P<0.05),N组心率较转运前波动(P<0.05);两组搬动患者时镇静躁动评分高于转运前(P<0.05);C组潮气量较转运前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低于N组(P<0.01)。搬动患者时呼吸频率较转运前降低(P<0.05);C组辅助呼吸和机控呼吸患者例数高于N组(P<0.05);两组转运中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均可安全用于带管患者的术后转运,瑞芬太尼组对患者生理干扰小,转运满意度高。
李明戴晓蓉朱雁鸿
关键词:急诊手术转运
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截瘫一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男,84岁,因跌倒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4d入院。受伤前因双下肢感觉减退,取暖时曾造成双下肢烫伤,至入院时创面未愈合。专科检查:右下肢外旋畸形,被动活动,右髋关节髋部疼痛,右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李明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截瘫髋部疼痛专科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