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镶嵌纳米晶硅的氧化硅薄膜微观结构调整及其光吸收特性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不同N_2O流量条件下制备了镶嵌有纳米晶硅(nc-Si)的富硅氧化硅(SiOx)薄膜,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透射光谱技术研究了薄膜中的氢含量和氧含量变化及其对薄膜晶化度、薄膜键合结构和光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由nc-Si粒子和非晶SiOx组成,为混合相结构。nc-Si的生长与氧化反应的竞争决定了薄膜微观结构、键合特性以及光吸收特性。随着N_2O流量的增加,薄膜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晶界区过渡晶硅的比例减少,晶粒界面随之消失,带隙呈持续增加趋势。该实验结果为ncSi/SiOx薄膜在新型太阳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 梅艳贾曦安彩虹完继光徐艳梅
- 关键词:红外光谱氧化硅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在反应器中加入溶剂,通入氮气,按比例加入M-盐、稳定剂,滴加还原剂,反应制得M纳米催化剂溶胶,然后抽虑,得M纳米粒子;其次将M纳米粒子溶于溶剂中搅拌,加入铂基化合物与稳定剂,超...
- 刘世斌张忠林梅艳段东红武爱莲郝晓刚
- 文献传递
- SiO_2添加量对TiO_2/S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超亲水TiO_2/SiO_2复合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液滴形状分析仪等测试手段表征薄膜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亲水性能。研究SiO_2含量对TiO_2/SiO_2复合薄膜晶相、微观形貌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SiO_2复合薄膜呈现非晶态,掺入SiO_2后,减小了TiO_2的晶粒尺寸,提高了TiO_2薄膜的成膜质量,使薄膜的比表面积增加。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接触角越来越小,热处理之后的薄膜呈现超亲水性。
- 贾曦梅艳刘洋溢
- 关键词:微观形貌亲水性
- 聚烯烃风送系统优化措施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介绍了典型、常用和优化后的风送系统工艺流程。通过对各类风送系统工艺流程的比较,发现典型风送系统工艺流程可以进行优化。优化后的风送系统流程简单、设备及材料使用数量减少,能耗降低,粒料出粉率减少,操作频次及操作人员日常工作量降低,操作简洁。整套风送系统项目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减少、产品损耗降低。
- 完继光安彩红梅艳
- 关键词:能耗
- 一种光伏组件生产用均匀涂胶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生产用均匀涂胶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拥有高安全性的光伏组件生产用均匀涂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光伏...
- 何帆邓茹胡釜贾曦梅艳
- 文献传递
- TiO_2/SiO_2非晶复合薄膜的超亲水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自制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超亲水TiO_2/SiO_2非晶复合薄膜,用XRD、AFM、XPS、液滴形状分析仪等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溅射气氛、射频功率以及溅射时间对薄膜亲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TiO_2/SiO_2非晶复合薄膜的超亲水机理。结果表明,Ti、Si元素进入薄膜晶格,在TiO_2/SiO_2薄膜界面形成Si—O—Ti键,约为22.4%;Si—O—Ti键的形成增加薄膜表面酸性,提高薄膜表面羟基含量,使薄膜具有超亲水特性。
- 贾曦梅艳胡小冬刘洋溢
- 关键词:射频磁控溅射超亲水性
- CuO掺杂对Bi_(1.5)ZnNb_(1.5)O_7介质陶瓷性能的影响
- 2019年
-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Bi_(1.5)ZnNb_(1.5)-xCu_xO_7介电陶瓷,研究了Cu^(2+)替代Nb^(5+)对α-BZN烧结温度、相结构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可知:CuO替代能显著降低BZN烧结温度约150℃,材料结构允许的掺杂范围为x≤0.15,样品随掺杂量增加易出现第二相,介电性能也随之变差。CuO掺杂对介电常数温度系数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当x=0.1 mol,在1 MHz下样品获得最佳性能:ε_r=144.226、tanδ=0.0038976、τ_f=-51.61×10^(-6)。
- 张东贾曦梅艳胡小冬
- 关键词:烧结温度介电性能
- SiHCl_3还原工艺的关键参数探究
- 2018年
- 多晶硅制备方法主要有气液沉积法、流化床法、硅烷热解法、冶金法、物理提纯法、改良西门子法等。改良西门子法由于安全性好、沉积速率高、纯度较高等优点,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方法。SiHCl_3还原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也是主要耗能部分。在国家提倡建设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型企业的背景下,如何提高SiHCl_3一次转化率和Si的沉积速率,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该问题探究相关参数和优化方法,结合生产实践,探究合理解决方案。
- 贾曦梅艳胡小冬
- 关键词:多晶硅节能降耗氢化
- 多晶硅还原炉混合气流量自动控制工艺开发
- 2018年
- 在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中,为减少还原炉混合气流量人工控制的不足,进行了流量自动控制工艺研究。采集手动控制的生产数据,设计了一套自动控制方案,加载到现有的集散控制系统(DCS)中,通过实验炉运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生产运行中的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
- 贾曦梅艳何大伟浦晓东
- 关键词:多晶硅还原炉混合气自动控制
- Cu_(core)Pt_(shell)/C纳米催化剂电催化氧还原性能
- 2017年
- 通过控制前驱体材料的比例分别为1∶1、1∶0.5、1∶2,采用两步化学还原法合成了不同壳层厚度的Cu_(core)Pt_(shell)纳米粒子。使用XRD表征纳米粒子的结构和组成,动电位扫描法测试其对氧还原反应的活性和抗甲醇性能。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材料为核壳结构,Pt壳层平均厚度约5.5 nm;Cu_(core)Pt_(shell)/C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随着Pt元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都小于Pt/C催化剂,但其抗甲醇性能优于Pt/C催化剂。
- 梅艳乐栋贤刘世斌
- 关键词:氧还原核-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