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省第一测绘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多源信息化数据分析的FAST台址工程高边坡稳定性监测
- 2022年
- 介绍了基于多源信息化数据分析的FAST台址工程建设期间高边坡稳定性的监测方案,总结和分析了工程建设期间高边坡水平位移和锚索应力的变形监测情况和成果及气候变化与监测成果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相关的信息化数据成果,为后续高边坡监测和类似工程的数据化管理及运用提供借鉴.
- 严召进章丽莉汪娟
- 关键词:FAST应力监测稳定性分析
- 星载SAR差分干涉处理平台建设及其在西南多植被山区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本文主要介绍星载SAR差分干涉处理平台建设及其在西南多植被山区的应用。文章分析了贵州省的地质环境、广泛的地质灾害分布、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以及打造“人防+技防”的防治工作目标,介绍了星载SAR差分干涉处理平台建设情况及基于该平台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台址稳定性监测、贵州省地质灾害形变监测的应用情况,成功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安全施工、运行以及西南多植被山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 刘东烈郭金城汪娟刘秀伟李阳春赵争
- 关键词:地表形变
- 基于RS和GIS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特征分析——以贵州六盘水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选取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的贵州六盘水作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ALOS-2SAR影像数据以及野外核查资料,对其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综合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发生地表形变的范围和中心位置进行圈定,完成变化信息的提取,得到近年非汛期与汛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分布数据。研究发现:(1)无论是汛期还是非汛期,研究区的地灾隐患点近一半分布在高程梯度1685~1990m上,而分布在599~1361m的最少;汛期地灾隐患点在各级梯度上所占的比例较非汛期对应的地灾隐患点波动幅度大;(2)汛期的地灾隐患点比非汛期的地灾隐患点呈现出空间随机分布可能性小、集聚程度高等特征;(3)地灾隐患点形变量高值聚类呈现出汛期较非汛期的明显,而低值聚类则是非汛期的较汛期明显的空间特征。
- 姚云长汪娟郭金城郭金城
- 关键词:地表形变监测
- 时序InSAR在贵州区域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针对传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手段无法进行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识别监测的问题,该文以ALOS-2升轨和Sentinel-1A升降轨雷达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时序InSAR技术开展了贵州省六盘水和黔西南区域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监测,同时基于SAR卫星入射观测方向和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域侧视成像几何可视性进行判别分析。最后综合利用3种数据获取的形变结果以及结合光学影像、地形等数据进行了形变解译,共识别出108个地质灾害疑似隐患点,并通过外业核查验证了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时序InSAR技术能够有效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监测,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向淇文郭金城汪娟刘东烈岳发政
- 陆探一号在地质灾害隐患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针对国内首个以干涉为主的L波段SAR卫星陆探一号(LT-1)数据在山高谷深、覆被茂密下的地表形变监测应用效果问题,利用覆盖盘州市的LT-1升降轨数据开展InSAR形变反演,结合几何畸变探测方法和视线向敏感性估计对LT-1在高山峡谷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探测能力进行分析,并与Sentinel-1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T-1升降轨数据在研究区具有较强的形变反演能力,监测到地表形变区107处,且运用升降轨联合的方式能够减少单一方向的地形遮挡区域的同时,能提高对不同滑移方向斜坡隐患形变探测的敏感性,通过与已有资料和实地勘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证分析,共探测识别地质灾害隐患34处.证实了LT-1数据在地形地貌复杂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探测识别的可行性,为同类应用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
- 杨隽汪娟郭金城郭金城冯瀚
- 关键词:地质灾害INSAR敏感性
- DInSAR技术在某煤矿集中开采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省西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贵州省典型的集中采矿区。受其地质环境、自然地理、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境内地质灾害频发。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相比传统的基于离散点的监测手段,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覆盖面广、低成本的优势。文章选取了六盘水市盘州市某煤矿集中开采区为试验区,基于两景ALOS PALSAR2数据,利用DInSAR技术,监测到12个形变区域,与分布在研究区域的12个地下采矿区域相对应。同时监测结果与实地核查结果相一致,形变区域与矿区的位置、范围及采矿进程资料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 汪娟郭金城刘东烈岳发政
- 关键词:形变监测
- 贵州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测试网的定位精度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介绍了贵州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GZCORS)测试网测试方案,分析了该基准站网RTK实时定位测量的内外符合精度、时间及空间可用性,为建立覆盖贵州省全境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奠定了基础。
- 郭金城汪娟刘东烈
- 关键词:网络RTK可用性
- 基于雷达遥感技术的贵州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贵州省内地质灾害表现出"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灾害损失大"等特点.近年来,贵州全省范围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基本不在已经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台帐内,隐患早期识别迫在眉睫.基于星载雷达遥感技术开展贵州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能够有效克服多云雾的复杂气象条件制约,有效弥补光学遥感手段时效性差、难以获得形变信息等不足,提升对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科技能力.
- 郭金城汪娟汪娟
- 关键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雷达遥感
- 基于InSAR的矿区地表三维形变场提取方法应用
- 2023年
-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沉陷是三维的,而InSAR监测获取的是卫星视线向形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开采沉陷知识的单视线向InSAR三维形变提取方法,实现对地表三维形变的提取。通过以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水平移动和倾斜之间的函数关系作为约束条件,构建单视线向三维变形解算模型,将单视线向InSAR技术提取的二维变形信息转化为三维形变场,并使用两景Sentinel-1数据对万年矿某采掘工作面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取采矿区地表三维形变场,模型反演的结果揭示了该区域真实的地表形变特征,对于矿区开采过程中地表形变特征监测、沉陷规律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 杨隽汪娟王瑞郭金城郭金城向淇文
- 关键词:INSAR开采沉陷
- GB-InSAR技术在山体崩塌残余危岩体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8年
- 介绍了在贵州首次使用GB-InSAR技术进行某山体崩塌应急监测的情况。利用GB-InSAR技术监测贵州某崩塌残余危岩体的稳定性,得到了整个残余危岩体毫米级高精度连续形变结果,并对残余危岩体可能发生的二次崩塌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监测结果表明崩塌残余危岩体形变与降雨密切相关,但整个残余危岩体发生大面积崩塌的可能性较小。
- 岳发政郭金城汪娟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