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隆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最小均方
  • 3篇均方
  • 2篇译码
  • 2篇译码算法
  • 2篇球形译码
  • 2篇球形译码算法
  • 2篇最小均方误差
  • 2篇均方误差
  • 1篇调制
  • 1篇调制识别
  • 1篇调制识别算法
  • 1篇多径
  • 1篇多径信道
  • 1篇多输出
  • 1篇多输入多输出
  • 1篇信道
  • 1篇信号
  • 1篇信号检测
  • 1篇信号检测技术
  • 1篇运算复杂度

机构

  • 3篇东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隆
  • 3篇李世平
  • 2篇王爱红
  • 1篇陈方超
  • 1篇单凤丽

传媒

  • 2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径信道下基于循环谱特征的调制识别算法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多径衰落环境下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算法识别类型少、稳定的特征参数提取困难、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谱特征的自动识别算法。首先,提取待识别信号循环谱、平方循环谱及四次方循环谱的特征面和投影面;然后,利用特征面和投影面的相关系数作为特征参数;最后,选择合适的判决门限,对BPSK、QPSK、2FSK、4FSK、MSK、16QAM和OFDM信号进行自动识别。实验表明,该算法提取的特征参数抗多径干扰能力强,识别率高;当信噪比大于2 dB时其总体识别率达到94%以上。与已有算法的比较结果也证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李世平陈方超王隆王爱红
关键词:多径信道调制识别特征参数识别率
MIMO通信系统中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未来无线通信领域中智能天线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采用多根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技术,突破了传统单输入单输出通信系统信道容量的瓶颈,能够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的容量。在频率资...
王隆
关键词:MIMO通信系统信号检测最小均方误差球形译码算法
基于联合误差控制的变步长双模盲均衡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CMA+DDLMS双模式盲均衡算法对相位不敏感、收敛速度慢、突然切换容易造成误码率升高以及算法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误差控制的变步长双模切换盲均衡算法。与现有双模式算法相比,新算法引入变步长因子有效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同时采用联合绝对剩余误差和判决区域控制的双模切换保证算法的稳健性。采用16QAM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收敛精度高和收敛速度快等特点。
李世平王爱红王隆单凤丽
关键词:盲均衡变步长最小均方算法
结合最小均方误差的改进球形译码检测算法被引量:5
2012年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算法中,球形译码算法的检测性能最接近最大似然算法,但传统球形译码算法运算复杂度较高。为降低球形译码算法复杂度,提出一种新型的球形译码检测算法。新算法由改进的快速球形译码算法与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相结合而成。改进的快速球形译码算法通过在球形半径收缩时乘上一个常量参数来提高半径收缩速度,减少算法搜索的信号点数,从而达到降低复杂度的目的。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则能够通过减小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干扰来降低因搜索噪声点而产生的复杂度。将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的信道矩阵应用在改进的快速球形译码算法中,将两种算法有效地结合,能够进一步降低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SNR)低于10 dB时,新算法相比于原始球形译码算法,检测性能平均提高了9%左右。
李世平王隆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运算复杂度球形译码算法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