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超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聚合物驱后多元调驱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根据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需要,筛选了多元调驱体系的凝胶颗粒类型、交联剂最优浓度和洗油剂最优浓度,分别考察了单元注入体系(50 mg/L或100 mg/L交联剂、2000 mg/L阳离子凝胶微球,注入体积1 PV),二元注入体系(100 mg/L交联剂+2000 mg/L阳离子凝胶微球,注入体积1 PV)和三元注入体系(0.4 PV×2000mg/L阳离子凝胶微球+0.3 PV×100 mg/L交联剂+0.4 PV×2000 mg/L高效洗油剂)的调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二元注入体系转水驱突破压力为3 MPa左右,而且压力整体波动范围和波动幅度都明显高出单元注入体系的,这说明二元注入体系调剖效果比单元注入体系的好;在水驱采收率39.65%、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8.38%的基础上,三元注入体系提高采收率22.82%;水驱和聚合物驱阶段注入压力较低,凝胶微球注入后压力迅速上升,交联剂的注入保持了压力,高效洗油剂驱使压力进一步上升,转后续水驱后压力下降并稳定在2 MPa左右;与二元注入体系相比,三元注入体系的后续水驱压力明显降低,这保证了在不影响调驱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后续水驱压力,因此多元注入体系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冯其红陈先超孙民笃
- 关键词:聚合物驱后交联剂提高采收率
- 水平井分段完井入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入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油水分离泵入系统、油水混合入流系统、水平井分段完井模拟井筒系统、减速缓冲液罐,油水分离泵入系统通过油水外接管线并联多套油水混合入流系统,每套油水混合入流系统与...
- 张先敏冯其红陈先超舒成龙王相孙祥晖
- 文献传递
- 单层剩余油饱和度定量预测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针对目前单层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局限性,基于油藏工程理论建立了单层规模的剩余油饱和度定量预测方法。运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单层井点压差,而动态劈分法的运用克服了一般劈分法预测单层剩余油精度低的局限性;同时利用单井含水率校正分层含水率,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和准确。与数值模拟方法相比,占用内存小、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极大的矿场应用价值。
- 冯其红隋园园陈先超苏彦春王守磊
- 关键词:剩余油分层含水率
- 凝胶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及调剖数值模拟研究
- 凝胶颗粒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调剖新技术,目前对凝胶颗粒运移规律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室内实验研究上,缺乏有效的微观运移规律的模拟方法,另外凝胶颗粒调剖矿场方案设计只能在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凭经验关系确定...
- 陈先超
- 关键词:深床过滤调剖堵水提高采收率
- 文献传递
- 聚合物驱后凝胶微球调剖效果预测与评价方法被引量:6
- 2014年
- 凝胶微球调剖是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缺乏相应的效果预测与评价方法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为此首先建立了凝胶微球调剖含水率与采收率的解析预测公式,该公式可用于预测凝胶微球深部调驱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其次对概念模型的正交设计的数值模拟方案进行拟合,得到无因次增油倍数的经验预测公式,该公式可方便预测其提高采收率幅度和增油降水等指标;最后给出了注入井、生产井和区块3个层次的凝胶微球调剖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解析公式和经验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凝胶微球的调剖效果,分层次的效果评价方法可全面系统地评价凝胶微球调剖矿场实施效果。
- 陈先超冯其红张安刚史树彬
- 关键词:聚合物驱后调剖提高采收率
- 水平井分段完井入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分段完井入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油水分离泵入系统、油水混合入流系统、水平井分段完井模拟井筒系统、减速缓冲液罐,油水分离泵入系统通过油水外接管线并联多套油水混合入流系统,每套油水混合入流系统与...
- 张先敏冯其红陈先超舒成龙王相孙祥晖
- 文献传递
- 凝胶颗粒调剖机理及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凝胶颗粒一种地面预交联聚合物,它克服了传统地下交联弱凝胶调驱剂的固有缺陷,具有粒径可控、吸水膨胀、变形运移等特点,是一种可有效封堵深部高渗通道的深部调剖剂。本文综述了凝胶颗粒调剖机理和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从国内和国外两个...
- 陈先超冯其红史树彬
- 关键词:调剖运移机理数学模型提高采收率
- 稠油油藏边水推进规律物理模拟实验被引量:15
- 2014年
- 在边水活跃的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因边水侵入而导致油井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开发效果较差。为认清稠油油藏边水推进规律,在明确其地质及开发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储层均质及非均质二维可视化物理模型,对单直井、双直井和单水平井3种不同井型开采条件下边水推进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井型开采条件下,均质油藏边水均沿压力梯度最大处向油井推进,非均质油藏边水主要沿压力梯度最大处和高渗透区推进;相同井型开采条件下,均质油藏边水推进前缘较为明显,采出程度高于非均质油藏。双直井开采条件下,储层采出程度远高于单直井,即增加油井数有利于采出程度的提高;对比单直井和单水平井条件下储层采出程度,水平井具有更好的开采效果。
- 冯其红李尚韩晓冬陈先超张伟任熵周文胜
- 关键词:稠油油藏物理模拟剩余油分布非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