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一期椎间隙撑开复位结合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1 1年12月,采用后正中切口,单侧剥离椎旁肌棘突根部截断,全椎板切除减压,用椎间撑开器撑逐步撑开椎间...
- 张凯孙晓江赵长清谢幼专李华丁伟孙伟赵杰
- 关键词:腰椎脊椎滑脱复位
- 一种面部神经/肌肉康复监测、指导设备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部神经/肌肉康复监测、指导设备和系统、以及生成指导使用者进行面部神经/肌肉康复锻炼的信息的方法,面部识别模块对使用者面部进行识别后,面部图像拍摄装置对使用者面部进行拍照;面部对比模块将使用者面部图像进行...
- 王炜王文进戴文斌谷朝臣陈刚丁伟
- 文献传递
- 腰椎单节段融合术恢复椎间高度对上位邻近节段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
- 张凯赵杰赵长清丁伟孙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腰椎融合术史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腰椎融合术史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7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因OVCF入院,并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其中既往有腰椎融合术史患者16例(融合组),无腰椎融合术史患者4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骨密度、伤椎分布规律、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术后3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融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平均年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 d、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椎体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后的患者发生OVCF的年龄更早,PKP对于有腰椎融合术史的OVCF患者安全、有效。
- 周快丁伟俞玮邓雄伟王亚斌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腰椎融合术椎体后凸成形术
- 一种面部神经/肌肉康复锻炼远程管理设备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部神经/肌肉康复锻炼远程管理系统,面部识别模块对使用者面部进行识别后,面部图像拍摄装置对使用者面部进行拍照、并将照片发送给远程连接的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面部照片量化的对称度从储存装置中查询复合对称度条件的...
- 王炜王文进戴文斌谷朝臣陈刚丁伟
- 文献传递
- 斜坡椎管角放射学测量的信度调查及临床意义
- 目的:调查X线法和CT正中矢状位重建法测量中国人群斜坡椎管角数值的信度,并回顾性分析斜坡椎管角对枕颈融合术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189名无上颈髓压迫症状者和37名枕颈部序列异常合并上颈髓压迫症患者,分别由不同观察者用...
- 赵长清丁育健李华丁伟张凯孙伟赵杰
- 椎间盘退变的基因治疗被引量:3
- 2014年
- 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成为困扰人类的疾病之一[1-3]。很多因素都会导致下腰痛,其中椎间盘退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4]。目前临床上针对椎间盘退变引起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是解除椎间盘退变相关的脊髓、神经和血管刺激或压迫,并非针对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过程,因而临床症状可反复发作,而且手术后病变节段的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5-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进步,延缓甚至逆转椎间盘退变正成为可能。目前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细胞治疗、组织工程治疗及基因治疗。本综述主要着重基因治疗。
- 马振江丁伟张凯赵杰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基因疗法
- 基于咬肌神经转位的早期周围性面瘫综合性修复策略:上海九院经验
- 目的 探讨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术修复颅内段面神经损伤所致面瘫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 自2010 年11 月至2014 年2 月,术后随访时间在10 月以上的35 例患者被收入本项研究。
- 王炜王文进丁伟陈刚杨川
- 改良双环法巨乳缩小成形术的解剖学和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环法巨乳缩小成形术的应用解剖学及改良方法。方法应用12侧女性乳房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并在此基础上改良术式,术中保留外下象限和中央的乳腺组织,以便保持第4肋间神经对乳头乳晕的支配和充足的血供。通过具有较强信度与效度的生命质量问卷调查表,调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生命质量方面8个维度的具体得分。结果12侧乳房标本中均存在Wiiringer水平纤维横隔及内外侧纤维韧带结构,乳头乳晕区域的血供来自浅深两层,深层主要为沿横隔垂直向上穿行的第4、5肋间动脉穿支,而第4肋间神经外侧支同样经横隔垂直向上穿行直至乳头乳晕区域。121例患者术后乳房形态自然、质感柔软;乳头乳晕对称,感觉正常;瘢痕隐蔽并且有效地保留了乳房的泌乳功能。术后患者生命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8个维度中除总体健康外,其余7个维度得分均显著提高,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情感职能提高最为显著。结论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改良的Benelli双环巨乳缩小术式,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总体综合满意度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乳房缩小成形术。
- 刘安堂丁寅佳丁伟孙美庆章建林赵耀忠朱晓海江华
- 关键词:巨乳症改良双环法巨乳缩小成形术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