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油基钻井液的推广及循环利用被引量:50
- 2008年
- 针对普通水基钻井液在钻进中强、强水敏性油藏时会造成储层污染、产量降低的问题,指出了油基钻井液在钻进该类油藏时的优势和其成本高、对生态环境有污染的缺点。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油基钻井液,重点介绍了油基钻井液的特性和稳定性影响因素,并通过室内评价证明了油基钻井液在油层保护中的良好效果,着重阐述了油基钻井液在王庄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并探讨了油基钻井液的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不仅具有良好的油层保护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张炜刘振东刘宝锋侯业贵王莉萍刘从军
- 关键词:油基钻井液防止地层损害
- 全油基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2
- 2009年
- 胜利油田王732区块储层具有非速敏、极强水敏、强酸敏、弱碱敏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保护油气层,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提出在该区块使用全油基钻井液。通过对全油基钻井液配方的优选和全油基完井液的研究,得出了一套完整的钻井液完井液体系方案,并在王73-平4井进行了首次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全油基钻井液配方能够适应王732区块储层特征,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能够有效地保护油气层和提高油气产量。全油基完井液能够对全油基钻井液泥饼进行有效清除,使王73-平4井精密滤砂管裸眼完井,实现了免酸洗作业,为胜利油田的油层保护技术提出了新的理念。
- 刘振东薛玉志周守菊刘从军唐代绪
- 关键词:防止地层损害水平井裸眼完井
- 裂缝性地层堵漏配方及规律性研究被引量:34
- 2009年
- 尽管国内外针对渗漏性漏失有过一些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系统的针对裂缝性地层漏失的堵漏配方及规律性的研究,同时目前仍没有有效地解决裂缝性地层的漏失问题。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堵漏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DL-A高温高压堵漏仪,对裂缝性漏层堵漏配方进行了研究,找到了裂缝性地层堵漏的一般规律,同时确定了较为理想的堵漏配方,为裂缝性漏层的堵漏技术奠定了基础。
- 薛玉志刘振东唐代绪侯业贵宋兆辉刘从军
- 关键词:裂缝性漏失堵漏剂
- 可控膨胀堵漏剂的研制被引量:12
- 2008年
- 通过对不同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性能的测定,优选出了膨胀倍数满足堵漏要求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即丙烯酸钠_壳聚糖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和AMPS-AM-AA三元共聚物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优选出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成功地进行了包覆,实现了膨胀堵漏剂的可控性,并对研制的可控膨胀堵漏剂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包覆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吸水速率可明显降低、吸水量也大幅度减少,包覆起到了一定作用,确实能起到抑制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吸水速度的作用。经包覆后的可控膨胀堵漏剂对钻井液的性能影响较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 唐代绪刘振东侯业贵刘从军宋兆辉王莉萍
- 关键词:堵漏剂性能评价分子结构包覆
- 可控膨胀堵漏剂包覆工艺技术研究被引量:16
- 2008年
- 研究了可控膨胀堵漏剂研制过程中的包覆技术,改进了包覆设备,优选了包覆材料和包覆方法,优化了包覆工艺参数,并用改进的包覆设备和优选的包覆材料、包覆方法,在最优的包覆工艺参数下(喷枪高度为10 cm、转速为45 r/min、空气流量为60 L/min),进行了可控膨胀堵漏剂的研制,并对可控膨胀堵漏剂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选用树脂800、树脂900和石蜡作包覆材料进行包覆效果较好,经包覆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吸水速率明显降低、吸水量减少,包覆起到了抑制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吸水速度的作用。
- 薛玉志唐代绪刘振东侯业贵宋兆辉刘从军
- 关键词:包覆材料
- 油基钻井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0
- 2015年
- 胜利油田罗家区块和乔庄地区沙三段油、泥页岩裂缝发育,在该区块钻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使用油基钻井液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目前,油基钻井液已在多口井进行了应用。在对油基钻井液性能进行介绍的同时,对在渤页平1井、渤页平2井及梁页1井的现场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刘振东
- 关键词:油基钻井液泥页岩乳液稳定性封堵性
- 无固相微泡沫钻井液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0
- 2012年
- 无固相微泡沫钻井液密度低、携岩性能好、滤失量小,能够降低储层漏失及伤害,最大限度地控制固相侵入,是对低密度钻井液体系的一种完善。介绍了无固相微泡沫钻井液的作用原理,优选了处理剂和钻井液配方,评价了钻井液的性能,由于其不含黏土相,配方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抑制性,克服了普通微泡沫钻井液固相侵入和普通泡沫发泡过多时泥浆泵上水效果不好的问题。并在邵4-平1井进行了应用,获得良好的油层保护效果,该井完井后试油,产油量为30~40 t/d,相比邻井提高50%以上。
- 刘振东唐代绪刘从军隋旭强
- 关键词:无固相钻井液低渗油藏低密度油层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