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江涛

作品数:72 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天文地球
  • 8篇电气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地层
  • 12篇页岩
  • 12篇盆地
  • 10篇油气
  • 8篇钻井
  • 8篇成藏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石坝
  • 5篇东南
  • 5篇页岩地层
  • 5篇水平井
  • 5篇平井
  • 5篇莺歌海
  • 5篇莺歌海盆地
  • 5篇海盆
  • 5篇海盆地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地质
  • 4篇地质导向

机构

  • 26篇中国石油化工...
  • 24篇中国石化
  • 10篇东北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中石化石油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苏州纽迈分析...
  • 1篇中石化休斯顿...
  • 1篇中石化经纬有...

作者

  • 72篇刘江涛
  • 13篇居斌
  • 10篇王志战
  • 9篇黄志龙
  • 8篇田军
  • 8篇李永杰
  • 7篇张元春
  • 7篇李军
  • 7篇杨涛
  • 7篇廖东良
  • 7篇付广
  • 7篇吴金峰
  • 6篇周新强
  • 6篇郭艺丹
  • 5篇童传新
  • 5篇陆黄生
  • 5篇张勇
  • 5篇刘双莲
  • 5篇李晋
  • 4篇张贵才

传媒

  • 4篇石油地质与工...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机械
  • 1篇油田化学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测井技术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特种油气藏

年份

  • 6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鲁克沁地区稀油油藏成藏过程分析
2014年
鲁克沁构造带工业稀油油流的获得,打破了鲁克沁地区只有稠油的历史,开辟了新的勘探领域。油源对比表明,鲁克沁构造带东段鲁8和鲁10井的稀油来自台南凹陷石炭系烃源岩;玉东9井稀油来自台南凹陷下侏罗统的煤系源岩。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和埋藏史,综合分析了稀油成藏期次,认为鲁8和鲁10井的成藏期为在古近纪末-新近纪早期;推测玉东9井成藏期在新近纪早中期。其成藏过程为:古近纪末-新近纪早期,台南凹陷石炭系烃源岩生成的稀油,通过晚燕山-喜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向浅层运移,进入三叠系和侏罗系储层,形成稀油油藏;新近纪中新世,台南凹陷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成熟排烃,生成的煤系油沿三叠系顶部不整合面和断裂向上倾方向的鲁克沁构造带东段进行运移,并进入三叠系砂岩形成稀油油藏。
刘江涛黄志龙涂小仙罗权生
关键词:稀油油源对比成藏期次成藏过程
一种防止发电机轴瓦箱漏油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发电机轴瓦箱漏油的结构,包括发电机外壳、轴瓦箱、上工业风外环吹管、下工业风外环吹管、工业风调节阀以及密封条,上工业风外环吹管和下工业风外环吹管上各设置有3‑9根吹风管,工业风调节阀设置在上工业风外...
居斌刘江涛张豫良陈发斌曹豫新李中新时社利田军周新强赵邓邓吴建斌翟涛李玉萍石涛尚胜利
文献传递
一种伸缩式直流点喷注油机
一种伸缩式直流点喷注油机,包括伸缩绝缘杆、设置在伸缩绝缘杆上端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上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杯和由直流电源驱动用于注油的直流微型油泵,储油杯的顶部安装有防止溢油的单向阀,底部设置有出油连接嘴,出油连接嘴通...
居斌刘江涛马建祥李艳山吴金峰郭艺丹吴建斌杨涛奕龙田军
文献传递
一种企业自备电厂上下网功率自动调控方法
一种企业自备电厂上下网功率自动调控方法,涉及到电厂发电机组的功率控制领域,通过对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状态监测,在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异常后通过高压线路微机保护装置输出开关量,如没有异常报警,上下网自动控制允许投入;而在上...
居斌经秋霞刘江涛吴金峰李晋田军周新强李艳山吴建宾权沙沙杨涛赵战东郭艺丹
文献传递
一种带漏电检测的机泵听诊器
一种带漏电检测的机泵听诊器,包括听杆以及分别设置在听杆两端的听头和漏电检测器,听头包括空心半球状的橡胶皮瓦,橡胶皮瓦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且在橡胶皮瓦凸面环绕贯通孔设置有橡胶套筒,以使听杆的端部穿过橡胶套筒和贯通孔后深入到...
居斌李晋刘江涛吴金峰田军周新强时社利张豫良李青远杨涛赵战东郭艺丹权沙沙
文献传递
井下可视化自动寻航钻井技术初探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地层模型预测不准确、钻头处地层特性分析不到位和地层边界确定不及时等影响优质储层钻遇率问题,开展了可视化寻航钻井探索性研究。该技术包括井周地层预测及三维可视化、导航模型构建、地层边界自动分析、地层特性实时自动分析、优质储层自动识别和轨迹自动优化等几个过程。前3个过程属于可视化导航地层模型构建,用于宏观上预测和指示富集油气目标地层位置、延展性等;地层边界自动分析、地层特性实时自动分析及优质储层自动识别用于精细预测钻头附近地层的边界位置、实时提供地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以便精确确定钻进方向;轨迹自动优化则用于自动规划下一步钻井方案。在多口井现场应用中,该系统预测的地层模型及优化的轨迹提高了优质储层钻遇率。结果表明,井下可视化自动寻航钻井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类似于汽车导航式钻井,为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王卫李永杰刘江涛
关键词:地层模型可视化导航模型井眼轨迹
莺歌海盆地中央凹陷带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为分析莺歌海盆地中央凹陷带天然气成藏条件与聚集规律,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地球化学资料,对莺歌海盆地的生、储、盖及温压和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区天然气的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并划分成藏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晚是天然气成藏的基础,超压条件下的高孔隙度储层是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场所,巨厚超压的盖层有利于天然气保存。超压环境下天然气以垂向运移为主,莺歌海盆地中央凹陷带可分为底辟区混相快速排放成藏模式和非底辟区剩余压差条件下水溶气成藏模式。天然气成藏有利区都集中在盆地中心的DF区及LD区内,这2个地区成为天然气勘探重点。
冯冲邹华耀黄志龙童传新朱建成刘江涛
关键词:成藏模式成藏条件天然气莺歌海盆地
应用测、录井资料联合识别渤南洼陷滩坝砂岩沉积微相被引量:2
2012年
渤南洼陷滩坝砂岩分布广泛,其特点是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大部分为砂泥岩薄互层,甚至有些是致密层,油气勘探难度大。滩坝砂岩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有较大相关性,通过微相的识别有助于判断储层性质。识别滩坝砂岩沉积微相的方法通常是从地质角度、方法来划分和识别,该方法要求资料比较多、数据量大。尝试用联合测井曲线和录井岩性划分微相,提取曲线数值和形态,最后根据曲线数值、形态和岩性准确判别滩坝砂岩沉积微相,建立滩坝砂岩标准微相库,新的测井曲线可以根据提取的测井曲线数值、形态数值和岩性对照标准微相库进行识别。该方法在渤南洼陷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廖东良刘江涛张元春王卫
关键词:滩坝砂沉积微相岩性物性
三元复合吞吐技术在桩西中低渗断块油藏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桩西油田从2000年开始开展二氧化碳吞吐技术提高封闭断块油藏的采收率,但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吞吐效果逐年变差,选井条件越发苛刻。为提高桩西油田断块油藏的整体开发水平,从二氧化碳吞吐机理出发,提出并研究了活性水+二氧化碳+酸化三元复合吞吐解堵技术,确定了桩西三元复合吞吐解堵技术的矿场筛选标准。2009年1月至7月在桩西共实施三元复合吞吐解堵5井次,累增油2 401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张茂森刘江涛李军张勇
关键词:断块油藏桩西油田三元复合吞吐
桩西疏松砂岩油藏漏失层封堵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桩西地区桩1和106等区块馆陶组疏松砂岩油藏出砂量大,地层亏空、漏失严重,采用水泥等常规堵剂封堵时驻留性差、易返吐、封堵成功率低,且风险较大。为了克服水泥类堵剂的不足,提高漏失层封堵效果,研究开发了一种缓凝时间长、触变能高的缓凝触变堵漏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堵漏剂在45~100℃的范围内初凝时间大于5.6h,触变能大于9638Pa/s,其固化物恒温氧化4d后抗压强度大于16MPa。在桩106-22-X16等9口井封堵试验中使用该堵漏剂,封堵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张茂森李军段志刚张勇刘江涛张贵才
关键词:封堵效果馆陶组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