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硕

作品数:18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1篇化学镀
  • 7篇镀镍
  • 7篇化学镀镍
  • 7篇合金
  • 6篇镁合金
  • 5篇耐蚀
  • 5篇耐蚀性
  • 4篇析氢
  • 3篇镀层
  • 3篇直接化学镀镍
  • 3篇硼化钛
  • 3篇化学镀NI-...
  • 3篇二硼化钛
  • 3篇粉体
  • 3篇复合粉
  • 3篇复合粉体
  • 3篇包覆
  • 2篇电镀
  • 2篇前处理
  • 2篇微弧氧化

机构

  • 17篇沈阳工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辽东学院

作者

  • 18篇孙硕
  • 3篇严川伟
  • 3篇张伟
  • 2篇于锦
  • 2篇单大勇
  • 2篇刘建国
  • 2篇宋影伟
  • 2篇马正华
  • 1篇迟松江
  • 1篇董四清
  • 1篇王兵
  • 1篇王福会
  • 1篇张爱玲
  • 1篇于海燕
  • 1篇汪洋
  • 1篇石维
  • 1篇张林楠
  • 1篇梁鹏
  • 1篇韩恩厚
  • 1篇张有平

传媒

  • 3篇材料保护
  • 3篇表面技术
  • 2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科技资讯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十四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化学镀镍时间对铝基化学镀镍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揭示试样的显微形貌随预化学镀镍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试样的显微形貌、镀层的结合强度及耐蚀性能的相关性。方法以预化学镀镍时间为变量,通过化学沉积方法制得化学镀镍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预镀层及化学镀镍层的表面形貌,采用热震试验、弯曲试验和划格试验测试镀层的结合力,并对化学镀镍层与铝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进行评价。采用电化学方法对镀层在模拟燃料电池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进行评价。结果随着预化学镀镍时间的延长,颗粒尺寸不断增大,预化学镀镍层形貌先逐渐变得均匀、致密,之后又变得粗糙不均匀。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力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预化学镀镍时间在5 min时,所得化学镀镍层的表面形貌最平整,结合力最好,耐蚀性最佳。
孙硕宋贡生马正华
关键词:铝基化学镀镍表面形貌结合力耐蚀性
镁合金无铬无氟前处理直接化学镀镍研究
本文采用磷酸为主要成分的溶液取代传统的铬酸加氢氟酸对镁合金进行活化处理,然后直接化学镀镍,用SEM/EDAX考察了无铬无氟前处理转化膜和化学镀镍沉积层的形貌、成分。结果表明,无铬无氟转化膜主要由磷酸镁组成,化学镀镍层表面...
孙硕刘建国张伟严川伟王福会
关键词:镁合金材料复层保护化学镀镍镀层结构
文献传递
ABS塑料化学镀镍之无钯活化工艺被引量:4
2010年
研制不使用金属钯活化的化学镀镍工艺能节约生产成本,取代硼氢化钠及甲醇活化工艺,有利于环保。为此,对ABS塑料表面化学镀镍提出了一种无钯活化工艺,即以NaH2PO2.H2O为还原剂,在ABS塑料上沉积活性镍,以此活性镍为活化中心,进行化学镀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ABS塑料表面化学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60.00g/LNaH2PO2.H2O,0.02g/LNiSO4.6H2O,pH=10,温度75℃,时间60min。采用SEM等手段对镀层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次磷酸钠可以在塑料表面制取活性镍,进而有利于化学镀镍。
孙硕洪文英石维
关键词:化学镀镍无钯活化ABS塑料次磷酸钠正交试验
铝基化学镀镍浸镍前处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铝基表面欲获得结合力好的镀层,关键在于前处理工艺的选择。尽管浸锌法是目前研究较多、效果较好的前处理方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而浸镍法可以避免这些不足,有望取代浸锌法。较详细地阐述了浸镍法的原理及研究现状,并将文献中涉及的浸镍法分为活化浸镍、碱性预镀镍和二次浸镍。活化浸镍液中一般不含还原剂,主要通过置换反应生成一层具有催化作用的镍,进而促使化学镀过程中镍紧密均匀地沉积;碱性预镀镍则是通过含有还原剂的镍盐溶液,在铝基表面预化学镀上一薄层镍,其原理与化学镀镍相同。同时,对比分析了两种浸镍法及其组合处理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指出了浸镍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一,简化工艺,用一次浸镍法代替二次浸镍法;其二,无毒、低污染,研发出无氟浸镍液;其三,获得高性能,即优化浸镍液配方,使得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更好。
孙硕宋贡生马正华
关键词:化学镀镍前处理
香草醛与氨基酸缩合席夫碱对纯铝的缓蚀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为促进氨基酸类緩蚀剂的研究应用,采用电化学、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香草醛缩L-赖氨酸与香草醛缩L-酪氨酸在2 mol/L HCl溶液中对1060纯铝的缓蚀作用与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在25℃时,香草醛缩L-赖氨酸席夫碱和香草醛缩L-酪氨酸席夫碱可有效抑制纯铝在2 mol/L HCl溶液中的腐蚀,当浓度分别达到2 g/L和4 g/L时,缓蚀效率最好,且均为混合型缓蚀剂。EDS数据表明席夫碱分子中的电负性元素如O、N吸附在1060纯铝的表面。2种席夫碱缓蚀剂通过在1060纯铝表面吸附成膜来增大纯铝的腐蚀活化能值,导致发生腐蚀反应需要克服更高的能垒,有效地减缓了1060纯铝在2 mol/L H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
李钰莹于锦孙硕
关键词:席夫碱香草醛酪氨酸缓蚀作用
化学镀Ni-P包覆TiB2复合粉体制备过程中析氢行为研究
采用化学镀工艺,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制备Ni-P包覆TiB2的复合粉体,通过析氢实验考察了化学镀Ni-P包覆TiB2复合粉体过程中的析氢行为,研究了镀液组成、pH和温度对析氢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影响的规律.利用SEM、EDS等...
严鸣孙硕周尚锋于程健李晓庆
关键词:化学镀镍包覆效果
化学镀Ni-P包覆TiB2复合粉体制备过程中析氢行为研究
采用化学镀工艺,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制备Ni-P包覆Ti B2的复合粉体,通过析氢实验考察了化学镀Ni-P包覆TiB2复合粉体过程中的析氢行为,研究了镀液组成、p H和温度对析氢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影响的规律。利用SEM、ED...
严鸣孙硕周尚锋于程健李晓庆
关键词:二硼化钛复合粉体化学镀析氢
不锈钢表面电接枝聚苯胺的防腐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用循环伏安法在不锈钢上制备出聚苯胺膜,并研究修饰剂(有机硅烷偶联剂KH-560)对聚苯胺成膜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聚苯胺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修饰后的聚苯胺膜使不锈钢的腐蚀电位提高了70mV,腐蚀电流由1×10-6A下降到6.3×10-8A,大幅度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
张爱玲刘洋梁鹏孙硕汪洋
关键词:聚苯胺不锈钢循环伏安防腐
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和脉冲电镀Zn-Ni合金组合镀层被引量:1
2010年
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化学镀镍-磷合金和脉冲电镀锌-镍合金组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考察了镁合金化学镀N i-P合金和电镀锌-镍合金组合镀层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组合镀层表面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采用电化学测试系统对组合镀层进行了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测试。研究了镀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在腐蚀介质中,电镀锌-镍合金层首先发生腐蚀,之后发生化学镀镍层的腐蚀,电镀锌-镍合金层不仅对化学镀镍底层的腐蚀起到机械保护作用,还作为牺牲阳极起到电化学保护作用,因此延缓了腐蚀介质对镁合金基体的腐蚀。
孙硕李永强董四清迟松江严川伟
关键词:镁合金化学镀脉冲电镀
亚磷酸体系镍磷合金电镀工艺及影响镀层耐蚀性的主因素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弄清影响亚磷酸体系电镀镍磷合金层耐蚀性能的主因素,用极差法分析了各工艺参数的影响,采用SEM/EDAX考察了镍磷镀层的形貌、成分,采用电化学测试考察了镀层的耐蚀性,测定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亚磷酸含量是影响镀层耐蚀性的主要因素,在240 g/L硫酸镍,45 g/L氯化镍3,0 g/L硼酸,30 g/L亚磷酸,电流密度5 A/dm2,温度40℃条件下所得镀层均匀,耐蚀性和结合力好。
徐炳辉孙硕殷凯赢张有平于心同
关键词:电沉积镍磷合金耐蚀性能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