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选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成岩作用
  • 2篇储层
  • 1篇东濮凹陷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岩石学特征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聚集
  • 1篇石盒子组
  • 1篇天然气成藏
  • 1篇区长
  • 1篇下古生界
  • 1篇马家沟组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类型
  • 1篇古生界
  • 1篇凹陷
  • 1篇成藏

机构

  • 4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4篇张文选
  • 2篇苗建宇
  • 1篇胡永胜
  • 1篇徐子炎
  • 1篇秦文龙
  • 1篇吕勇帅
  • 1篇张晨
  • 1篇曾明
  • 1篇李辉
  • 1篇李向洋

传媒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濮凹陷濮卫洼陷油气聚集条件被引量:1
2011年
为加快东濮凹陷濮卫洼陷滚动勘探开发,分析本区沙三中亚段油气聚集条件特征,结合沉积相与砂体展布预测了洼陷有利油气聚集区。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发育巨厚的砂体展布,具有断陷湖盆分布体系多物源、多期次演化密切相关的特点,为油气聚集条件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构造的研究,钻井岩心和测井的综合分析,认为濮卫洼陷具有多种有利的油气聚集条件。即广布的成熟烃源岩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砂体展布提供了重要储集空间,多套盐岩的沉积形成了良好的盖层分布,多种成因类型的圈闭是油气藏聚集的主要场所。通过对沙三中亚段8、4、3砂层组的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认为4砂层组情况最好,洼陷西翼中部和西北部为最有利区块。
方鹏飞寇韩生秦文龙张文选吕勇帅李向洋张晨
关键词:油气聚集东濮凹陷
鄂尔多斯盆地旦八地区长_(4+5)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对鄂尔多斯盆地旦八地区长4+5储层,采用了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压汞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储层有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和裂缝孔隙等,孔喉分布大多具双峰型特征,其次为单峰型;同时对储层特征的影响因素即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溶解作用和破裂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徐子炎苗建宇曾明张文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
从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来看,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集层具非常大的油气藏潜力,位于奥陶系上部的古岩溶风化壳是有利的储集层之一。论文从延长油田对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盆地区域资料为背景,充分利用探区内...
张文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成岩作用储集层特征
文献传递
子长北部地区盒_8段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应用了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测试手段对研究区盒8段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等做了分析说明。认为:研究区储层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几乎不含或者含极少量的长石;压实作用是造成砂岩储层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胶结作用加剧了原生孔隙的进一步减小,尤其是碳酸盐胶结,其次是石英加大边和高岭石;但绿泥石膜胶结物的存在抑制了压实作用的进一步进行,有利于粒间孔的保存;而成岩后期的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储层处于晚成岩A-B期阶段,溶蚀型次生孔隙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孔隙类型,其发育带往往是有利储层发育区。
张文选苗建宇李辉胡永胜
关键词: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石盒子组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