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秦宽

秦宽

作品数:145 被引量:258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专利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农业科学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电气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开沟
  • 13篇一体机
  • 12篇排种
  • 12篇气吹
  • 11篇电池
  • 11篇农业机械
  • 11篇排种器
  • 10篇锂电池
  • 9篇作物
  • 8篇秸秆
  • 8篇甘薯
  • 7篇农业
  • 7篇播种
  • 6篇液压
  • 6篇土壤
  • 6篇破壳
  • 6篇前胡
  • 5篇压缸
  • 5篇液压缸
  • 5篇精量播种

机构

  • 138篇安徽农业大学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宿州市科鸣农...
  • 2篇泗县伟达农机...
  • 1篇安徽省农业机...
  • 1篇蒙城县振兴永...
  • 1篇安徽三九农业...

作者

  • 145篇秦宽
  • 118篇曹成茂
  • 79篇葛俊
  • 69篇方梁菲
  • 49篇孙燕
  • 49篇毕海军
  • 42篇吴正敏
  • 15篇陈琪
  • 11篇陈黎卿
  • 11篇王安民
  • 10篇朱德泉
  • 10篇余磊
  • 10篇陈斌
  • 8篇丁为民
  • 8篇沈周高
  • 7篇周强
  • 7篇周敏
  • 7篇方志超
  • 7篇卫江华
  • 6篇王成武

传媒

  • 12篇农业机械学报
  • 8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农机化研究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农业工程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电池
  • 1篇北京印刷学院...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高教学刊
  • 1篇智能化农业装...

年份

  • 2篇2025
  • 26篇2024
  • 33篇2023
  • 27篇2022
  • 11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实践能力为抓手多元协同培养农业工程类双创人才被引量:8
2020年
针对农业工程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多元协同培养方式实践等方面,阐述了以实践能力为抓手的农业工程类双创人才培养方法。该方法取得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相长等的成效,对农业工程双创人才培养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曹成茂孙福秦宽孙燕吴敏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农业工程
一种双风道茶叶风选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风道茶叶风选机,包括一级风箱,轴流风机在一级风箱的内部构建垂直落料方向的筛选风场,一级风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二级风箱,连接在一级风箱的底部,通过设置在二级风箱一侧的离心风机在二级风箱的内部构建垂直落料...
毕海军贾彭程郑美娟余磊陈琪王扬王宇秦宽曹成茂夏冬松
复式耕整机耕深与耕宽稳定性分析与试验被引量:26
2016年
针对设计的复式耕整机出现的耕作稳定性问题,结合复式耕整机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从牵引、水平面内受力、机器振动3个角度分析影响耕作稳定性因素,确定影响耕作稳定性关键因素为牵引角、犁体配置斜角、旋耕刀升角。以牵引角、犁体配置斜角、旋耕刀升角为试验因素,以工况耕深稳定系数和工况耕宽稳定系数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皆为:犁体配置斜角、牵引角、旋耕升角,当各影响因素分别取值为17.3°、27.8°、72.6°时,工况耕深稳定系数和工况耕宽稳定系数分别为91.8%、93.4%。以影响因素最优参数组合为基础进行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后工况耕深稳定系数和工况耕宽稳定系数为91.5%、93.1%,与软件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其他耕作指标均达到农艺要求。该研究可为复式整地机械的耕作稳定性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秦宽丁为民方志超杜涛涛赵思琪王朕
关键词:农业机械稳定性耕深耕宽
坚持“以本为本”提高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被引量:2
2020年
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才能建设高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针对本科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从找差距明方向、补短板保质量、多举措抓落实三个层次,阐述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给出了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验与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
曹成茂孙福秦宽
关键词:本科教育质量基层教学组织师资队伍
一种自走式秸秆联合收割压捆机
本发明适用于作物收获秸秆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自走式秸秆联合收割压捆机,利用升降旋转机构使得挤压装置的挤压块沿成型腔内进行挤压成型的进给运动,以对成型腔内的秸秆进行挤压成型,以形成秸秆块,利用升降旋转机构使得挤压块沿成...
方梁菲张晓爽毕海军曹成茂秦宽葛俊
一种三点悬挂式山芋收获机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收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三点悬挂式山芋收获机,包括行车架,行车架的前端设置有山芋收获装置,行车架的中间设有山芋筛选装置,行车架的后端设有山芋装货装置,行车架的下端对称转动设有行车轮,山芋收获装置包括铲斗和...
袁梁钰葛俊曹成茂秦宽方梁菲孙燕毕海军杨弘哲
抛推组合式草土分离前胡除草机设计与试验被引量:6
2023年
针对丘陵山区前胡种植使用除草机时存在草土不分离导致杂草复生、碎石飞射伤人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抛推组合式草土分离除草机。对称螺旋结构的除草轮将土推向两侧,避免碎石飞射伤人。刀齿将杂草抛向后方实现草土分离,防止杂草复生。螺旋结构除草轮采用中轴对称左右旋向相反布置,使得碎石沿轴向两边飞离,有效防止碎石飞射伤到后方机手。通过理论分析确定除草轮的齿形、齿数,分别进行除草轮在杂草-土壤、碎石-土壤模型中的运动分析。使用EDEM和ANSYS耦合仿真,验证其工作性能和物理性能。通过田间试验,验证除草轮能够实现草土分离,得出机具的最佳工作参数为:除草轮转速13 r/s、前进速度400 mm/s、除草深度35 mm,平均除净率为86.7%。
曹成茂向旺罗坤吴正敏张雪晨秦宽
关键词:前胡除草机
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院校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025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从事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人才需求大,对农林院校机械类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理想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探讨了“新工科”“新农科”融合建设背景下“工农”交叉属性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并从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重设3个方面探索了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寻求非思政类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协同育人方法,为农林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提供参考。
张顺李兆东况福明熊玮王韦韦秦宽伍德林
关键词:农业机械学
一器多行环槽推送式排种器及排种状态检测系统的设计
2014年
针对传统排种器只能一器单行播种很容易产生漏播、卡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排种状态检测系统的一器多行环槽推送式排种器。该排种器适用于水稻、小麦等小粒农作物条播,通过更换排种盘,改变种槽的形状和大小,还可以实现对大豆、玉米等大粒农作物种子的精播。排种状态检测系统可对排种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对漏播、卡种等情况及时报警。该排种器能够满足高速、宽幅作业要求,成倍提高排种效率,且其结构简单、巧妙,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王安民曹成茂胡斌秦宽
关键词:排种器
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施肥机的设计与试验被引量:3
2018年
为解决现有免耕播种机存在的架种、吊苗现象,设计一种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施肥机,能够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洁区播种和侧施肥作业。该机结构简单、秸秆抛洒均匀。对该机的总机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和相关参数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施肥机的三维模型,通过ANSYS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进行校核。经田间玉米播种试验验证,秸秆粉碎合格率92.5%,粒距合格率93.2%,种子肥料相对位置合格率97.4%,仿形地轮滑移率3.6%,晾籽率1.3%。该机器能够满足玉米免耕播种要求,有助于解决免耕播种的架种和吊苗问题。
王超群曹成茂秦宽秦宽郭医博范雅魁马士龙
关键词:免耕播种有限元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