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大学生
  • 3篇社会
  • 2篇大学生支教
  • 2篇动员
  • 2篇支教
  • 2篇志愿
  • 2篇志愿行为
  • 2篇主义
  • 1篇大学科
  • 1篇大学科技
  • 1篇大学科技园
  • 1篇大学生社会
  • 1篇大学生社会主...
  • 1篇大学生社会主...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决策
  • 1篇动员机制
  • 1篇多元共治
  • 1篇新人
  • 1篇学科

机构

  • 9篇清华大学

作者

  • 9篇罗婧
  • 3篇邴浩
  • 3篇王天夫
  • 1篇陈玲
  • 1篇杨德林
  • 1篇虞鑫
  • 1篇蒋凌飞
  • 1篇杜涵

传媒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学海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文体用品与科...
  • 1篇北京教育(德...
  • 1篇公共管理评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创业行为与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42
2015年
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基本特质、教育背景、社会支持、创业能力等方面共15个变量的创业行为与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对2000—2010年毕业的清华大学校友创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创业行为与创业意愿的核心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创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学习成绩、获得最高学历年份、交叉行业背景、邻居创业及首份工作收入水平;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主要有获得最高学历年份、交叉学科背景、父亲学历、邻居创业及创业社会网络密度。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邴浩杜涵罗婧
关键词:创业行为创业意愿影响因素
地方政府决策的社会合法性构建——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例
2016年
本文以社会合法性理论为视角,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工业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地方政府对邻避项目的决策、信息公开和公众互动等都是构建项目社会合法性的方式。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地方政府推进工业项目决策的四种模式及相应的构建社会合法性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对其进行了验证,进而归纳出地方政府有效构建社会合法性的关键要素和改进方向。
蒋凌飞罗婧陈玲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公众参与
志愿行为中的资源动员机制:政策、媒体与社会——以大学生支教志愿活动为例被引量:10
2016年
志愿机制是整合社会、深化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青年志愿活动是我国志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大学生支教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四种类型的支教项目,探讨政策资源、媒体资源和社会资源如何塑造志愿动员的机制,并且如何通过志愿机制"生产"出新的志愿资源,形成志愿活动的持续机制。本文认为,应当将志愿行为视为一个连贯的过程,各类资源的角色和之间的关系都有较大差异,唯有充分发挥不同动员机制中主要资源的作用,并且理顺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志愿活动才能在运行中不断改进,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罗婧虞鑫
关键词:志愿行为资源动员媒体社会
拔尖创新人才因材施教模式探索——以清华大学“星火班”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清华大学"星火班"在基于课外环节开展创新人才因材施教的实践中,提出在培养中选拔、四阶段培养、五环节育人等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探索基于课外创新实践的因材施教新模式,丰富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邴浩罗婧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因材施教
何以肩负使命:志愿行为的持续性研究--以大学生支教项目为例被引量:53
2012年
本文针对中国志愿者中最为庞大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使用了访谈资料与问卷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支教活动参与者志愿意愿的持续性以及支教项目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中国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活动更多的是一种非精英的、大众型活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其中;志愿活动参与者有着"利他"与"利己"的动机,并且其参与志愿活动的持续性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另外,志愿者角色的自我认同与团体语境中的激励制度也可能促进其肩负使命,不断地提供志愿服务。而就志愿项目的持续性而言,资金支持、联络难易、投入需求等是重要影响因素。
罗婧王天夫
关键词:志愿行为持续性大学生支教
基层多元共治的路径选择:动员、补位,还是重构?——以巫溪、肃宁、彭州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中国转型期的乡村社会情况复杂多样,仅凭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其面临的发展危机和社会问题,从而多元共治成为了基层改革的核心思路。本文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语境下,借鉴协作治理的权变模型构建基层治理创新路径选择的分析框架,对应巫溪"乐和家园"、肃宁"四个全覆盖"和彭州"民心通"工程三个地方创新案例,讨论当前实践中以动员为基础、以补位为促进、以重构为整合三种路径的差异。本研究认为,基于不同的乡村社会结构、领导者特质和治理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和社会以问题为导向,选择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理创新。不论哪种创新模式,只有充分的社会动员、成熟的乡村领导者的出现,并配合完善的制度设计,多元共治才能得以实现。
王天夫罗婧
弘扬体育育人功能,全面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引量:1
2019年
体育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身体锻炼与技能训练的层面,更体现在人的心智培养和个体社会化功能层面,而后者往往被忽视。本研究通过分析清华大学体育育人的闭环模式与体育“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体育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并大力建设体育文化场。
胡凯任艺林罗婧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科技园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与深化
2015年
本文基于制度主义视角,在构建企业创新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控制其他因素,厘清了大学科技园制度环境与创业者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企业生产创新产品、企业拥有专利数目的关联,探索了大学科技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科技园的制度环境与入园企业的创新行为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关联,特别是大学科技园的投融资政策与人才政策对于企业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邴浩罗婧杨德林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制度主义
志愿组织寻求合作的意向、机会与制度被引量:1
2016年
在转型社会中,志愿组织建立合作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动员、整合社会资源的典型机制,所以理解志愿组织为何寻求合作、如何促成合作、如何进行合作十分必要。本文围绕此构建了"意向——机会——制度"的分析框架,并以大学生支教志愿组织为例,通过统计分析进行检验。本文认为,由于资源的稀缺,志愿组织往往根据自身的任务目标与内部结构特征,采用实用主义的策略——比如"迎合"合作方的目标或规划、通过"外联逻辑"来动员资源、拓展团队的弱连带等,其同时也面临制度环境带来的合法性困境——对"合法身份"的渴求和该身份所带来束缚的冲突。
罗婧王天夫
关键词:志愿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