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23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化学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引擎盖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碳纤维
  • 3篇碳纤维复合材...
  • 3篇微球
  • 3篇纤维复合
  • 3篇纤维复合材料
  • 2篇遗传算法
  • 2篇嵌入式
  • 2篇嵌入式系统
  • 2篇网络
  • 2篇粮食物流
  • 2篇糊精
  • 2篇环糊精
  • 2篇改性
  • 2篇Β-环糊精
  • 2篇LINUX

机构

  • 17篇河南工业大学
  • 10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上汽通用五菱...

作者

  • 23篇张强
  • 6篇朱春山
  • 5篇宋佳
  • 3篇邱莉
  • 2篇张锦光
  • 2篇沈二波
  • 2篇宋春生
  • 2篇王锋
  • 2篇陈卫东
  • 2篇刘扬
  • 2篇李国政
  • 2篇王天圣
  • 1篇邹东尧
  • 1篇张秋闻
  • 1篇杨丽
  • 1篇牛子孺
  • 1篇侯献军
  • 1篇刘志恩
  • 1篇吴建军
  • 1篇唐怀建

传媒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机械工程师
  • 2篇辽宁化工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机械工程与自...
  • 1篇中国测试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监测系统在电缆接头过热预警中的应用
2009年
在该系统中自行设计开发了新型温度采集器,该温度采集器在采集数据的同时处理并存储数据,使测量精度提高。温度采集器与检测主机之间传输数字信号,使测量精度不受传输距离影响。自行设计开发了电缆接头温度监测与预警系统软件,该软件可对电缆接头的温度进行24小时实时检测,提供历史和实时数据显示、查询、报表及图形显示等功能。
张强
关键词:电缆接头温度采集器
交通选线优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09年
将交通选线问题求解转化为最小生成树(Minimun Spanning Tree,MST)的求解,对比了经典MST求解算法,以图论为基础,采取一种求最小生成树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以二进制编码表示最小树问题,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进行图的连通性判断,并采用相应的适应度函数、单亲换位算子和单亲逆转算子及多种控制进化策略,能在一次遗传进化过程中获得一批最小生成树,可供决策部门综合评价与决策.
张强李晓莉
关键词:最小生成树遗传算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豆脂肪含量声学测定法研究
2009年
研究了11种大豆样本的声学特征,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和信号处理技术,使用MATLAB工具,提取出反映大豆脂肪含量的声学特征参数。同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与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大豆声学特征与其脂肪含量的关系,较好地预测出了11种大豆的脂肪含量。
张强沈二波毋桂萍唐怀建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大豆脂肪方差分析
多配送中心粮食物流车辆调度混合蚁群算法被引量:19
2011年
在对多配送中心粮食车辆调度问题进行直观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混合蚁群算法来求解多配送中心车辆调度问题,设计了蚂蚁转移策略、可行解构造策略和信息素更新策略,采用K邻域来限制蚂蚁的转移目标,并采用LK算法优化策略来优化蚂蚁遍历路径和可行解。给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算例实验结果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表明了此方法对优化多配送中心粮食车辆调度问题的有效性。
张强熊盛武
关键词:车辆调度蚁群算法
基于区块链的高校校际联盟图书资源共享系统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校际联盟图书资源共享系统,通过智能合约定制校校双方、多方之间灵活多变的图书租借策略,周期性完成租借清算;通过API接口与校内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链上租借流程的自动化和可追溯。该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信任构建优势,完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共享模式,提高了图书资源利用的边际效应,可有效激发高校图书共享的内生动力。
王锋刘琳琳刘扬刘扬张强
关键词:区块链资源共享
淀粉/聚乙烯醇/三乙醇胺改性黏土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2010年
以淀粉、聚乙烯醇(PVA)、三乙醇胺改性黏土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混合的方法制得了复合材料薄膜,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改性黏土的微观特征,并讨论了淀粉用量、加料顺序和黏土改性与否对薄膜吸水率的影响,测试了在适宜原料用量配比和加料顺序条件下制备的薄膜的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先将用聚乙烯醇预插层过的改性黏土与淀粉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后,再用丙三醇塑化的顺序制备的复合材料薄膜的吸水率最小,当PVA/改性黏土/淀粉的质量配比为1∶0.4∶3的条件下,薄膜的吸水率最低,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等最好。
宋佳朱春山张强邱莉
关键词:淀粉聚乙烯醇改性黏土复合材料薄膜
面向同步开发的汽车转向器协同设计的过程建模被引量:3
2016年
在面向同步开发的汽车转向器协同设计时,转向器企业与整车企业交互合作,整合转向器企业内部以及与整车企业间协同的相关设计过程,构建了循环球式转向器协同设计框架。通过对层次多色petri网进行基于工作流的扩展,建立了循环式转向器协同设计的过程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张强李刚炎牛子孺
关键词:循环球式转向器协同设计
改性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0
2011年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β-环糊精(β-CD)微球,再用顺丁烯二酸酐(MAH)改性制得丁烯二酸单酯化β-CD微球,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改性β-CD微球粒径、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的温度和200r/min~300r/min的电动搅拌,环氧氯丙烷(EPI)和β-CD的质量比为15∶1,复合乳化剂司盘-80和吐温-20的质量比为3∶1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β-CD微球粒径和分散性较好,红外光谱图也显示改性β-CD微球上确已引入羧基基团和C=C双键。
朱春山张强宋佳
关键词:Β-环糊精微球改性
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的制备与释药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熔融缩聚制得的聚乳酸(PLA)作为载体,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硝苯地平(PLA/NFD)缓释微球。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生物显微镜对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讨了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的释药性能。结果表明: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呈现以光滑完整的球形,且聚乳酸和硝苯地平药物能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合成的聚乳酸硝苯地平球形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而且增大硝苯地平/聚乳酸投药比,会提高微球的释放度,但包封率下降。
朱春山宋佳张强李宜洋
关键词:聚乳酸硝苯地平溶剂蒸发法微球药物缓释
重型车载平台调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保证重型车载平台调平过程的稳定性和平台水平精度,研究平台调平过程中支点支撑力引起的平台变形,以及对平台空间位置变化和平台水平倾角检测的影响。分析基于水平倾角检测的平台调平时各支点垂直位移量约束关系,提出平台在最大稳定裕量状态下支点支撑力约束条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实车平台在稳定状态下因支撑力变化所产生的平台变形进行讨论,分析得到平台平面局部水平倾角变化范围超过3′。提出分布式水平倾角传感器安装和测量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有效。结果表明:车载平台调平精度高于1′,并保证平台快速、稳定和准确的调平要求。
解金芳王延超张强肖峻
关键词:调平分布式测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