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 论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 2018年
-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对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日益重视,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对小学教师的质量培养应从小学全科教师发展。教育知识是小学教师的根本,而教育实践能力则是灵魂所在,如何落实对小学全科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 曾志飞
- 关键词:教育实践
-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 2014年
- 本文从阐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重要性入手,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宗旨,充分整合教材内容,探索实践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 曾志飞
-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教学探讨
-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2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校健美操教学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它能够使高校健美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高校健美操教学标准化、有利于教学中实施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开展特殊教育、可以丰富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了促进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更好的应用,我们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软件、硬件设施建设,重视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提高高校健美操任课老师的综合素质。
- 曾志飞
-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健美操教学模式高校
- 浅谈大学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被引量:2
- 2011年
-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及教育功能。大学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也有着其特殊性,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的育人理念,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 曾志飞
- 关键词:大学体育体育教学育人理念
- 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市民体育发展新思考被引量:1
- 2009年
- 生态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到了文明的高度,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发展将逐步显现出体育发展与生态紧密结合的特征,这是当代中国体育发展应该重视的背景。生态文明为实现市民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发展促进了体育与生态间的紧密联系。研究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市民体育生态文明新理念;实现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体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加强生态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创新,贯彻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重视生态消费教育;开发生态体育人文资源,促进体育生态文明的构建;积极借鉴国外体育生态发展中的经验等是当代中国市民体育注重生态文明的发展对策。
- 林顺治曾志飞
- 关键词:生态文明市民体育
- 维纳归因理论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探析归因理论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排球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苏荔榕曾志飞
- 关键词:归因理论排球技术教学归因指导
- 运动竞赛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大学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推动高校体育的开展,对提高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和进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运动竞赛在大学体育中的应用。
- 曾志飞
-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
- 福建省竞技教练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特点分析
- 2012年
- 为了考察福建省竞技教练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对参加福建省第十四届省运会的180名带队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竞技教练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趋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不同婚姻状况(t=3.183,p<0.05)、不同学历(t=-2.492,p<0.05)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未婚的竞技教练员消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已婚的竞技教练员,具有本科学历的竞技教练员职业压力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显著高于其他学历的竞技教练员;竞技教练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在性别、年龄、不同职称、执教最好成绩变量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 曾志飞朱美娟
- 21纪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结构要求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为了明确2 1世纪中学对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本文应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调查法,对分管体育的中学校长,教务处主任和中学体育教师的调查研究,提出2 1世纪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结构和当前急需培养的素质,为体育院系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 曾志飞
- 关键词:体育教师
- 浅探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互动教学法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解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和学生双方缺乏有效互动,这包括:学校与师生的互动、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同学间的互动不畅等。为了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实现有效互动,高校需要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教师需要创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和学生要有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积极参与体育实践的热情,当三者达到有效的互动,满足各方需求,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就可以达到体育教学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 曾志飞
-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互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