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保文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乳液
  • 1篇丁酯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乙烯
  • 1篇粘弹性能
  • 1篇乳液共聚
  • 1篇乳液共聚物
  • 1篇乳液聚合
  • 1篇凝胶
  • 1篇黏弹性
  • 1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分子
  • 1篇分子量
  • 1篇苯丙
  • 1篇苯丙乳液
  • 1篇苯乙烯
  • 1篇苯乙烯-丙烯...

机构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李保文
  • 1篇管爱国
  • 1篇吴国章
  • 1篇徐成

传媒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功能单体对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共聚物黏弹性能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聚合中,加入少量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两者的质量分数小于6.0%)参与共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机械分析仪(DMA)以及旋转流变仪对聚合物的黏弹行为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聚合物黏弹行为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功能单体用量增加,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储能模量、黏度等整体呈上升趋势,当m(MAA)∶m(HEMA)为0.5∶4.1以及1.2∶2.5时,黏弹行为变化显著。凝胶渗透色谱(GPC)结果表明,黏弹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并非由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变化引起。通过2组聚合物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实验,发现了凝胶现象,FT-IR图谱证明此凝胶是由不同类型的氢键作用引起的,这也是导致聚合物黏弹性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
李保文管爱国徐成兰方兴吴国章
关键词:乳液聚合黏弹性凝胶
特种功能苯丙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粘弹性能研究
本文研究了脂肪醇醚羧酸乳化体系中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乳液聚合方法和工艺,重点考察了pH值、缓冲剂、功能单体对乳液聚合过程的稳定性及乳胶粒子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化学稳定性、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该乳液体系的最佳聚合工...
李保文
关键词:分子量粒径分布粘弹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