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英
- 作品数:19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不同施氮量下北方稻田一次与分次施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8年
- 设计了适量和过量总施氮量下的一次和分次施氮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山西半干旱地区肥力水平较低的盐渍型水稻土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氮量(N198kghm-2)下,水稻插秧前基肥一次性施氮较分三次在不同生育期施氮稻谷平均增产达10%;但过量施氮下,一次性基肥施氮较分三次施用平均减产6.6%。总施氮量小于适宜施氮量时,基肥一次性施氮较分三次施用平均增产则达到30%。插秧前基肥一次性施氮与基肥和分蘖初期分两次施氮相比,稻谷产量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插秧前和分蘖初期是该地水稻的有效施肥期。在不施磷肥或磷肥做基肥一次施用而氮肥分次施用的情况下,基肥氮磷施用比例也影响所施用氮肥的肥效;因此,就所试验的肥力较低的盐渍型水稻土来说,可以实行在减量施氮下的插秧前基肥一次性施氮,而不需要追施氮肥,并且在施P2O5130kghm-2的条件下,总施氮190kghm-2即可满足高产,因而可以减少习惯施氮量的1/3。
- 褚清河潘根兴李健英李典友张旭辉
- 关键词:水稻氮肥一次性施肥
- 玉米最大施肥量的构成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15
- 2003年
- 研究采用施肥比例试验与施肥量试验统一在同一试验中与不同生态区条件下进行施肥量试验的方法,对土壤养分类型及施肥量与产量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提出了最大施肥量的概念,并对其构成因素、实质含义及变化规律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最大施肥量是包含最佳施肥比例在内的土壤潜在玉米最高产量下的氮磷总用量,它是由土壤养分类型及养分的对比关系决定的,并不受年变化的影响,但年际变化显著影响最大施肥量的经济效果。
- 褚清河李健英王海存闫文泽刘虎林
- 关键词:玉米施肥量土壤养分
- 土壤养分类型与量比线性极点养分平衡规律被引量:8
- 2002年
- 采用施肥比例试验和施肥量试验统一在同一试验中的研究方法 ,对土壤养分类型及其施肥比例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把土壤和作物结合起来考虑时 ,作物苗期土壤供肥存在平衡与不平衡养分类型 ,并具有特定施肥比例。在此条件下 ,在极点施肥量范围内 ,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 ,极点施肥量后产量开始降低。
- 褚清河李健英王海存师颖杨玉画
- 关键词:施肥量作物
- 山西省主要玉米对矮花叶病抗病性的鉴定及利用被引量:2
- 2001年
- 1997~1998年选取山西省当前推广和拟推广玉米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采用自然感染与人工接种相结合方法,对MDMV抗性和P_1抗性遗传进行了研究,旨为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双亲抗×抗、感×抗,其杂种F_1抗性表现显性效应,F_1病情指数0~8.2,均可达到抗病保产的目的,但感×抗必须在无病区制种才能获得成功。试验认为抗×抗是选育抗MDMV杂交种最佳组配方式,感×抗应视为过渡组配方式加以利用,而感×感,F_1病情指数31.9~37.5,产量损失严重,应禁止在病区制种与推广。
- 郭新林苏书文白琪林高合明李健英
- 关键词:玉米抗性遗传抗性鉴定抗性育种
- 网络环境下农业信息机构服务方式创新的思考被引量:8
- 2002年
- 网络环境下 ,信息具有存贮数字化、传播网络化的特点。农业信息机构的信息服务创新要围绕信息的这两个特点 ,重点放在网络的应用及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
- 李健英解睿
- 关键词:农业信息机构网络环境互联网
- 优质玉米杂交种晋单36号的选育与推广被引量:8
- 2002年
- 晋单 36号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于 1993年合作育成。 1994~ 1996年参加各类试验 ,表现优质、高产、多抗 ,适宜春播中晚熟区水地推广种植 ,公顷留苗密度 4 5 0 0 0株。制种时父母本行比 1∶4种植 ,母本播后
- 高合明苏书文郭新林白琪林李健英
- 关键词:玉米选育
- 如何利用E-mail获取互联网信息
- 1996年
- 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 ,用户最多 ,影响最广的网络互联系统。其信息资源丰富 ,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进行信息交流。 E- mail是获取网络信息的强有力工具 ,具有快速、简便、高效、价廉的特点。通过互联网上的邮件服务器 ,E- mail可以查询信息 ,调用所需文件 ,起到 Internet网上其它服务工具的作用 ,使人们同样能处于
- 李健英
- 关键词:电子邮件信息资源信息网络
- 地方农业科研单位深化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2000年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际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地方农业科研单位面临许多新问题。要适应这个新变化,就必须在农业科研方向、任务、体制、内部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科学定位,面向市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改革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 张志德李健英张志琴
-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地方农业
- 杀病毒制剂对番茄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5
- 2006年
- 为了了解当前防治番茄花叶病毒病新选用的和适合无公害蔬菜基地使用的主要杀菌剂的实际防效,在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按随机排列,在番茄花叶病毒病始发期首次喷药,末次施药后7和14d分别调查发病情况。结果表明,3.85%三氮唑核苷、铜、锌wp,20%病毒A可湿性粉剂,20%盐酸吗啉呱锌可溶性粉剂对番茄病毒病防效较好;其次是20%盐酸吗啉呱铜可溶性粉剂、2%复方宁南霉素水剂,药效持久而且安全性好,末次施药后14d防效均在60%以上,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使用。
- 张琦尹元栓张治家李健英
- 关键词:杀菌剂
- 植物无融合生殖遗传研究进展Ⅰ遗传因素分析被引量:6
- 1995年
- 回顾总结了无融合生殖遗传研究的概况及无融合生殖产生原因的几种观点。无融合生殖遗传研究之所以进展缓慢其原因有:①兼性无融合生殖使杂交后代的分离比难以确定;②有性生殖胚囊和无融合生殖胚囊共存于同一胚珠,使胚胎学研究的结果与后代表现不尽一致;③雌性不育株的产生;④环境因子的影响;⑤专性无融合生殖杂种后代的不分离特点。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因素包括:①减数分裂过程行为异常。这种异常包括大孢子母细胞的直接分裂;大孢子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再组核(SDR);②无孢于生殖胚囊的形成。这种胚囊的原始细胞一般与性细胞相毗邻,少数可能深入到合点端,甚至有珠被上发生的情况;③孤雌生殖现象,可分为单倍体孤雌生殖和二倍体孤雌生殖;④胚乳的形成,无融合生殖植物的胚乳可以通过三核融合后形成,也可以由极核或中央细胞直接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前者为假配合类型的无融合生殖,后者为自发性的无融合生殖。
- 吴树彪韩雪梅李健英
- 关键词:无融合生殖遗传学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