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
- 作品数:27 被引量:3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炮孔孔口保护装置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炮孔孔口保护装置,包括漏斗状筒体结构和拉出组件,漏斗状筒体结构上部分为圆锥状筒体,下部为圆柱状筒体,圆柱状筒体的外径小于炮孔的孔径,圆锥状筒体的小口径端和圆柱状筒体连接,大口径端的外径大于炮孔的孔径,漏斗...
- 杨伟李国平张红华王华江国华
- 基于变权重理论和TOPSIS的充填方式优选被引量:25
- 2016年
- 为了解决矿山在采用充填采矿方法时如何选择充填方式的技术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变权重理论和TOPSIS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多种充填方式进行综合评判优选。首先,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层次分析法等常规方法确定的常权以评价各候选方案时可能会导致"状态失衡"的现象;然后,依据变权重理论,根据各因素的组态(各因素的取值状况)不同,适当调整其权重,以保证各因素的均衡性,进而利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计算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各充填方案的优劣;最后,以某矿山充填方式选择为例,根据实际情况得出全尾砂、移动式泵送及全尾砂废石3种胶结充填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方案的优越度分别为38.7%,50.2%和63.9%,从而确定方案三为最优方案。其结果与工程实际中所得结果基本相符,表明该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对矿山充填方式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 王新民李天正陈秋松杨伟李浩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爆破参数优选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为了优化某矿山采场的爆破参数,提出了水平凿岩方式代替上向倾斜凿岩方式的改进方案。根据改进方案,在采场中进行了L_9(3~3)的爆破参数正交试验,获取了9组试验结果。利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预测,以最小抵抗线、孔间距、周边孔距作为输入因子,炸药单耗、大块率作为输出因子,当隐含层个数为9时,预测效果最优;在综合考虑爆破成本和爆破效果的前提下,提出了爆破综合期望指数公式来最终优选爆破参数,获取了48个爆破综合期望指数,最大值1.134。综合分析,最终推荐矿山最优爆破参数为:排距1 m,孔间距1.4 m,周边孔距1 m,炸药单耗0.185 kg·t^(-1)。实际应用证明,选择的孔网参数合理,大块率降低至7%以下,极大的降低了爆破成本。
- 张钦礼刘伟军杨伟王新民张德明
- 关键词:正交试验RBF神经网络
- 不同采矿方法下采场稳定性数值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采用数值分析软件ANSYS对某矿体典型采场顶板与间柱的稳定性及其对采场围岩力学状态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矿山采用浅孔留矿法和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对于不同产状的矿体进行开采,对不同采矿方法下典型采场结构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矿山生产现状对目前采矿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更确切地掌握不同采场地压的发展变化规律,有效地实施地压管理,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 任少峰杨伟张卅卅任高峰
- 关键词:地压管理采场稳定性采场结构参数数值模拟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采场回采工艺改进试验被引量:4
- 2014年
- 某铁矿地下采场回采中存在生产效率低、炸药单耗大和大块率高的问题.为此,提出了水平炮孔前进式开采的改进方案,进行了以排距、孔距、周边孔距为因素的L9(33)的爆破正交试验,建立了以排距、孔距、周边孔距为输入层因子,炸药单耗和大块率为输出层因子的RBF神经网络模型;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提出了爆破综合期望指数公式,结合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最终优选,优选结果为:排距1 m,孔间距1.4 m,周边孔距1 m.经过现场验证,现生产能力为原来的4倍,增加了可充填的采场数目,顶板暴露时间缩短,生产效率提高约75%,炸药单耗减少62%,大块率降低74%.
- 杨伟杨珊张钦礼任少峰
- 关键词:地下采矿采场爆破正交试验RBF神经网络
- 爆破荷载下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破坏规律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0
- 2018年
- 针对某矿地下采场爆破与充填工艺现状,结合萨道夫斯基爆破公式和试验结果,探讨采场爆破荷载下充填体的破坏规律,根据经验公式得到了动态抗压强度与爆心距的关系;对动载下的一步采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和二步采全尾砂胶结充填组合体划分了粉碎区、断裂损伤区和稳定区;从控制震动源的强度和改善充填体自身性质的角度,讨论防止充填体破坏的新技术新方法,如选择合适的充填配比、"留矿法"减震和喷射混凝土、挂网等临时支护等。
- 杨伟李国平李国平李夕兵
- 关键词:爆破荷载
- 基于PCA和改进BP组合预测模型的矿岩可爆性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为了更精确地对矿岩可爆性进行预测分级,对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矿岩可爆性分级评价模型。以具体矿山为例,考虑影响矿岩可爆性的10项评判指标,统计15个实际矿山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将输出结果作为改进BP神经网络的输入因子,矿岩的爆破等级作为输出因子,得到的分级预测结果更加准确且精度更高。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矿岩可爆性分级的相对误差都控制在6%以内,与未经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相比,预测精度显著提高。该组合预测模型为矿岩的可爆性分级提供了一种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
- 张钦礼刘伟军杨伟王新民樊彪
- 关键词:评判指标
- 基于BP网络的某矿山充填料浆配比优化被引量:66
- 2013年
- 针对目前某矿山残矿回采充填体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的方案。分析分级尾砂的物化特性,得出分级尾砂作为充填骨料的可行性。通过配比试验,初步确定影响料浆质量的因素。为了得到最优配比,采用神经网络进行优化,以料浆浓度及各组分添加量作为输入因子,塌落度、7 d抗压强度及28 d抗压强度作为输出因子,并以配比实验数据为训练和检验样本来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隐含层节点数对模型训练过程及预测精度的影响,选取最佳预测模型结构为4 9 3。将配比参数细化输入到预测模型中,从而搜索出优选样本,得到最优配比为m(水泥):m(粉煤灰):m(尾砂)=1:3:8。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添加可有效地降低充填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 张钦礼李谢平杨伟
- 关键词:胶结充填BP神经网络
- 稀土含量对BFe10-1-1铁白铜在流动人工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测量了不同稀土含量的BFe10-1-1合金在流动海水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腐蚀产物.结果表明,对于成分相同的BFe10-1-1合金,海水流速越大,腐蚀速率越大;在流动的人工海水中,BFe10-1-1合金腐蚀类型以剥蚀为主,稀土含量为0.04%时合金的耐海水腐蚀性能最好,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含稀土相(如CeNi_5)的腐蚀产物层,微裂纹较少,与基体结合牢固,能有效地减缓腐蚀速率,提高耐腐蚀性能;当稀土含量过高时,耐腐蚀性能反而降低.
- 林高用万迎春杨伟魏笔张胜华唐鹏钧
- 关键词:稀土耐腐蚀性能剥蚀
- 稀土精炼紫杂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采用自行研制的三种Cu-RE精炼剂对紫杂铜进行了精炼试验,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能谱分析、金相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分析和研究了添加稀土对紫杂铜精炼效果及其对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紫杂铜中加入适量的稀土精炼剂,精炼和脱氧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O、Pb、Bi、Sn、Al等杂质元素;添加适量稀土元素,还可使紫杂铜铸造组织的枝晶细化,组织更加均匀。
- 林高用杨伟张振峰魏笔赵祥伟张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