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永锋

作品数:33 被引量:37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
  • 6篇土壤
  • 5篇AS
  • 4篇共沉淀
  • 4篇
  • 3篇厌氧
  • 3篇氧化物
  • 3篇饮用
  • 3篇饮用水
  • 3篇针铁矿
  • 3篇生物还原
  • 3篇生物有效
  • 3篇生物有效性
  • 3篇铁矿
  • 3篇氢氧化铁
  • 3篇微生物还原
  • 3篇微生物作用
  • 3篇污染
  • 3篇吸附剂
  • 3篇沉积物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2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33篇贾永锋
  • 14篇王新
  • 8篇王少锋
  • 8篇许丽英
  • 5篇陈亮
  • 5篇朱慧杰
  • 5篇吴星
  • 5篇王赫
  • 4篇王淑莹
  • 4篇张雪霞
  • 3篇石荣
  • 3篇宋雨
  • 3篇吕洪涛
  • 2篇刘利
  • 2篇王承智
  • 2篇姚淑华
  • 2篇梁成华
  • 2篇邢登华
  • 1篇任南琪
  • 1篇周启星

传媒

  • 9篇环境科学
  • 9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土壤通报
  • 2篇生态环境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核技术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1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去除饮用水中As(Ⅴ)的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一种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纳米铁在活性炭孔内为针状,其直径为30-500 nm,长度为1 000-3 000 nm,载入量[m(Fe)/m(炭)]为82.1 mg/g.用1.5 g/L该吸附剂对pH 6.5、(25±2)℃、2 mg/L的As(Ⅴ)进行吸附其去除率为99.5%,在平衡浓度1.0 mg/L时,该吸附剂对As(Ⅴ)的吸附容量为15.4 mg/g;吸附速度较快,12 h可达91.4%,72 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可由孔内扩散模型较好地说明.除PO43-、SiO4^2-外其它常见阴阳离子均对As(Ⅴ)的去除影响不大.吸附剂可以用0.1 mol/L NaOH溶液再生,再生效率较高.实验室初步实验数据表明,该吸附剂对饮用水砷去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朱慧杰贾永锋姚淑华吴星王淑莹
关键词:负载型纳米铁饮用水
活性炭负载Fe(Ⅲ)吸附剂去除饮用水中的As(Ⅴ)被引量:31
2009年
利用活性炭负载水合铁氧化物制备了复合吸附剂,并用于饮用水中As(Ⅴ)的去除.研究了活性炭种类、粒度、溶液pH值、Fe(Ⅲ)盐浓度和干扰离子等对As(Ⅴ)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煤质活性炭作为基质负载水合铁氧化物比椰壳炭和果壳炭具有更好的除砷效果.随着炭粒度降低,除砷效率显著增加.在pH3~9范围内,活性炭负载水合铁氧化物可有效吸附As(Ⅴ).F-,Cl-,SO42-的加入对As(Ⅴ)的去除效率基本无影响,而SiO32-和PO43-则明显抑制As(Ⅴ)的去除.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复合吸附剂对As(Ⅴ)的吸附平衡.动力学研究表明,As(Ⅴ)吸附反应可用二级速率方程描述.
姚淑华贾永锋汪国庆石中亮
关键词:吸附剂活性炭
环境激素Pb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污染修复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环境激素Pb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Pb在作物体内的积累特性及采用不同方法修复Pb污染土壤。研究结果表明,在PbCd复合污染条件下,Pb含量为300mg/kg时,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水稻的减产幅度为13.3%。Pb在水稻不同部位的吸收表明,根系积累的Pb量占植株总积累量的98.36%,茎叶积累量占1.52%,籽实积累量仅占0.117%;复合元素PbCd投加到土壤中,导致水稻籽实中的Pb含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共存的Cd促进了水稻籽实对Pb的吸收。经过石灰及石灰+CaMgP肥处理,可以降低土壤中Pb的活性;水稻根系可大量吸收土壤中的Pb,将根系从土壤中清除,即可达到污染修复的目的。
王新贾永锋
关键词:污染生态学水稻
紫花苜蓿对土壤重金属富集及污染修复的潜力被引量:39
2009年
依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确定了草甸棕壤重金属(Cd、Pb、Cu、Zn)复合污染物的浓度,开展了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苜蓿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分析了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及植株体中重金属吸收特性及紫花苜蓿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能力。结果表明:当土壤重金属浓度为低剂量时,紫花苜蓿的生长不受重金属的胁迫作用,反而对生长有刺激作用,低剂量处理时苜蓿湿重比对照增加了14.18%,株高增加了6.25%,而高剂量处理时苜蓿湿重比对照减少了5.97%,株高降低了8.75%。苜蓿对重金属吸收系数大小依次为Cd>Zn>Cu>Pb。Cd元素低剂量、高剂量地上部迁移总量分别是对照的107.59%、1348.7%,紫花苜蓿对Cd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苜蓿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王新贾永锋
关键词:重金属苜蓿复合污染
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其分配被引量:10
2013年
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分配比例对砷的环境行为与归趋具有重要影响。实验利用张士污灌区土壤负载低浓度砷,研究了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砷的形态转化过程,并通过磷酸盐及盐酸提取土壤中的砷、铁和硫,探讨了砷在土壤中结合形态的变化及土壤矿物结构转化与砷环境行为的关联。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下土壤负载的砷被迅速还原为As(III)并释放进入液相,培养24h后液相累积的As(T)量达到16.9μmol·L-1,其中As(III)占液相总砷含量的91%以上;48h后释放的砷被再次固持,液相残留的As(III)浓度仅为1.5μmol·L-1。尽管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土壤中铁氧化物的活化,但固相中磷酸盐提取态与盐酸提取态砷所占的比例分别从载砷量的45.3%和49.8%降低到22.0%与0.22%,而体系中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离子的量与砷的释放量保持负相关。可见微生物还原作用下砷发生了活化,释放和再固定的过程,土壤负载的砷从溶解态、吸附态及铁氧化物结合态逐渐被转化为更稳定的硫化物结合态。此研究对于预测土壤中砷的行为与归趋及污染土壤修复具有一定意义。
杨明许丽英宋雨王新贾永锋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还原
沉积物中氧化物结合态镉对芦苇的生物有效性研究:氧化物种类、结合形式、老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赋存形态.选用沉积物中2种典型氢氧化物矿物: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以水培法和矿物结合态Cd为培养介质,以芦苇为受试植物,研究环境中吸附和共沉淀态Cd生物有效性差别,并探究老化过程对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经过13 d的培养,发现2种结合形式的Cd均可被芦苇富集,不同处理体系中富集强度不同,根中富集量为9.1~37.8 mg·kg^-1;地上部分富集量为0~10.0 mg·kg^-1.其中,结合在Fe0.5Al0.5(OH)3矿物上的Cd的生物有效性最大,其次是Fe(OH)3和老化的Fe0.5Al0.5(OH)3,富集量最少的是老化的Fe(OH)3的处理.采用2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Cd进行解吸实验,Cd的解吸规律与芦苇对Cd的富集规律一致.因此,共沉淀处理降低了Cd的富集,矿物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含铝矿物对Cd的结合较差,老化作用抑制了吸附态Cd的富集,有机酸解吸实验也验证了不同形态Cd生物有效性的差异.
王赫贾永锋刘利王淑莹
关键词: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共沉淀生物有效性
土壤砷污染及修复技术被引量:54
2007年
综述了土壤中砷污染的主要来源,探讨了土壤砷污染的不同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特点,并分析了土壤砷污染未来研究需强化的几个方面。
王新贾永锋
关键词:土壤砷污染
pH值、碱类型及预停留时间对铁砷共沉淀物长期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Fe(Ⅲ)-As(Ⅴ)共沉淀法作为一种经济的除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有色冶金含砷废水。为防止处理后的含砷废渣二次污染,必须进一步研究其稳定性。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碱类型及在pH4条件下的预停留时间等对铁砷共沉淀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条件下,共沉淀物稳定性最好;在pH4条件下延长预停留时间能增强砷的稳定程度;使用石灰或添加Ca2+明显增加了共沉淀物中砷的稳定性。
吕洪涛贾永锋闫洪陈亮
关键词:共沉淀
砷还原菌群对砷的还原作用及菌群的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从砷污染土壤中富集砷抗性细菌,在厌氧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其对砷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在21h之内,As(V)就被完全还原为As(Ⅲ);培养72h后,培养基中出现黄色沉淀,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技术对沉淀进行分析表明,沉淀主要是以3种晶型存在的硫化砷(AsS);培养150h后,大约有65%的As以上述沉淀的方式从溶液中移除。此外,本文还采用了构建16SrDNA文库的方式对该体系中的微生物种群进行分析,利用RFLP技术对16SrDNA片段进行分型,共得到72个操作单元类型(OTU),其中6个OTU占了库容的51%,从这6个OTU中各选取1个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富集到的砷还原细菌属于喜热菌属(Caloramator)、梭菌属(Clostridium)和杆菌属(Bacillus)。
张雪霞贾永锋陈亮王新许丽英张旭东
关键词:微生物
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去除饮用水中As(Ⅲ)的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以活性炭为载体,利用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一种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载入量(Fe/炭)为82.0 mg/g.纳米铁在活性炭孔内呈针状,其直径为30-500 nm,长度为1 000-3 000 nm.该吸附剂在pH 6.5,(25±2)℃,As(Ⅲ)初始浓度为2 mg/L,吸附剂用量为1.0 g/L时,As(Ⅲ)的去除率为99.86%,吸附剂的砷吸附容量为1.997 mg/g;吸附速率在前12 h较快,可达94.3%,72 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中As(Ⅲ)部分被吸附剂氧化.PO43-、SiO32-对As(Ⅲ)的去除抑制较大,而SO42-、CO32-、C2O42-等离子对砷的去除影响较小.吸附平衡后的吸附剂可以用0.1 mol/L NaOH溶液洗脱再生,再生效率较高.室内实验数据表明,该吸附剂在饮用水除砷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朱慧杰贾永锋吴星王赫
关键词:纳米铁饮用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