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斌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改性
  • 2篇织造
  • 2篇吸油
  • 2篇吸油材料
  • 2篇接枝
  • 2篇环境友好型
  • 2篇非织造
  • 2篇非织造布
  • 1篇导电
  • 1篇导电聚合物
  • 1篇导电性能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电聚合
  • 1篇电子束
  • 1篇性能表征
  • 1篇再生纤维
  • 1篇再生纤维素
  • 1篇再生纤维素纤...
  • 1篇制备改性

机构

  • 7篇天津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周斌
  • 3篇魏俊富
  • 1篇张兴祥
  • 1篇张迎东
  • 1篇穆丽娟
  • 1篇王晓磊
  • 1篇段锋
  • 1篇王宁
  • 1篇李春蕾
  • 1篇赵磊

传媒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处理聚/表二元驱油污水的中空纤维膜的改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聚/表二元驱油污水的中空纤维膜的改性方法,该方法是: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在无光敏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低功率紫外光一步辐照引发接枝携带有强酸官能团的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对基膜进行改性,提高基膜...
王晓磊段锋周斌魏俊富穆丽娟
文献传递
环境友好型高吸油再生聚酯非织造布的研究与应用
采用紫外辐照改性的方法,将丙烯酸酯类接枝到再生聚酯非织造布表面,使其实现水面漂浮,并能对水面浮油进行有效的吸附。成功地将一种环境污染物转化成了环境污染的治理物,并开拓了再生聚酯非织造布新的应用领域。
周斌魏俊富罗先建卢琛春
关键词:吸油材料性能表征环境治理
环境友好型高吸油再生聚酯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由于近年来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对海洋生物及水体环境等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随之对高吸油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本课题采用再生聚酯非织造布(PET)为基体,其密度大于水,无法长期漂浮于水面,通过紫外辐照接枝改性的方法,在基体...
周斌
关键词:非织造布紫外辐照接枝改性
基于Transformer的对话系统设计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话系统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话系统大致可分为两种:任务导向型对话系统和非任务导向型对话系统。面向任务的系统旨在帮助用户完成实际具体的任务,非任务导向的对话系统与人...
周斌
关键词:记忆网络
文献传递
导电聚合物/再生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粘胶纤维作为一种用量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手感柔软、光泽好、吸湿透气性良好、染色性能好等优点,广泛用于服装等领域。本文利用原位聚合法分别将聚苯胺和聚吡咯沉积在粘胶纤维表面,可以利用导电高聚物优异的电、光、磁、热等性能...
周斌
关键词:复合材料导电聚合物再生纤维素纤维耐水洗性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聚吡咯/腈氯纶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化学氧化法制备对甲苯磺酸钠(TSNa)、十二烷基磺酸钠(DSN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Na)和磺基琥珀酸二乙基己酯钠(DEHS)等不同掺杂剂掺杂的导电聚吡咯(PPy),与腈氯纶[P(AN-co-VDC)]共混之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PPy/P(AN-co-VDC)复合纳米纤维,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和四探针测试仪检测纳米纤维的形貌、热稳定性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掺杂剂对PPy的形貌、热稳定性和导电性能有很大影响;复合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要高于PPy粉末及P(AN-co-VDC)纳米纤维;DEHS掺杂PPy/P(AN-co-VDC)纳米纤维的电导率是4种纳米纤维中最高的,可达(20.91±4.60)S/cm.
赵磊周斌王宁李春蕾张兴祥
关键词:聚吡咯腈氯纶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电子束辐照接枝法制备改性聚丙烯纤维吸附材料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导接枝法,在聚丙烯(PP)纤维基体上分两步接枝丙烯酸(AA)及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新型改性聚丙烯吸附材料.首先,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发AA接枝到PP基体上,然后将改性聚丙烯浸泡在BMA单体溶液中,再次辐照接枝.讨论了单体浓度、辐照时间对聚丙烯接枝率的影响.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聚丙烯纤维基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MA被成功接枝到PP纤维上,当单体BMA的接枝率为17.24%时,对DMP和DEP的吸附倍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17 g/g和20.25 g/g.
周斌王山英张迎东卢琛春魏俊富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接枝聚合反应接枝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