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
- 作品数:63 被引量:16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局部应用油酸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油酸对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和愈合的影响.方法 84只C57BL/6小鼠经链脲霉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后,在其背部制作直径1.0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所有小鼠随机分为2组:油酸组(伤口表面施以油酸溶液)和对...
- 张永军方勇俞为荣卢化祥彭银波姚敏
- 一种连续动态直接观察皮肤创口感染的小鼠模型
- 2012年
- 目的拟建立一种稳定、可连续动态直接观察皮肤创口感染的动物模型。方法制作小鼠背部全层皮肤切割伤模型,即刻予以皮下缝合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A组小鼠接种50μl无菌PBS液(PBS对照组),B、C、D组(感染组)小鼠分别接种50斗l含1×10^6、1×10^8和1×10^10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CFU)/ml可发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菌株悬液。观察接种后每组小鼠的饮食活动,并记录12,3,5,7,9,11,14d的平均体重及其死亡率;接种后各时相点采用以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ieddevice,CCD)为基础的成像系统记录小鼠创口的荧光素发光强度;接种后24h切取创口局部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创口炎症反应情况;记录每组小鼠创口愈合时间。结果(1)平均体重:A、B组小鼠无明显波动;C组逐渐减轻,第3天后逐渐增加,第14天增至接种前水平;D组逐渐减轻直至死亡。(2)死亡率:A、B组为零,C组第14天小鼠死亡率为10%,D组小鼠至接种后第3天死亡率为100%。(3)创口荧光素发光强度:A、B组自接种当天起均逐渐减弱,分别至第5,7天接近完全消失;C组自接种当天起至第14天无明显增强和减弱迹象;D组自接种当天起逐渐增强,且范围逐渐扩大直至死亡。(4)接种后24hHE染色:四组小鼠创口均有炎症细胞浸润,C、D组浸润更明显。(5)创口愈合时间:A、B组分别于接种后第5,7天愈合;C组至第14天仍未愈合,且切口长度及范围未见明显扩大与减小;D组创口范围自接种当天起逐渐扩大直至死亡。结论小鼠皮肤全层切割伤创口接种50μl含1×10^8CFU/ml可发光MRSA菌株悬液,可直接实时动态连续观测创口感染的发生与发展,该感染模型易于制作,稳定和重复性高。
- 石有振王莹顾钏贾志刚傅秀军方勇俞为荣姚敏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 糖尿病足病变的组织学定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变最严重的组织学层次,及其与可能的有关诱发因素及愈合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近7年来笔者治疗的27例糖尿病足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组织层次(皮肤及筋膜)病变的面积;SPSS分析患者年龄、糖尿病年限、血糖...
- 俞为荣王莹徐鹏顾钏倪涛姚敏方勇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介导创面愈合中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创面愈合中新生的血管具有为创伤部位提供氧和营养物质的重要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一类能够降解以IV型胶原为主的多种细胞外基质(ECM)的蛋白酶,因此MMP-9在血管新生的第一步——血管基底膜(VBM)的降解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能力。在创面愈合过程中,MMP-9的表达和活性显著增加,除降解VBM外,MMP-9也能通过作用于血管化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间接调控创面血管化水平。本文对MMP-9在创面愈合中对血管新生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以MMP-9为靶点,为调控创伤愈合中血管新生过程提供新思路。
- 王宇星姚敏方勇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伤口愈合新生血管化
- 热损伤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热损伤后氧化应激及前列腺素E2(PGE2)分泌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制作热损伤模型后分为损伤组、DPI预处理组、NAC预处理组三组,以未受热损伤细胞作为对照组。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探针法及化学发光法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和NADPH氧化酶(Nox)活性变化,EIA检测上清液中PGE2的变化。半定量RTPCR法检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的Nox亚型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热损伤后Nox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热损伤明显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热损伤后即刻细胞内ROS含量和Nox活性明显升高,在4 h后二者均抵达峰值,而DPI预处理组ROS含量和Nox酶活性明显低于损伤组(P<0.01或P<0.05);热损伤后细胞分泌PGE2明显增高(P<0.01),而DPI预处理组和NAC预处理组均显著低于损伤组(P<0.01)。RT-PCR结果提示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Nox1、Nox3和Nox4三种亚型,三者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热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ox1的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热损伤可明显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并诱导Nox活性升高和Nox1蛋白表达增高,从而使细胞内ROS量升高,进一步引起PGE2分泌增多。
- 宋晖石有振俞为荣傅秀军胡逸萍方勇姚敏王莹
-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地诺前列酮
- P物质诱导高糖条件下成纤维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分子机制
- 目的 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高糖DMEM培养基培...
- 贾志刚方勇姚敏俞为荣徐鹏贾一韬倪涛
- 蓝光的医学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蓝光可杀灭多种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革兰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蓝光在临床上广泛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和痤疮。近来人们发现,蓝光对过敏性皮炎和银屑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该文综合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献,介绍蓝光在基础及临床医学上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提供文献参考。
- 王宁姚敏方勇
- 关键词:蓝光抗菌作用光动力疗法
- 免缝合光化学组织粘合术修复兔角膜穿透伤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免缝合光化学组织粘合术(photochemicaltissuebonding,PTB)修复角膜穿透伤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角膜穿透伤模型,伤后左眼用缝合法修复损伤,右眼以PTB技术固定羊膜封闭创面,伤后不同时相点观察眼前房液渗漏清况及前房形态;评价眼内压情况;取角膜组织行组织学检测,观察角膜的新生血管和瘢痕形成,比较两种方法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均未见眼房水渗漏,且眼前房深浅均正常无差别;PTB组见羊膜与角膜贴合紧密。PTB治疗后0,1,7d最大眼内压分别为(531.2±49.5)mmHg、(542.6±74.8)mmHg、(603.9±69.1)mmHg,明显优于缝合组[(41.3±12.7)mmHg、(142.6±25.4)mmHg、(333.3±66.7)mmHg](P〈0.01)。PTB组角膜新生血管和肉芽形成在伤后14,28及90d时明显少于缝合组。结论PTB结合羊膜是一种即时、有效封闭角膜穿透伤的方法,且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缝合法。
- 王莹方勇俞为荣石有振顾钏姚敏
- 关键词:角膜眼损伤缝合术
- 一种无瘢痕的取皮方法--全层皮肤微柱移植法在猪全层皮肤缺损中的观察
- 背景 断层皮片自体移植法(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ing,STSG)是治疗深度烧伤和其他皮肤缺损患者最常用的皮肤重建技术.STSG的供皮区通常会遗留深浅不一的瘢痕.我们研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 ...
- 王莹Joshua Tam姚敏William FarinelliJoel JimenezWalfre FrancoFernanda SakamotoR.Martin PurschkeRox Anderson
- 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于创伤愈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 方勇姚敏封晓华李晓光王莹王洋俞为荣杨李青
- 该项目属于临床医学外科学领域,涉及创伤外科应用基础及临床研究创伤是当今世界的健康和社会问题,严重创伤的死亡率、伤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尽快使创伤愈合、大幅降低伤后死亡率和伤残率,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该项目以单核巨...
- 关键词:
- 关键词:创伤愈合糖尿病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