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红刚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黎介寿院士肠道屏障研究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英文)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肠道细菌移位(BT)与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关系。方法:40例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3、5天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浆D-乳酸,全血细菌DNA检测.全血DNA提取后进行PCR扩增,采用靶基因为大肠杆菌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16SrRNA基因。观察患者术后10天以监测SIRS情况。结果:术前PCR检测全血细菌DNA均为阴性,术后共有13例阳性。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PCR阳性率为85.7%(12/14),无SIRS组为3.8%(1/26()P<0.01)。PCR阳性组SIRS发生率为93.2%(12/13),阴性组为7.4%(2/27)(P<0.01).PCR阳性的患者外周血血浆D-乳酸浓度较PCR阴性者明显升高(P<0.01),有SIRS的患者外周血血浆D-乳酸浓度较无SIRS患者明显升高(P<0.01)。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BT关系密切,术后SIRS和与BT密切相关。PCR技术对术后SIRS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 邵长春丁连安牛冬光成红刚曹淑成
-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损伤细菌移位D-乳酸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腹腔感染大鼠肠粘膜通透性改变与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 目的:观察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损伤后肠通透性的变化,及其与损伤程度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和腹腔感染(采用盲肠结扎穿孔...
- 成红刚
- 关键词:腹腔感染肠通透性D-乳酸蛋白表达
-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临床有效性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病人的实施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上消化道重建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引流量)、营养状况(术后7 d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的含量)、并发症(肺部感染、胃排空功能障碍及吻合口瘘)的发病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与TPN组比较,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提前[(41.5±8.8)h vs(67.9±10.0)h,(54.4±11.1)d vs(63.6±17.3)d,P<0.05],引流量显著减少[(369.3±111.4)mL vs(564.6±173.6)mL,P<0.01];EEN及TPN均能提高术后7 d血浆白蛋白的水平(P>0.05);EEN组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TPN组[(296.47±36.44)mg/L vs(259.62±42.41)mg/L,P<0.01;(2.18±0.35)g/L vs(1.94±0.37)g/L,P<0.05];EEN组术后肺部感染、胃排空功能障碍及吻合口瘘的并发率均低于TPN组;EEN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结论: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及时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病人预后,促进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病人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 成红刚丁连安牛冬光邵长春
- 关键词:消化道重建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 腹腔感染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与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损伤后肠通透性的变化,及其与E-cadher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和腹腔感染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腹腔感染模型),术后12、24、36、48h取材,每组8只,处死后,距回盲部10cm处取回肠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测定肠绒毛高度、肠上皮损伤指数及相应时间点血浆D-乳酸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肠黏膜E-cadherin蛋白的水平.结果:腹腔感染12h后肠屏障开始出现明显损伤性改变:肠绒毛高度明显降低,肠黏膜损伤评分增加,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增加(P<0.01);24h损伤达到高峰:肠绒毛高度最低,肠黏膜损伤评分最大,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增高(P<0.05);随后肠屏障逐渐恢复,但48h组损伤程度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感染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实验组各组相比较,24h组E-cadherin蛋白水平最低,36h和48h时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开始降升高,但仍较对照组低(P<0.01).相关性检验发现血浆D-乳酸水平与E-cadherin蛋白含量具有明显负相关(r=-0.605,P<0.01).结论:腹腔感染状态下,肠屏障严重受损,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与E-cadherin蛋白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 成红刚丁连安曲林林牛冬光
- 关键词:腹腔感染肠屏障肠通透性D-乳酸
- 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功能损伤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大鼠腹腔感染后肠屏障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改变。方法:将健康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和腹腔感染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腹腔感染模型),于术后12、24、36和48 h取材,每个时间点取8只大鼠。处死后,距回盲部10 cm处取回肠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测定肠黏膜绒毛高度、肠上皮损伤指数和各相应时间点血浆D-乳酸含量。结果:腹腔感染后12 h,大鼠肠绒毛高度明显降低(P<0.01),肠黏膜损伤评分增加,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24 h肠损伤达到高峰,肠黏膜损伤评分最大,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增高(P<0.05)。随后,D-乳酸水平逐渐下降,但48 h组损伤程度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与小肠绒毛高度呈负相关(r=-0.696,P<0.01),与损伤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89,P<0.01)。结论:在腹腔感染状态下,肠屏障功能严重受损,感染后24 h可达高峰。
- 成红刚丁连安曲林林牛冬光
- 关键词:腹腔感染肠屏障肠通透性D-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