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万青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等离子
  • 3篇等离子喷涂
  • 3篇喷涂
  • 3篇离子喷涂
  • 2篇磨损
  • 2篇合金
  • 2篇TI
  • 2篇超音速等离子
  • 2篇超音速等离子...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梯度材料
  • 1篇组织及力学性...
  • 1篇钛铝
  • 1篇钛铝合金
  • 1篇脱碳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铝合金
  • 1篇激光
  • 1篇工艺参
  • 1篇工艺参数

机构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中航工业北京...
  • 2篇北京星航机电...

作者

  • 6篇李万青
  • 4篇林铁松
  • 4篇何鹏
  • 2篇高丽娇
  • 2篇魏红梅
  • 2篇宋超群
  • 1篇陈冰清
  • 1篇熊华平
  • 1篇李能
  • 1篇李小强
  • 1篇李胜男

传媒

  • 3篇焊接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Ti_3Al/Ti/Ti_2AlNb扩散连接工艺及性能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钛箔作为中间层扩散连接Ti3Al与Ti2AlNb,利用SEM,EDS和XRD等分析方法发现,接头界面组织结构为Ti3Al/α+β双相组织/富B2相/Ti2Al Nb.分别研究了中间层厚度,连接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接头界面组织形貌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钛箔厚度10μm,T=900℃,t=120 min,p=5 MPa时,接头组织性能最佳.钛箔厚度增加会导致Ti,Al,Nb等元素扩散不均匀;Ti3Al/Ti2Al Nb直接固相扩散连接温度为1 000℃,加入钛中间层可将其降低至900℃,减小了高温热循环对母材性能的损伤,接头整体抗拉强度从795 MPa提升至906MPa;保温时间90~120 min可保证扩散充分连接可靠.
魏红梅李万青何鹏高丽娇林铁松
关键词:钛铝合金
Ti_3Al和Ti_2AlNb合金扩散连接界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直接扩散连接Ti3Al和Ti2AlNb合金,研究了连接压力、连接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接头界面组织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观察分析了界面组织结构,并测试了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直接固相扩散连接接头的典型组织为Ti3Al/O相+α2相过渡层/富B2层/Ti2AlNb。当连接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60min,连接压力为5MPa时获得的接头室温抗剪强度为635MPa,室温抗拉强度为795MPa,均断裂于Ti3Al母材一侧。经1000℃/60min热循环后Ti3Al母材的抗拉强度下降至原始母材的76%。连接温度低于950℃或保温时间小于60min会导致未焊合等缺陷;温度高于1050℃或保温时间超过120min则导致Ti3Al发生相变。
李万青魏红梅何鹏高丽娇林铁松李小强赫兰春
关键词:TI3AL合金
激光3D打印方法制备Nb/SiC体系梯度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反应机理被引量:10
2016年
采用激光3D打印的方法制备了Nb/SiC体系梯度材料,获得了从纯金属铌逐渐过渡到40%Nb+60%SiC(体积分数)复合层的梯度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梯度复合层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层与层之间结合良好,激光熔敷过程中铌和SiC之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Nb_5Si_3,Nb_2C,NbC和NbSi_2等二元化合物,并且随着SiC含量的逐渐增加,梯度材料内部产物呈现如下变化趋势:Nb+Nb5Si_3+Nb_2C+NbC→Nb_5Si_3+NbSi_2+SiC+NbC→NbSi_2+SiC+NbC.当SiC含量达到30%时,梯度复合层中残留金属铌消失,且开始出现残余的SiC颗粒,随着原始SiC比例的增加,复合层中不仅残余SiC的含量增加,而且粒度也逐渐增大.
李胜男熊华平陈冰清李能李万青
关键词:梯度材料
等离子喷涂WC-17Co纳米涂层的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泥沙磨损是水电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制备耐磨涂层来强化材料表面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WC-Co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在航空、汽车等领域已广泛用于零件保护层。但对WC-Co涂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米尺度上,为进一步提高涂层使用性...
李万青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
文献传递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WC-17Co纳米涂层的性能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在0Cr13Ni5Mo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纳米和微米WC-17Co涂层,并对比了2种涂层的孔隙率、结合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纳米涂层的致密性和结合强度均高于微米涂层,其孔隙率仅为0.56%,结合强度大于69.2 MPa;纳米涂层和微米涂层的硬度是基体的3.9和3.8倍,硬度值从涂层的表面到底部逐渐增加;基体磨损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层状剥落,2种涂层磨损均为磨粒磨损。纳米涂层的孔隙率低、硬度高、表面抗压性强使其表现出更优的耐磨性。
李万青林铁松宋超群何鹏王启越
关键词: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磨损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WC-17Co涂层的工艺及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以低成本压缩空气和丙烷作为工作气体,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了WC-17Co涂层,研究了喷涂功率对涂层组织、孔隙率和相组成的影响,测试了涂层的抗压性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喷涂功率显著影响粉末的熔化和脱碳程度,功率过小时,WC颗粒熔化程度低;功率过大时,WC严重脱碳生成W_2C甚至W相.喷涂功率为65 k W制备的涂层孔隙率最低(0.87%),未出现严重脱碳产物钨,涂层具有很强的抗压入变形能力,由于高硬度WC颗粒的存在,涂层的耐磨性显著提高,其磨损量仅为基体的15%,磨损形式由基体的严重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变为涂层的轻微磨粒磨损.
宋超群林铁松何鹏李万青
关键词: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脱碳磨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