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坤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内皮
  • 5篇单核
  • 4篇单核细胞
  • 4篇内皮细胞
  • 4篇核细胞
  • 3篇增殖
  • 3篇内皮微粒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新生
  • 2篇脐静脉内皮
  • 2篇脐静脉内皮细...
  • 2篇细胞增殖
  • 2篇淋巴
  • 2篇内皮细胞增殖
  • 2篇静脉内
  • 2篇静脉内皮
  • 2篇静脉内皮细胞
  • 1篇单核细胞株
  • 1篇蛋白

机构

  • 9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省血液中...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山东杏林科技...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9篇王世坤
  • 7篇田铧
  • 4篇王雪颖
  • 4篇李鑫
  • 3篇张肇林
  • 2篇房云海
  • 2篇宋涛
  • 2篇张华
  • 2篇梁艳红
  • 1篇扈燕来
  • 1篇吕顺增
  • 1篇张向红
  • 1篇胡晓燕
  • 1篇邓景惕
  • 1篇李鑫
  • 1篇田广平
  • 1篇王长明
  • 1篇索宁
  • 1篇邹知耕
  • 1篇王立言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炎性环境下内皮微粒介导单核细胞促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炎性环境中内皮微粒(EMPs)在单核细胞参与的促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EMPs对单核细胞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内皮细胞,超速离心法获取EMPs;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经EMPs激活的单核细胞株THP-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VEGF-A、VEGF-C的表达情况;将HUVECs和THP-1细胞或者经EMPs诱导的THP-1细胞共培养,检测HUVECs的增殖情况;运用RT-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观察经EMPs激活的THP-1细胞对内皮细胞标志物vW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内皮细胞经炎性因子刺激后释放EMPs,EMPs刺激的THP-1细胞上清中VEGF-A和VEGF-C蛋白水平明显升高;HUVECs细胞增殖实验中,与THP-1细胞或者经EMPs诱导的THP-1共培养的两种情况下,HUVECs均显著增多;与EMPs共培养3 d后,THP-1中vWF和VEGFR-2蛋白表达为阳性,基因表达为阴性,共培养8 d后,vWF和VEGFR-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炎性环境中内皮细胞释放EMPs可以促使单核细胞分泌VEGF-A和VEGF-C,后两者可使HUVECs增殖,EMPs仅能使单核细胞一过性呈现内皮表型,而不能将其转分化为内皮细胞。
王雪颖王世坤田铧索宁房云海魏玉梅扈燕来宋涛
关键词:内皮微粒单核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
内皮细胞来源的膜泡对单核细胞株获得内皮表型的影响
王世坤田铧李鑫王雪颖张华
内皮微粒促进单核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内皮微粒对单核细胞介导的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超速离心法获取上清中的微粒;将内皮微粒与THP-1细胞株共培养,运用PCR和ELISA检测THP-1细胞株中VEGF-A的表达情况;将内皮细胞和原始单核细胞或者经内皮微粒激活的单核细胞放入Transwell小室内分隔培养,用WST-1试剂盒检测内皮细胞增殖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皮微粒刺激的THP-1细胞株表达VEGF-A mRNA的量升高,VEGF-A蛋白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增殖实验显示,与原始单核细胞共培养或者与内皮微粒激活的单核细胞共培养,内皮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殖;与内皮微粒激活的单核细胞共培养的HUVECs比与原始单核细胞共培养的HUVECs增生明显。结论:内皮微粒能促使单核细胞分泌VEGF-A,并促进单核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增生,参与新生血管形成。
王世坤张立平马凤英田铧张华张向红王立言李鑫
关键词:VEGF-A血管新生
单核细胞向淋巴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潜能(英文)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有研究报道,在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内的多种因子诱导下,单核细胞能够转化成血管内皮细胞;而在体外条件下,单核细胞能否转化成淋巴管内皮细胞,至今未见报道。目的:观察单核细胞在炎症环境中转分化成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成人新鲜外周血单核细胞,用细胞培养基培养,然后分别用纤维连接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24h。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对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LYVE-1、Podoplanin、Prox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以及内皮细胞抗原vW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单核细胞在诱导之前,对LYVE-1表达阳性,对Podoplanin、Prox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W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均为阴性;经上述因子刺激后,单核细胞对Podoplanin、Prox-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阳性,vW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仍呈阴性。提示纤维连接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均能有效刺激单核细胞表达淋巴管内皮标志物。
梁艳红张肇林田铧王长明王世坤李鑫宋涛
关键词:单核细胞转分化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
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CR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乳头状癌标本中CCR7的表达。结果:CCR7在30例乳头状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7%(17/30),其中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2.3%(12/13),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9.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CR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方案的选择及药物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张华田铧吕顺增邹知耕王雪颖王世坤李鑫房云海
关键词:CCR7甲状腺肿瘤淋巴结转移
内皮微粒对单核细胞参与的血管新生的影响
研究背景: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是内皮细胞在新陈代谢、激活或凋亡时分泌到细胞间隙和体液中的囊泡样物质。最近几年,针对内皮微粒的研究已有很多。Jy W等人的实验证实:在多...
王世坤
关键词:内皮微粒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增殖血管再生
TNF-α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缺血组织黏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炎性因子TNF-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黏附分子表达及其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影响,探讨运用较少剂量的TNF-α诱导骨髓MSCs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其向肝缺血组织迁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NF-α刺激MSCs,检测其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干细胞标志物变化;取最佳浓度(10ng/mL)的TNF-α刺激MSCs,DiI标记后移植到肝脏缺血损伤的大鼠,检测大鼠肝功能,并取肝组织,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组织中的MSCs。结果:1)MSCs受TNF-α刺激后,黏附分子VCAM-1表达升高,其表面干细胞标志物没有明显改变;2)10ng/mLTNF-α预刺激后,植到大鼠损伤肝组织内的MSCs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小浓度的TNF-α能够增强MSCs黏附分子VCAM-1的表达,且不影响大鼠骨髓MSCs干细胞的特性。大鼠体内实验证明TNF-α能促进MSCs的黏附,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张肇林梁艳红田铧肖琼王世坤李鑫王雪颖田广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黏附分子肝脏
辛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性反应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运用脂多糖(LPS)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炎性反应,观察辛伐他汀对HUVECs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至第3代,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组、辛伐他汀(5 mg/mL)组、辛伐他汀(5 mg/mL)和LPS(100 ng/mL)共作用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的方法,测定各组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uPA/uPA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的MCP-1I、L-1I、L-6及uPA/uPAR的mRNA表达和上清液中各因子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1);与LPS组相比,辛伐他汀和LPS共作用组的细胞MCP-1I、L-1、IL-6及uPA/uPAR的mRNA表达和上清液中各因子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HUVECs合成及分泌细胞因子MCP-1I、L-1I、L-6及uPA/uPAR,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张肇林韩雪莹邓景惕田铧王世坤胡晓燕张立平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脂多糖辛伐他汀白介素-1白介素-6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BP2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鳞癌表皮间质化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它的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重大威胁。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肺癌均居首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非小细胞肺癌大约占所有肺癌...
王世坤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