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华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相位
  • 3篇光学
  • 2篇探测器
  • 2篇相干
  • 2篇相干合成
  • 2篇相位差
  • 2篇相位差法
  • 2篇激光
  • 2篇光程
  • 2篇光程差
  • 2篇光学结构
  • 2篇感器
  • 2篇波前
  • 2篇波前传感器
  • 2篇成像探测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振荡
  • 1篇阵列
  • 1篇倾斜校正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王晓华
  • 3篇饶长辉
  • 2篇沈锋
  • 2篇黄林海
  • 2篇罗群
  • 2篇顾乃庭
  • 2篇郑轶
  • 1篇李新阳

传媒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中国激光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组合棱镜的相位差波前传感器
一种基于组合棱镜的相位差波前传感器,由透镜,组合棱镜,CCD成像探测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含有波前畸变的平行光束经透镜聚焦后,垂直辐照于组合棱镜的前表面,经组合棱镜后,入射光束被分为两束光,组合棱镜的出射的两束光成像于CC...
罗群饶长辉王晓华顾乃庭黄林海
文献传递
光阵列相干合成相位误差的探测与自适应校正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介绍了一种用于探测和校正激光阵列相位噪声的新方法。新方法基于探测光强极值算法(DBPIP),既能用于平移相位差(Piston)的探测也能用于倾斜相位差(Tilt)的探测。从理论上分析了新方法的原理,并搭建了基于能动分块反射镜的两路激光阵列相干合成实验系统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闭环后平移相位差的均方根(RMS)值可控制在λ/19以内,光束倾斜范围控制在25μrad(约0.5倍衍射极限角)以内。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用于探测平移相位差和倾斜相位差的有效性,而且新方法能满足相干合成所要求的控制精度。
王晓华郑轶沈锋饶长辉
关键词:激光技术相干探测
一种基于组合棱镜的相位差波前传感器
一种基于组合棱镜的相位差波前传感器,由透镜,组合棱镜,CCD成像探测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含有波前畸变的平行光束经透镜聚焦后,垂直辐照于组合棱镜的前表面,经组合棱镜后,入射光束被分为两束光,组合棱镜的出射的两束光成像于CC...
罗群饶长辉王晓华顾乃庭黄林海
文献传递
基于能动分块反射镜的七路激光阵列倾斜校正与相干合成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动分块反射镜(ASM)的激光阵列相位控制新方法,用以解决激光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器相干合成技术中的空间光束倾斜校准与输出端相位调制两大关键问题。介绍了7单元能动分块反射镜实现空间光调制的原理,并采用该器件成功验证了7路光束合成的方案。实验采用六棱反射锥进行光束合成,并采用两套控制回路分别实现了倾斜与平移校正,获得了小于25μrad和λ/10的校正精度。闭环后,获得了主瓣占总功率31.73%的高质量相干耦合激光输出。
郑轶王晓华沈锋李新阳
关键词:激光光学相干合成自适应光学主振荡功率放大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