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表阿霉素对癌细胞SMMC-7721与MD-231的作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EPI)诱导肝癌细胞与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形态学方法观察EPI对肝癌细胞SMMC-7721与乳腺癌细胞MD-231的促凋亡作用。结果EPI在体外诱导SMMC-7721和MD-231细胞凋亡,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EPI(10μg/ml)作用两种细胞12h后,S期细胞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细胞阻滞于S期。结论EPI具有诱导肝癌细胞和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 刘昌荣顾冠彬
- 关键词:表阿霉素肝癌细胞凋亡
- 鹅头钉钢板辐照灭菌后生物相容性和热源评价试验
- 2011年
- 本文评价创伤系统使用材料鹅头钉钢板经辐射灭菌后的生物相容性,展望并促进辐射灭菌在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灭菌的应用。按照ISO111737标准进行鹅头钉钢板初始污染菌检测,采用初始污染菌回收率和校正因子表征,并依据ISO11137-2完成辐照灭菌的剂量设定;灭菌合格后进行遗传﹑血液相容性评价和热源评价试验。结果显示,鹅头钉钢板材质无遗传毒性(不会引起染色体畸变)、无热源、不会引起溶血。设定剂量辐照灭菌后的人工关节遗传和血液相容性好,辐照灭菌作为医用材料灭菌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刘昌荣刘雯刘清芳
- 关键词:遗传毒性血液相容性辐射灭菌
- 垂体腺瘤免疫组化、超微结构及内分泌特征的研究(附98例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对垂体腺瘤进行分类研究 ,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提供依据。方法 对 98例垂体腺瘤进行常规光镜、免疫组化、电镜超微结构和血液激素放免测定检查。结果 根据免疫组化、电镜超微结构和血液激素水平把 98例垂体腺瘤分为 9类 ,其中PRL腺瘤最多 ,占 4 1.8% ;其次为GH腺瘤 ,占 2 0 .4 % ;Null细胞腺瘤占12 .2 %等。结论 应用免疫组化、电镜超微结构和血液激素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垂体腺瘤进行分类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分类方法。
- 林凡忠王响英刘昌荣李苏安吴淑燕毛棣华
- 关键词:垂体腺瘤免疫组化超微结构放免测定
- 茯苓多糖对受照射肿瘤细胞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茯苓多糖对受照射的肿瘤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液自由基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加不同剂量茯苓多糖的K5 6 2白血病细胞在60 Coγ射线 15Gy照射后 ,立即收集上清液和细胞样本检测自由基的变化。结果 :受照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活性氧 (ROS)含量和丙二醛 (MDA)含量有明显的升高 ,加药后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未照射组 (P≤0 0 5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浓度在受照射及加入多糖后无明显变化规律 ;细胞中活性氧含量及MDA在受照射后增加 ,加入茯苓多糖后活性氧含量仍继续升高 ,而MDA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未照射组 ,SOD活性在受照射后有所下降 ,加药后SOD活性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未照射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茯苓多糖对γ射线照射引起肿瘤细胞中自由基活性的增高无显著影响 ,由此推测茯苓多糖对正常细胞辐射防护作用的同时基本不会影响放疗的效果。
- 范雁吴士良徐爱华丁向明刘昌荣
- 关键词:茯苓多糖辐照肿瘤细胞自由基
- He—Ne激光联合甲苯胺蓝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杀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DT)对体外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其生物膜的杀菌作用,并初步探讨PDT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甲苯胺蓝O(TBO)为光敏剂,He-Ne激光为照射光源,通过菌落计数来研究PDT对体外培养细菌的杀菌作用与TBO浓度的关系,及PDT对生物膜中细菌的杀菌作用;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菌对TBO的吸收来初步探讨PDT的作用机制。结果当激光照射剂量固定时,PDT对体外培养细菌的杀伤作用随光敏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优化的光动力反应条件,可使PDT对两种实验菌的杀菌率达到90%以上,且尽管大肠埃希菌对TBO的吸收多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但PD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作用强于大肠埃希菌。PDT对两种试验菌成熟和未成熟的生物膜中细菌的杀菌率作用差异不大,为20%-30%。结论He—Ne激光联合TBO对体外培养细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生物膜中的细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光动力作用更敏感,而这种光动力作用与细菌对光敏剂的吸收无关。
- 顾冠彬王蕾刘昌荣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氦-氖激光
- 当归、阿魏酸钠对急性炎性损伤的抑制效应及其与HIF-1α和VEGF表达的关系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当归制剂及其单体成分阿魏酸钠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脂多糖(LPS)配合卡介苗(BCG)注射法建立各炎症用药组和炎症对照组鼠炎性损伤模型,经腹腔分别注射当归制剂(A组)、阿魏酸钠(B组)、地塞米松(C组)、炎症对照组(D组)、正常对照组(E组)。镜下观察小鼠肝、肺组织炎症反应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A、B、C组小鼠肝、肺的炎症反应明显弱于D组(P<0.01),HIF-1α和VEGF表达也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当归、阿魏酸钠制剂均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肝、肺组织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 邓敏谢平刘昌荣谢可鸣
- 关键词:当归阿魏酸钠缺氧诱导因子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