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涛
-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
- 2017年
-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通过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开发设计性实验的方法,尝试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把验证性实验教学转变为研究性实验教学。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式的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设计实验目标和实验完成方案,确立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研究性实验教学一方面拓宽了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现有实验条件基础上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验的设计和创新之中,锻炼他们的科研合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王树国戴海涛
- 关键词: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迈克耳孙干涉仪条纹提取和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迈克耳孙干涉仪是重要的光学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教学中。普通物理实验中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干涉条纹一般由人工观察和分析。然而人工观察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展示仪器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前景。目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方法能够对图像进行分割和特征提取。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快速、精确的对条纹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本文介绍开发的Matlab图形程序界面,能够实时分析CCD/CMOS采集的迈克耳孙干涉仪干涉条纹。
- 王永祥戴海涛
- 关键词:迈克耳孙干涉仪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液晶Lieb晶格衍射偏振特性分析
- 2024年
- Lieb晶格是被研究较多具有平带特性的完整晶格结构之一。本文基于液晶光控取向技术制备了Lieb晶格,通过改变曝光的偏振方向,构建了晶格位点内液晶为90°扭曲(TN)取向、图案外为均匀(PA)取向的液晶Lieb晶格结构。测量了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不同入射方案的液晶Lieb晶格的衍射特性。通过偏振测试仪测试了在不同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多个衍射级次的偏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施加电压时衍射图样中衍射光斑的级次增多;随电压升高到约2.5 VPP,液晶Lieb晶格结构的衍射效果变差,除了零阶衍射光斑,各衍射级次衍射光斑强度达到最弱;增加电压至4 VPP,各级次衍射光斑强度逐渐增强,衍射图案逐渐清晰。在改变电压的过程中,各种入射情况的不同阶次衍射光的偏振态也在逐渐改变,一阶衍射光在1~3 VPP之间有+45°线偏振光、-45°线偏振光、右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等特殊偏振态出现。本文提出的液晶Lieb晶格具有易调控、易制备等特性,通过调控施加在液晶上的电压,可以实现衍射级次偏振态的动态调控,为光场调控提供了新的方式。
- 曹雅娴戴海涛刘迎高美妮付宜铠刘昌龙郝希晨王雨涵陈贞达王若同姚不已冯守中
- 关键词:光控取向外加电场偏振衍射图样
- 基于大晶粒MA0.7FA0.3PbI3的薄膜光探测器
- 2020年
- 为了研究大晶粒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对光探测器的影响,制备了晶粒尺寸超过2μm的MA0.7FA0.3PbI3薄膜,并基于该薄膜制备了光电导型的光探测器(MCP-PD)。基于该薄膜的光探测器在532 nm和3 V偏置电压下获得了高响应度(0.905 A/W)和探测度(3.18×1012 Jones)。在相似性能条件下,基于大晶粒尺寸薄膜制备的MCP-PD还表现出较快的响应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大晶粒尺寸的薄膜降低了晶界对载流子传输的阻碍,提升了光探测器的响应度、探测度及响应速度。
- 薛永祥戴海涛吕且妮司马泰张明娣
- 关键词:光电探测器晶粒尺寸
- 光调控的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随机激光器(英文)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了优化液晶类微管激光器的性能,本文研究了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管激光器出射激光的性能及光控性。通过在不同纤芯直径的玻璃毛细管中制备掺杂偶氮染料的PDLC,并分别测量这些样品的随机激光阈值。增加紫外线照射强度,测量随机激光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芯径毛细管样品(100μm,300μm,500μm)的随机激光阈值测量为11.8μJ/脉冲,8.6μJ/脉冲和13.2μJ/脉冲。实验结果还表明,随着紫外线照射强度的增加(从0mW/cm2增加到150mW/cm^2),随机激光强度逐渐减小,光谱的半高宽变宽。随机激光在光学调谐过程中在不同偏振方向的紫外光束下显示出相似的特性。该工作验证了在圆柱形约束结构中制造微型激光器件的可能性,并扩展了PDLC的应用范围。
- 王东硕陈茂洲戴海涛罗丹张晓东刘昌龙
- 关键词:染料激光器多次散射
- 塑料沙彩色光晕现象及其色散特性分析
- 2024年
- 基于几何光学的原理,深入分析了在塑料沙中观察到的彩色光晕现象.借鉴雨滴产生虹的光学原理,推导了光线在塑料微球颗粒表面的入射角与出射角和彩色光晕视角之间的数学关系,计算得出彩色光晕外边缘红光和内边缘紫光在塑料沙中的视角分别为17.01°和14.72°,相应的折射率分别为1.5711和1.6031.探讨了彩色光晕的形成机制、色散现象、光谱特征以及光强分布,阐释了在塑料沙中无法观察到霓现象的原因,即其视角超过了90°.
- 刘新军王瑜陈奕霖廖怡张玉杭张金凤张亦文庞海戴海涛
- 关键词:色散几何光学
- 新工科下多学科交叉创新性物理实验课程改革被引量:16
- 2019年
- 本文从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教育目标出发,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创新性物理实验改革方案,从拟解决的问题及目的、国内外各个高校关于此问题的改革措施、多学科交叉创新性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方案的具体思路和举措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该改革方案将传统的物理实验与多学科科学前沿相结合,推动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设计开发各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物理实验,将为“本研贯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 王立英秦珠廖怡戴海涛米文博
- 纳米颗粒掺杂的聚合物稳定液晶微管随机激光器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优化液晶类微管激光器的性能,拓展其应用领域,本文研究了银纳米颗粒和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染料掺杂聚合物稳定液晶微管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影响。通过掺杂不同浓度的银纳米颗粒和氧化锌纳米颗粒在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微管随机激光器中,探究其对微管激光器出射激光特征的影响,并对比两种纳米颗粒的影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在聚合物稳定液晶微管激光器中掺入0.1%的银纳米颗粒后,随机激光出射强度增强,其激光阈值从23.2μJ/pulse减小至10.9μJ/pulse。当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掺杂浓度达到1.0%时,在随机激光出射强度增加的同时,激光出射阈值会减小至21.2μJ/pulse。然而,过量纳米颗粒的掺杂均会造成随机激光出射光强的降低和激光阈值的增加,其原因在于纳米颗粒团簇的产生,降低了纳米颗粒的散射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银纳米颗粒掺杂对微管激光器性能的提升明显优于氧化锌,这归因于银纳米颗粒所引发的局域表面等离共振效应会增强其散射作用。通过掺杂纳米颗粒,微管随机激光器的性能得到了提升,为其在通讯、加密以及液晶显示等领域奠定了基础。
- 陈茂洲戴海涛罗丹张晓东刘昌龙
- 关键词:染料激光器液晶
-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通过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开发设计性实验的方法,尝试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把验证性实验教学转变为研究性实验教学。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式的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设计实验目标和实验完成方案,...
- 王树国戴海涛
- 关键词: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 Fibonacci波带片的聚焦特性研究
- 分形的概念(例如Cantor 集)已经被用于改善菲涅尔波带片(ZPs)的成像能力以及提供额外的调节参数。本文提出基于Fibonacci 分形的新型波带片结构(FiZPs)。类似于已经报道的Cantor 集波带片,FiZP...
- 戴海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