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祥玉
- 作品数:12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路径——基于4类社区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基于转型期社区自治发展的4类创新实践和地方政府在社区治理创新的能动作用,地方政府自我推进的社区治理创新具有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率和促进创新适应性发展的现实意义。针对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社区治理创新在创新体制、创新资源和创新定位等多重挑战,构建"三轮驱动"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机制转型的基本框架,以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制度、转换社区治理结构和重视社区民主协调机制来提升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社区治理创新潜能和效能,共同促进城市社区自治发展的依法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
- 戴祥玉
- 关键词:地方政府城市社区自治
-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现状与主题脉系——基于CSSCI来源期刊(2002—2016)的可视化图谱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归纳、提炼卓有成效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是深入开展治理创新研究所面临的重点课题和现实问题。为从整体上客观把握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的宏观图景和主题脉系,文章以2002—2016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163篇相关主题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运用传统计量分析方法和CitespaceⅤ软件,对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整体数量和质量趋于稳定发展,研究分期和知识结构趋于明显,但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目前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创新行为与系统优化路径、治理权力规范与绩效管理路径、治理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路径、治理结构调整与协同合作路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径五大主题,随着未来研究的深入,系统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治理创新路径和实施机制设计将成为研究热潮。
- 戴祥玉
- 关键词:地方政府知识图谱
- 世界海洋秩序变迁与中国海权建设被引量:4
- 2012年
- 海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历史中产生并随着海洋秩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海权虽然不是国家兴衰的唯一决定条件,但是对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国家的主权、领土、综合国力。纵观世界各强国的发展史,无一不是以海立国,以海兴国,海洋秩序变迁的三个阶段及当代各国对待海权的态度、措施充分证明了各国对海权越来越重视。中国是海陆复合型国家,海洋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世界局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海上力量薄弱,周边环境复杂,全民海洋意识极度残缺,对中国海权的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 戴祥玉巩建华
- 关键词:海权
-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农村公共服务的多元合作供给被引量:13
- 2017年
-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的"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对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质量的现实原因进行详细阐释,并提出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网络的重塑路径。从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的公共服务基础条件、多元供给主体行为模式和多元合作供给关系三个维度来看,正是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服务支持能力与多元合作供给资源困囿,主体的转译行为与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目标失谐,主体间竞争不完全、效能不确定与多元合作供给功能挑战等多重因素影响,掣肘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的服务质量。因此,需从加固多元合作供给网络的结点网络、激活活动网络、疏通关系网络三方面着手,重塑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网络。
- 戴祥玉杜春林
-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农村公共服务
- 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适应性”实施:从失谐增量到持存发展被引量:2
- 2017年
- 在各地复杂的治理创新环境中,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其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表现出"失谐增量"的适应性创新实施特征,具体包括机械式适应实施、依附式适应实施和偏利式适应实施三种基本形态,引发创新目标短视、治理结构单一和管理配套滞后等短效化创新问题,影响着该型创新的持存性发展。结合这些创新实施问题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预设,可以通过构建"增益自适应控制"型创新实施机制,提升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痛点思维",搭建开放、合作的治理平台,加强治理创新管理等优化策略,以重塑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适应性实施机制。
- 戴祥玉
-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地方政府
- 府际利益关系平衡下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
- 2016年
-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而政策执行行为内嵌于特定的府际利益关系背景之中。提升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纠正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行为,需正视以纵向府际应付关系、横向府际竞争关系及部门之间分割关系为主要特点的府际利益博弈关系下的执行效率低下、边际创新增多和信息共享失败的综合作用。在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探寻地方政府与公共政策的"重叠共识",在府际关系中构建共容利益共同体,对推进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现代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戴祥玉
- 关键词:政策执行力
- 房地产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 房地产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品房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住宅供应的基本形式,房价过高会抑制公民的房屋消费,影响公民的幸福指数,与政府的公共...
- 戴祥玉
- 关键词:房地产政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博弈理论
-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自我推进机制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
- 在深化改革阶段,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自我推进机制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战略的能动回应,在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持续适应治理需求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正确地设计和建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自我推进机制既是加快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
- 戴祥玉
- 关键词:地方政府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的发展路径探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是提高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社会回应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正经历着由浅入深的深刻变革,在多元化的理论基础、发展动力和监督体系作用下,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高。但是,在供给过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均衡性扩张的问题,市场组织公共服务供给非公益性风险的问题,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供给非有效性供给的问题,仍然影响着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整体效能的发挥。切实加快转变地方政府服务方式,加强对市场主体供给行为监管,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引导,是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公益性和安全性的现实选择。
- 戴祥玉
-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
- 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被引量:2
- 2014年
- 扩大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有序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政治民主的不断发展,公民的政策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将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相互作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明朗化,从目前公民参与本身及公民参与机制面临的困境的角度,探析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的有效性的方法,则有效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民主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 戴祥玉
-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公民参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