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国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智能配电
  • 3篇配电
  • 2篇直流
  • 2篇总线
  • 2篇CAN总线
  • 1篇电池
  • 1篇电池容量
  • 1篇电源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采集
  • 1篇软测量
  • 1篇软测量技术
  • 1篇数学模型
  • 1篇自诊断
  • 1篇组合电源
  • 1篇最小二乘
  • 1篇最小二乘法
  • 1篇温度监控
  • 1篇温度监控系统
  • 1篇计量学

机构

  • 5篇北京航天发射...

作者

  • 5篇王凤国
  • 4篇欧阳松
  • 2篇付进军
  • 1篇骆志伟
  • 1篇张忠相
  • 1篇李信
  • 1篇林洋
  • 1篇王建军
  • 1篇陈小雷
  • 1篇朱小波
  • 1篇张辉
  • 1篇张栋
  • 1篇张春雷

传媒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计量学报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电子器件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MC9S12D64的车载直流智能配电时序器设计被引量:1
2016年
为满足应急指挥车上低压直流用电仪器设备的配电时序要求,提高配电操作的灵活性,实现多路直流负载的分布式智能配电,设计了一种车载直流智能配电时序器。该时序器以MC9S12D64为平台,实现了开机时序配电,指令时序配电,供电参数监测,并联或者串联扩容等功能,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标定提高了监测数据精度。应用表明,该时序器信号采集误差不超过1%,实时性好,通用性强,运行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王凤国付进军朱小波张春雷
关键词:智能配电最小二乘法CAN总线
基于DCC的智能配电时序器信号采集研究与应用
2012年
针对目前航天技术应用产品常用信号采集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DCC(差分调理电路)的智能配电时序器信号采集方法。通过研究差分调理电路传输特性,分析差分调理电路在交流智能配电时序器和直流智能配电时序器不同情形下信号采集的应用情况,确立了基于差分调理电路的最优信号采集电路及采集编程算法。实际应用表明,采用差分调理电路的信号采集方式具有抑制共模,放大差模,抑制温漂,采集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王凤国骆志伟付进军欧阳松
关键词:信号采集
基于XC164CS的直流组合电源温度监控系统被引量:3
2013年
为提高直流组合电源功率密度,延长电源使用寿命,实现电源的温控集中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XC164CS的组合电源温度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外围电路扩展和软件设计,实现了电源温度、电流和电压监测,采用PWM技术有效控制风扇实现电源温度控制,结合CAN总线和LabVIEW监控平台的设计,实现监测数据的显示和存储。应用表明采用该系统的直流组合电源运行效果良好。
王凤国欧阳松王建军张栋张辉
关键词:温度监控XC164CSDS18B20
基于Kalman算法的软测量技术在电池容量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如何在线准确检测实际工作中发射车车载电池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算法的软测量方法。首先,建立蓄电池数学模型,选择可测、易测的辅助变量,利用Kalman算法建立软测量模型;然后,使用试验数据,通过参数辨识求解软测量模型;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以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Kalman算法的软测量技术减少了电池应用过程中的电流累积误差,提高了电池容量的检测精度。
王凤国张忠相欧阳松武青芬
关键词:计量学电池容量KALMAN算法软测量数学模型
一种自诊断型交流智能配电时序器的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为满足交流用电仪器设备的时序要求,实现多路交流负载的无人值守配电,设计了一种基于MC9S12D64的自诊断型交流智能配电时序器;该时序器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外围电路扩展和软件设计,实现了时序器自诊断,配电模式、配电时序设置,负载电压、电流和频率采集等功能,结合CAN总线和LabVIEW监控平台的设计,实现时序器采集数据的显示和存储;实际应用表明,该时序器的模拟量采集误差不超过1%,满足产品精度要求,此外,通用性好,运行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王凤国欧阳松陈小雷林洋李信
关键词:自诊断CAN总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