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娟 作品数:18 被引量:55 H指数:5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USP10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曾智 任家材 阎红琳 黄亚冰 叶柏新 古丽娟 袁静萍甲异靛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CD68^+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甲异靛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炎症反应及调节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经颈内动脉线栓法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闭塞60min后将栓线拔出以实现大脑中动脉血流再灌注,形成小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观察甲异靛对小鼠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神经行为学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甲异靛对小鼠脑组织缺血区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区大脑皮层炎症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LR-4、p65/NF-κB以及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甲异靛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48 h后的脑梗死体积(P<0.01),改善神经功能评分(P<0.05),减轻脑水肿(P<0.01),降低TLR-4/NF-κB信号通路分子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减少脑梗死区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0向M1极化(P<0.05),促进M0向M2极化(P<0.001)。结论甲异靛可能通过改善脑水肿、调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极化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金桐 叶樱泽 古丽娟 熊晓星关键词:甲异靛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小鼠B7-H4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利用AdEasyTMXL system构建携带小鼠B7-H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RT-PCR方法从C57小鼠肺组织中扩增B7-H4全长基因并克隆到T载体,然后测序鉴定。经Xhol和EcoR双酶切后接入pshuttle-CMV穿梭载体(简称PSC),构建重组腺病毒的穿梭质粒PSC-mB7-H4,并电转化至BJ5183-AD-1感受态细菌,经筛选获得携带mB7-H4的重组腺病毒的质粒pmB7-H4/Ad。将此质粒转化人胚肾细胞(AD-293)产生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mB7-H4/Ad。以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被mB7-H4/Ad感染的AD-293细胞中B7-H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重组腺病毒感染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对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获得序列准确的mB7-H4基因并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表达质粒,转化AD-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细胞生物学实验证实,该重组腺病毒具有抑制CD3单抗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结论:成功构建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mB7-H4重组腺病毒。 闫佩毅 姚航平 钱韵 古丽娟 陶岚 张立煌关键词:转染 脑组织外泌体提取、鉴定及脑室注射活体示踪方法建立 2020年 目的探讨脑组织外泌体提取、鉴定及脑室注射活体示踪方法。方法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多次离心去除杂质,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脑组织外泌体,采用电镜及western-blot技术对不同密度蔗糖溶液内的外泌体进行鉴定,DiR (1,1’-dioctadecyltetramethyl indotricarbocyanine Iodide)染料标记后在近红外二区仪器下观察脑室注射外泌体后在体内的远程转移情况。结果应用蔗糖梯度离心法进行超高速离心可得到背景较为干净的脑组织外泌体,DiR染料可对外泌体进行标记并显示外泌体在体内转移途径。结论应用蔗糖梯度离心法可成功提取脑组织中外泌体,DiR染料可对外泌体标记并进行活体示踪。 王晋晨 叶樱泽 钟懿 古丽娟 熊晓星关键词:外泌体 自噬与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8年 自噬是指真核细胞内的自噬体将胞内变形、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包裹转运至溶酶体腔中消化降解的过程,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和细胞周期的一条重要代谢途径。自噬的正常完成是真核细胞维持自稳状态的基础,自噬的缺陷或过度激活会导致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 叶樱泽 熊晓星 古丽娟关键词:自噬体 脑卒中 真核细胞 生物大分子 内环境稳态 代谢途径 USP10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 c protease 10,USP10)蛋白及其m RNA在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 node hyperplasia,RLH)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人DLBCL及70例RLH组织,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USP10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DLBCL分子亚型及DLBCL预后相关分子之间的关系,并采用GEO数据库分析USP10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USP10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RLH组织的B淋巴细胞,在非生发中心亚型(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type,nonGCB)DLBC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生发中心亚型(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type,GCB)DLBCL组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USP10与DLBCL预后相关分子中的CD5、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而与p53,c-Myc及Ki67蛋白表达无相关性;USP10 m RNA在DLBCL组织及RLH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论 USP10在DLBCL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尤其是在预后较差的non-GCB亚型或CD5阳性或无Bcl-2阳性的DLBCL中,表明该蛋白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曾智 任家材 阎红琳 黄亚冰 叶柏新 古丽娟 袁静萍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iR-29a及AQP4的表达及关系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miR-29a和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通过Targetscan软件预测及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AQP4为miR-29的靶基因;将20只雄性成年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后再灌注(I/R)6 h、12 h、24 h组,每组5只,建立CIRI模型。通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real time PCR)比较随再灌注时间的逐渐延长各组缺血区域(主要是缺血半暗带)miR-29a的表达情况,同时免疫荧光法检测AQP4表达;另外,将新生小鼠原代培养的星型胶质细胞分为正常组、脂质体转染miR-29a mimics组和miR-29a inhibitor共3组,建立体外糖氧剥夺/复氧损伤(OGD/RX)模型后,采用real time 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比较3组miR-29a及AQP4的表达。结果: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29与AQP4 mRNA的3'UTR区存在可能的结合位点,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9是与AQP4序列结合的。体内实验中,随再灌注时间的逐渐延长,与对照组相比,I/R组缺血半暗带区域内miR-29的表达明显下降(P<0. 01);与miR-29a表达趋势相对应,AQP4在半暗带区的表达增强。体外实验中,miR-29a mimics和miR-29a inhibitor转染星型胶质细胞后,可分别增强或抑制miR-29a,而同时抑制或增强AQP4的表达;OGD/RX后,miR-29a表达下降而AQP4的表达增高(P<0. 05)。结论:CIRI后miR-29a显著下调,伴随AQP4的表达升高,提示miR-29a可能通过对星型胶质细胞上AQP4的负调控改善CIRI,从而对CIRI后脑水肿发挥保护作用。 叶樱泽 刘婷 古丽娟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29 水通道蛋白4 星型胶质细胞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USP10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0,USP10)及其mRNA在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表达失调的原因。方法选取99例人结直肠腺癌及83例正常肠黏膜组织,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USP10蛋白表达,并分析该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采用GEO数据库分析USP10 mRNA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法筛选出负性调控USP10蛋白表达的miRNA。采用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不同肠癌细胞系中USP10蛋白和miR-149的表达。结果 USP10蛋白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1.08%(59/83),明显高于肠腺癌组织(53.54%,53/99)(P=0.015)。USP10蛋白表达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生存无相关性(P>0.05)。USP10 mRNA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是正常肠黏膜组织的1.07~1.45倍,表明USP10蛋白表达下调发生在转录后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的miR-149与USP10 mRNA的3'UTR端具有高度保守的潜在结合位点,且肠癌细胞系中miR-149与USP10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USP10蛋白低水平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表达下调主要发生在转录后水平,miR-149高水平表达可能是负性调控USP10蛋白表达的因子之一。 曾智 阎红琳 陈龙艳 田山 黄亚冰 古丽娟 熊晓星 袁静萍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腺癌 生物信息学 中度低温对大鼠脑缺血诱导的脑组织炎症及外周免疫抑制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脑缺血后,不仅引起受损脑组织剧烈的炎症反应,亦诱发显著的外周免疫抑制。此外,脑卒中还可诱发肺脏、肝脏及心脏等多个脏器损伤。本研究采用永久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缺血... 古丽娟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 中度低温 迟发性超敏反应 免疫抑制 文献传递 光遗传学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2021年 光遗传学技术整合了光学和遗传学,能够利用光特异地在时间及空间两方面精确控制细胞的活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光遗传学在理解脑未知的组织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巨大的潜力。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致残率高。光遗传学对于部分特定的脑区、神经回路及神经元的调控能够有效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该综述简单地介绍了光遗传学技术的原理,总结了近年光遗传学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李依娜 张旭 叶樱泽 古丽娟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