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玉帅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生物合成
  • 4篇关键酶
  • 3篇液相
  • 3篇高效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饮片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三萜
  • 2篇色谱
  • 2篇市售
  • 2篇藜芦
  • 2篇相色谱
  • 2篇景天
  • 2篇花青素
  • 2篇化学合成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红景天
  • 2篇红景天苷

机构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药集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同仁堂天...

作者

  • 14篇彭玉帅
  • 13篇王如峰
  • 8篇杨鑫
  • 6篇吴秀稳
  • 4篇安燕南
  • 4篇赵灿
  • 3篇刘辰
  • 2篇马群
  • 2篇白根本
  • 2篇王敏
  • 2篇张陆军
  • 2篇郭丽娜
  • 1篇袁铭
  • 1篇杨秀伟
  • 1篇李沧海
  • 1篇孙震晓
  • 1篇胡秀华
  • 1篇李雪飞
  • 1篇丛博

传媒

  • 3篇中草药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Chines...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肠内菌转化模型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以异槲皮素为转化对象对肠内菌体外转化模型的转化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按照先前建立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采用人源不同及人源相同但培养代数不同的肠内菌建立体外转化模型,对异槲皮素进行生物转化。结果:在24 h内,采用不同人源的肠内菌建立的转化模型均可将异槲皮素转化为槲皮素,但是转化所需的时间存在差异;而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肠内菌表现出转化效率增强的趋势。结论:本研究证明,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建立的肠内菌体外转化模型比较稳定,所得实验结果具有重现性,可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肠内菌转化研究。
杨鑫丛博王如峰彭玉帅刘莉嘉赵灿杨秀伟
关键词:异槲皮素生物转化
金莲花不同花部对荭草素和牡荆素的贡献度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评价不同花部对金莲花主要成分贡献度的综合方法,为金莲花的育种,培养,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重量分析法测定不同花部的质量分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花部荭草素和牡荆素的含量,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各花部对金莲花中荭草素和牡荆素的贡献度,并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和主成分分析对各花部的贡献度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花萼、花冠、花蕊群、花柄和子房对荭草素和牡荆素的贡献度分别为76.99%和71.93%,9.60%和8.33%,9.21%和8.10%,2.17%和6.62%,2.03%和5.02%。结论:不同花部对荭草素和牡荆素的贡献不均等,其中,花萼贡献度最大,并且与其他花部具有极显著差异。
袁铭王如峰刘莉嘉杨鑫彭玉帅孙震晓
关键词:花部荭草素牡荆素
金莲花中首次分离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及其抗炎和抑菌活性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首次从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中分离得到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经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微量稀释法和Griess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菌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经1H NMR、13C NMR和二维谱鉴定该化合物为藜芦酸葡萄糖酯,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的抑制作用的IC50=264.1μmol·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256和128μg·m L-1。结论: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抑菌作用,可被视为金莲花的抗炎和抑菌有效成分之一。
彭玉帅刘莉嘉赵灿郭丽娜王如峰
关键词:抗炎活性抑菌活性
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及其调控因子被引量:14
2014年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抗肿瘤等一系列生物活性,在药物或保健品开发中显示出重要的潜力。对花青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查耳酮合成酶、查耳酮异构酶、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酮3′-羟化酶、类黄酮3′,5′-羟化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花色素合酶、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及其调控因子R2R3-MYB蛋白、bHLH蛋白和WD40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彭玉帅王如峰张陆军
关键词: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
三萜类化合物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三萜类化合物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晶法、大孔树脂吸附法以及其他技术,并比较了其优缺点,为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提供参考。
安燕南吴秀稳彭玉帅杨鑫刘莉嘉
关键词:三萜类化合物纯化
红景天苷的合成研究进展
红景天苷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酚苷类化合物,是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红景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但是,红景天资源有限,其红景天苷产率低,因此探索和发展红景天苷的替代生产途径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本文对红景天苷的化学合成方...
吴秀稳安燕南刘莉嘉彭玉帅杨鑫王如峰
关键词:红景天苷化学合成生物合成
市售黄芪饮片质量一致性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法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全国不同地区市售黄芪饮片的质量一致性,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测定不同地区的26份市售黄芪饮片和对照药材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AngilentT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一0.05%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黄芪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定了25个共有特征峰;26份市售黄芪饮片被聚为两类,其相似度为O.731~0.975;26份市售黄芪饮片与对照药材蒙古黄芪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为0.389—0.827,而与对照药材膜荚黄芪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为0.195—0.425。结论不同地区的市售黄芪饮片的质量一致性欠佳,大多数饮片与蒙古黄芪比较一致。
白根本王敏杨鑫彭玉帅李雪飞王如峰马群
关键词:指纹图谱
甘草配伍大戟的体外肝毒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甘草和大戟配伍的体外肝毒性。方法采用显微观察法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甘草单煎液、大戟单煎液、甘草-大戟合煎液和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并比较大戟单煎液、甘草-大戟合煎液和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相当浓度下细胞毒性的大小。结果大戟单用及大戟与甘草配伍均有细胞毒性,且呈剂量相关性;与大戟单煎液相比,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细胞毒性无明显差异,甘草-大戟合煎液细胞毒性减小。结论甘草和大戟配伍导致大戟的体外肝毒性减小。
吴秀稳彭玉帅王如峰刘莉嘉杨鑫张陆军刘辰
关键词:甘草大戟肝毒性MTT
藜芦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考察藜芦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口服灌胃给予藜芦酸,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选择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内标,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流动相乙腈(A)-1%乙酸(B)梯度洗脱(0-11min,5%-57%A;11~13min,57%~5%A),检测波长256nm,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通过Kinetica4.4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灌胃给药后藜芦酸在大鼠体内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5.00±10.00),(31.00±8.22)min,存在二次达峰现象;高、低剂量组的Cmax分别为(176.85±28.89),(68.14±12.58)mg·L-1,t1/2分别为(87.74±20.74),(227.18±93.78)min,AUC0-∞分别为(50363.50±11667.7),(18830.32±4354.35)min·mg·L-1,MRT0-∞分别为(201.39±16.72),(227.40±21.37)min。结论:藜芦酸口服吸收较快,消除较慢,体内作用时间较长。
安燕南王如峰吴秀稳刘莉嘉彭玉帅李沧海周长征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血药浓度
丹参酮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丹参酮是丹参中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和广泛药理作用的一类脂溶性二萜醌类化合物,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之一。天然的丹参酮通过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生成,唇形科植物丹参是其主要来源,然而由于丹参资源有限、丹参酮量低等原因,使丹参酮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对丹参酮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进行调控可提高其量。对丹参酮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莉嘉杨鑫彭玉帅赵灿刘辰余世琪胡秀华王如峰
关键词:丹参酮生物合成关键酶甲羟戊酸途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