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明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文化
  • 4篇创意产业
  • 3篇文化资源
  • 3篇创意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创意产品
  • 1篇动力机制
  • 1篇对外贸易
  • 1篇新经济
  • 1篇新经济地理
  • 1篇新经济地理学
  • 1篇园区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管制
  • 1篇中国出版业
  • 1篇中国创意
  • 1篇中国创意产业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网络视角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理工学院
  • 2篇福州大学

作者

  • 12篇林明华
  • 11篇杨永忠
  • 2篇陈一君
  • 1篇黄舒怡
  • 1篇林娜萍

传媒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发展研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鄂州大学学报
  • 1篇出版科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区域经济评论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府管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文献分析与研究展望
2012年
基于政府管制的特点,本文从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两方面围绕政府管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已有研究表明,经济性管制主要针对垄断行业的垄断势力,侧重在市场结构和合理的投资回报率上,虽然涉及技术进步,但并没有把政府管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放在显著位置;在社会性管制中,环境管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大多数学者从实证方面分析环境管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但由于采用不同的计量分析方法,用各种替代指标衡量环境管制强度和技术进步水平,其实证结论往往不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环境管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随着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构建以技术进步为导向的政府管制具有必要性。
杨永忠林明华
关键词:政府管制技术进步
基于文化资源的创意产品开发机理与路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公共性、创意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消费者对创意产品购买的一般决策规律的联系分析,本文总结了文化资源驱动创意产品开发的一般机理:政府是文化资源开发的主体,负责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宣传和推广,以驱动创意企业对创意产品开发的意愿,同时提高消费者创意产品购买意愿;在这两种意愿的综合作用下,创意企业将做出创意产品开发的决策。创意产品开发有两条路径:针对当地文化资源,应沿着中心辐射区-外围辐射区-外地文化爱好者为目标市场的创意产品开发;针对外地文化资源,应沿着以同一创意产品为基础的创意产品再次开发。
林明华杨永忠陈一君
关键词:文化资源
创意园区集聚:一个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被引量:7
2011年
创意园区的迅速崛起已成为创意产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中国创意园区发展的实践已远远领先于理论,缺少理论指导成为制约中国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改进的"中心—外围"模型,对北京798艺术区的形成机制进行动力分析,揭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即对中心地域而言,保护原创,控制地租,搭建平台,以留住创意的源泉;对周边地域而言,充分抓住798艺术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的机遇,进一步挖掘本地域的创意资源。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创意园区发展的思路应沿前期规划、中期统筹、后期保护来进行。
杨永忠林娜萍林明华
文化企业视角下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及检验被引量:1
2015年
文化企业的持续健康成长离不开企业持续并且成功地开发出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产品,它源自于创意人员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而生成的内容创意,而内容创意的形成是以特定文化资源为源泉。文化产品成功开发的前提在于文化企业选择合适的文化资源。本文从文化企业角度构建了文化资源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文化企业基于自身原因在选择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林明华杨永忠陈一君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品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成都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源泉的特色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都三国蜀汉文化产业主要形成了以武侯祠为源泉、以武侯祠博物馆为轴心的供给型和互补型为主的社会网络,三国蜀汉人物故事为源泉、以川剧表演单位为轴心的供需型为主的社会网络。但成都三国蜀汉文化产业社会网络整体并不发达,有必要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共同推进成都市三国蜀汉文化产业社会网络的发展。
杨永忠林明华
关键词:社会网络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相关理论和文献,文章提出影响我国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因素、人才储备、城市开放程度、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并对我国43个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才储备是影响我国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外在制度和城市开放程度对创意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强度依次递减;内在制度的影响尚不显著,这与我国城市创意产业协会的发展情况有关,今后应重视内在制度的作用,并与外在制度形成互补。在此基础上,根据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因素指数,进一步划分了城市创意梯队,提出第一集团城市群应"软"为先,第二集团应以"软"为主、"硬"为辅,第三集团应"软""硬"兼施,第四集团应以"硬"为先的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林明华杨永忠
关键词:创意产业影响因素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路径与演化机理被引量:52
2011年
本文基于演化经济视角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三阶段假说,即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其中,单元聚集是微观单元资源搜寻的反映,界面构建是单元身份认同的需要,网络发展是单元多维扩张的结果。在三阶段演变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演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简单的地理聚集到分工协作,直至新奇系统形成。根据"三阶段"分析框架,本文对北京798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798创意产业集聚区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低层次网络发展后出现的"自我毁灭"现象,实质是商业繁荣对艺术生产的排挤。本文探讨了现代意义上的推动艺术与商业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并对创意产业集聚区不同于一般产业集聚区的特征进行了反思:从形成路径而言,创意产业集聚区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技术的有机融合;从演化机理而言,表现出单元的新奇特征、界面的身份特征和网络的合作创造特征。
杨永忠黄舒怡林明华
关键词:创意产业集聚区
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与出口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构建了出版物引力模型,采用我国出版物对3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出版物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贸易对象经济实力和居民购买力对我国出版物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正影响;地理距离对我国出版物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消极作用;文化距离阻碍了我国出版物的出口但效果并不显著。随后,通过构建市场认可度-市场潜力矩阵,进一步将这32个国家和地区划分成四个不同的区域类型,针对这四个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提出不同的出口策略。
林明华杨永忠
关键词:出版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有序演化研究
2012年
文章基于耗散结构视角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有序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的特征,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备从无序向有序态发展的基础。通过遏制不断增加的内部正熵流和引入外部负熵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将从无序态突变为有序态.并随着外部负熵流的持续流入,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将从低级有序态向高级有序态方向发展。但是,如果不遏制集群内正熵流的增加并引入足够的外部负熵流,有序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将退化成无序态,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走向衰退甚至死亡。
林明华
关键词:创意产业产业集群
创意产品:文化、技术与经济的融合物被引量:17
2013年
创意产品的本质是文化、技术与经济的有机融合。文化特别是本土文化资源,是内容创意的生成之源,其借助现代生产技术将具有市场潜力的内容创意转化成真实的创意产品。因此,文化是创意产品的内核,技术是创意产品的实现手段,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是创意产品生成过程的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从文化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提升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林明华杨永忠
关键词:创意产品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