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显付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脑电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血液粘度
  • 1篇思维
  • 1篇思维状态
  • 1篇近似熵
  • 1篇控制系统
  • 1篇EEG
  • 1篇ERPS

机构

  • 3篇重庆大学

作者

  • 3篇王显付
  • 2篇田学隆
  • 1篇刘旭娟
  • 1篇张新

传媒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认知脑电中40Hz ERPs的研究
阵发性40Hz事件相关电位/(40Hz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40Hz ERPs/)出现于与集中注意相关的认知活动的脑电中。对其深入研究有可能将其作为评价某些认知功能的可靠指标,在临床上应用...
王显付
关键词:ERPS
文献传递
不同思维状态下脑电近似熵的变化规律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近似熵是一种描述信号复杂性和规律性的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只需较少数据就能度量信号的复杂性。目的:探讨不同思维状态下脑电近似熵的变化规律,以及近似熵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近似熵对20名健康成年人在安静闭眼、安静睁眼、闭眼记忆、闭眼心算和图片识别5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近似熵值在闭眼计算和闭眼记忆思维状态高于安静闭眼状态,在图片识别状态下高于安静睁眼状态(P<0.01);近似熵在安静闭眼和安静睁眼状态下各导联处于较低水平,在闭眼心算和闭眼记忆思维状态下各导联处明显增加。说明不同思维状态和不同导联部位对近似熵均有影响;近似熵在认知作业过程下较安静状态增高,并且不同思维状态下大脑功能活动的复杂性不同。因此脑电近似熵分析适用于认知过程脑功能活动变化规律研究,有助于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
张新田学隆王显付
关键词:近似熵脑电思维状态
基于单片机的锥板式血液粘度仪的控制系统
2009年
为一种新型锥板式血液粘度仪设计了控制系统,详述了系统的测量原理以及各功能模块的实现;通过驱动锥体转动并测齿盘瞬时衰减速度来计算锥体受到的阻力矩,从而获得血液粘度值,有效避免了使用传统锥板式血液粘度仪拉力测力矩的方式;采用89C51单片机作为中心智能单元,通过多路模拟开关实现对液晶显示、键盘扫描、串口打印、温度控制以及上下位机通信的分时控制;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田学隆刘旭娟王显付
关键词:血液粘度单片机控制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