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晓
-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大鼠急性期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onga法制备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 MCAO)模型,于缺血1.5 h再灌后1 h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0.625,1.25和2.5 mg/kg,i.p.,bid)及阳性药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kg,i.p.,bid),再灌注72 h后通过TTC染色、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水肿测定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免疫组化观察药物对主要神经血管单元组分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血管形态和数量的改变。结果:银杏内酯注射液(2.5 mg/kg,i.p.,bid)显著改善t MCAO模型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并且能调节神经血管单元组分,表现为减轻缺血再灌后大鼠半影区皮层神经元的丢失,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降低血管外基质胶原蛋白Ⅳ(Collagen IV)的降解。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对t MCAO模型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曹磊兰新新王林晓丁建花范益胡刚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神经血管单元
- 米格列奈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脑卒中可以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软化,从而引起局灶性或完全神经功能缺损的...
- 王林晓
- 关键词:米格列奈神经保护神经再生神经血管单元
- 文献传递
- 米格列奈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米格列奈((Mitiglinide,MGN))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米格列奈在不降低血糖剂量时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小/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降低脑梗死体积;米格列奈抑制氧糖剥...
- 胡刚王林晓丁建花董银凤曹文静
- 文献传递
- 不同参数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 观察不同参数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鼠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大鼠共54只,分为Sham组(n=18)、1 Hz rTMS组(n=12)、10 Hz rTMS组(n=12)和间断θ节律性刺激(i TBS)组(n=12)。根据刺激强度,即静息运动阈值(rMT),分为Sham组、低强度组(80%rMT)和高强度组(120%r MT)进行实验,每组各6只。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rTMS持续刺激大鼠前额皮质5 d,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BDNF水平的变化。结果 低强度1 Hz rTMS组BNDF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高强度1 Hz rTMS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ham组、低强度10 Hz rTMS和高强度10 Hz rTMS组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强度iTBS组血清中BNDF表达明显低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低强度i TBS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强度是影响rTMS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模式的rTMS对BDNF的效果随强度的不同而变化。
- 董国英陈霞周先举王林晓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ICU患者并联输注多种药物致静脉导管堵塞的体外药物配伍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1例ICU患者采用三通阀输液器并联输注多种静脉药物致导管堵塞的原因,为临床药师重点关注ICU患者静脉联用多种药物的安全性提供实践参考。方法:取患者同时在用的4种药物:氯化钾注射液、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间羟胺注射液和地佐辛注射液,进行体外药物配伍试验,经整体混合及分别混合(丙泊酚与其他3种药物分别配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配伍后不同时间段药液的变化情况。结果:4种药液混合后,丙泊酚由最初匀质的小粒径乳滴(0.43μm)逐渐聚集增大,稳定性下降,最大乳滴粒径为3.45μm。进一步分别配伍试验证明了丙泊酚与间羟胺配伍时,乳滴蓄积与融合速度最快,4 h乳滴粒径达10.36μm,已超过毛细血管平均直径;与氯化钾配伍时,乳滴蓄积与融合速度居中;与地佐辛配伍时,蓄积与融合速度最慢。结论:丙泊酚与间羟胺存在严重的配伍禁忌,应避免同时使用;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其稳定性也会不同程度下降,建议采用双腔或多腔静脉导管单独一路输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
- 唐丽丹王林晓苏丹钱晓丹
- 关键词:配伍间羟胺输液安全
- 维生素D缺乏模型小鼠子宫转录组的测序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背景:近来发现维生素D受体广泛分布在卵巢、子宫等女性生殖系统,与自然流产及妊娠期糖尿病等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对维生素D缺乏小鼠子宫组织进行全转录组分析,寻找潜在差异表达miRNA及相关调控网络。方法:取雌性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分为2组,维生素D缺乏组给予维生素D缺乏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充足饲料喂养,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8周后检测小鼠血清中25,(OH)D3和激素水平,对小鼠子宫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收集两组子宫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两组小鼠间体质量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小鼠血清25,(OH)D3、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睾酮水平显著升高;②子宫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组子宫内膜皱褶减少;③转录组测序结果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 25个,其中上调9个(如miR-541-5p和miR-205-5p),下调16个(如miR-378d和miR-708-5p);④同时维生素D缺乏小鼠在多项基因本体富集类别中具有显著差异,如发育过程、细胞成分组织或生物发生等;此外,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功能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多与生化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途径相关,且些富集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影响了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信号通路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与生殖系统调控密切相关;⑤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雌鼠子宫着床条件变差,并与调节小鼠生殖系统胰岛素等多个信号通路相关。
- 陈霞商宇伟王林晓史轶超刘慧君孙慧婷
-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子宫转录组测序生殖系统
- 银杏内酯注射液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内质网应激和自噬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ginkgolides injection,GI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Longa法制备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 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再灌注1 h后腹腔注射(i.p.,bid)不同剂量的GIs(1.25、2.5、5 mg/kg),连续治疗3 d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制备大鼠t MCAO模型,于再灌注1 h给予GIs(2.5 mg/kg),24 h和72 h时取样,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半影区内质网应激、自噬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GIs(2.5、5 mg/kg)显著改善t MCAO模型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减轻脑水肿,减小脑梗死体积;GIs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大鼠缺血半影区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水平上升。结论:GIs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损伤,其机制与抑制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相关。
- 兰新新曹磊王林晓丁建花范益胡刚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内质网应激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