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闯 作品数:7 被引量:2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苎麻叶酚酸组分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9 2009年 苎麻(Boehmeria nivea L.)为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宿根性植物,苎麻根、叶药用,在我国16世纪就有记载。我国民间用煎剂治疗感冒发烧,麻疹高热,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以及外科上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疮肿痈毒等均有一定疗效。70年代以来,我国医学上对苎麻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曾进行过研究。本实验在实验室前期对苎麻抗炎活性部位筛选的基础上,对其酚酸组份抗炎作用及机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张宏岐 邹坤 汪鋆植 刘闯 薛冰洁关键词:苎麻 抗炎作用 白介素1 前列腺素E2 环氧化酶2 苎麻叶中总酚酸提取工艺的正交设计优化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苎麻叶中总酚酸提取工艺。方法设计不同的工艺路线,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采用改进的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总酚酸含量,检测波长为755 nm。结果适宜的总酚酸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80%浓度乙醇,70℃提取3次,2 h次/,水稀释体积为700 m l,碱化pH值为10。测得苎麻叶80%乙醇提取物中总酚酸粗膏得率为19.9%,总酚酸含量为0.214%。结论该工艺步骤简单,成本较低,提取率高,适合于苎麻叶中总酚酸的工业化提取。 周媛 邹坤 汪鋆植 朱静靖 彭元丽 刘闯关键词:苎麻 总酚酸 正交实验 开口箭细胞毒活性部位中的甾体皂苷 邹坤 刘闯 杜明 杨春艳 吴军 屠光忠 肖志慧 汤子春 李青 汪鋆植 但飞君文献传递 苎麻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荨麻科苎麻属植物苎麻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95%的乙醇室温浸提,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kiwiionoside(1),eugenyl β-rutinoside(2),尿嘧啶(3),胡萝卜苷(4),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5),胆甾醇(6),α-香树脂醇(7)。结论:化合物1~3,5~7为首次从苎麻属植物分离得到。 刘闯 邹坤 郭志勇 赵玉英 程凡 张宏岐关键词:苎麻属 苎麻叶 苎麻叶抗炎活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苎麻叶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分的抗炎作用,筛选苎麻叶抗炎活性部位.方法:以重物坠落法造成小鼠和大鼠足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以苎麻叶提取物涂抹小鼠和大鼠足损伤部位,观察药物对足急性软组织损的影响。结果:苎麻叶总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具有抗炎作用,水溶性部位无抗炎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组分。结论:苎麻叶提取物吕酚酸组分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张宏岐 邹坤 汪均金植 刘闯关键词:苎麻叶 抗炎 苎麻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描述了苎麻叶的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特征,并测得苎麻叶药材水分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分别为7.47%、16.29%、1.71%、12.66%和0.05%。 李小聪 周媛 刘闯 张红艳 郭志勇 邹坤关键词:苎麻叶 RP-HPLC测定开口箭中2个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开口箭干燥根茎中2个甾体皂苷5β-furost-△^25(27)-en-1β,2β,3β,4β,5β,7α,22ξ,26-octaol-6-one-26-one-D-glucopyranoside(皂苷1)和5β-furost-△^25(27)-en-1β,2β,3β,4β,5β,6β,7α,22ξ,26-nonaol-26-O-β-D—glucopyranoside(皂苷2)含量的RP—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Q(4.6mm×250mm。5μm),以乙腈-水的梯度流动相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1mL·min^-1,柱温30℃。结果:皂苷1,2分别在7.55—60.40μg,8.0—48.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和98.33%。结论:可通过该方法同时测定开口箭干燥根茎中甾体对照品1,2的含量,为开口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周媛 邹坤 喻玲玲 秦双玖 徐兰兰 刘闯关键词:开口箭 皂苷 RP-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