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欣

作品数:67 被引量:843H指数:16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电气工程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7篇滤波器
  • 16篇有源
  • 13篇有源滤波
  • 13篇有源滤波器
  • 11篇电力
  • 11篇直流
  • 9篇课程
  • 9篇教学
  • 8篇电压
  • 7篇电流
  • 7篇谐波
  • 6篇电力滤波
  • 6篇电力滤波器
  • 6篇无功
  • 6篇并网
  • 5篇电流控制
  • 5篇有源电力
  • 5篇有源电力滤波
  • 5篇有源电力滤波...
  • 5篇直流输电

机构

  • 55篇长沙理工大学
  • 18篇湖南大学
  • 8篇中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湖南机电职业...
  • 1篇邵阳学院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经研电力...
  • 1篇国网江西省电...
  • 1篇国网江西省电...
  • 1篇珠海万力达电...
  • 1篇国网浙江象山...

作者

  • 66篇唐欣
  • 15篇罗安
  • 10篇涂春鸣
  • 8篇王文
  • 8篇曾祥君
  • 4篇付青
  • 4篇汤赐
  • 4篇席燕辉
  • 3篇周柯
  • 3篇谭甜源
  • 3篇邓丰
  • 3篇李刚
  • 3篇李泽文
  • 3篇陈胜
  • 2篇姜飞
  • 2篇周腊吾
  • 2篇滕本科
  • 2篇王旭红
  • 2篇陈元新
  • 2篇陈楠

传媒

  • 11篇中国电机工程...
  • 6篇电工技术学报
  • 6篇电力科学与技...
  • 5篇电力电子技术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高电压技术
  • 3篇电力系统及其...
  • 3篇电力系统保护...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科教导刊
  • 2篇科教导刊(电...
  • 2篇高教学刊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电子技术(上...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电气电子教学...
  • 1篇现代电力

年份

  • 9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kV配电网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的研制被引量:3
2008年
针对中小型企业谐波治理的要求,在分析LC和LCC电路谐振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谐波注入式电路。该电路减小了有源滤波部分的容量,减少了无源元器件的使用数量,占地面积小,达到了工程应用的目的。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滤波原理、控制器结构和大功率逆变器的实现。挂网试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滤波效果较好,可靠性高,而且这种混合型有源滤波器(HAPF)的性能价格比较高,因而具有良好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唐欣罗安涂春鸣
关键词:谐波滤波器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电力新技术概论》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
新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发展为工科专业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新要素,对工科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先对新工科定位下的电气工程教学进行深度剖析,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课堂形式、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将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思维、多方面考核应用于《电力新技术概论》课程体系建设,探寻新工科理念下电气工程新型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围绕实际生产需求提出问题的能力,面对实际生产状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盛王力肖辉唐欣
关键词:电气工程项目式教学工程教育
非对称级联多电平功率放大器的虚拟载波移相PWM调制策略
2023年
由N个相同H桥功率模块(H-bridge power module,HBPM)组成的传统级联H桥功率放大器(cascaded H-bridge power amplifier,CHB-PA)最多可输出2N+1的电平数,输出电平数直接影响功率放大器的正弦特性和保真性能。在级联HBPM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首先提出了一种非对称级联多电平功率放大器(asymmetrical cascaded multilevel power amplifier,ACM-PA);其次,为了与传统CHB-PA有相同HBPM数目的ACM-PA,提出一种虚拟载波移相脉宽调制(virtual carrier phase shift pulse width modulation,VCPS-PWM)策略,将输出电平数提高到6N-3;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ACM-PA和VCPS-PWM可以显著提高输出电平数,降低负载电流的总谐波失真,提高功率放大器的保真性能。
岳雨霏吴兴隆杨禧王文唐欣
光伏电站附加阻尼控制器及控制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9
2020年
随着光伏发电的发展,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日益显著。光伏并网逆变器引入阻尼控制有助于增大电力系统的阻尼,然而阻尼控制参数太大会引起新振荡模式。在此背景下,建立光伏电站接入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光伏电站并网对系统阻尼的影响,并设计光伏并网有功附加阻尼控制器,从理论上分析附加阻尼控制器对系统阻尼的贡献。此外,基于系统根轨迹阐明附加阻尼控制系数过大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机理,进而给出系统最大阻尼时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采用PSCAD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的正确性。
艾松波唐欣王红亚
关键词:光伏电站低频振荡附加阻尼控制小信号模型单机无穷大系统
锁相环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输入导纳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换流站阻抗模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然而模型越精确其阶数也越高,从而增大分析的复杂度。为分析锁相环对换流站阻抗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d-q坐标下考虑和不考虑锁相环2种情况下换流站交流侧导纳矩阵,进而建立静止坐标下换流站的同序和镜像导纳,通过对比考虑和不考虑锁相环的输入导纳,得出锁相环对输入导纳值影响与锁相环传函的截止频率直接相关的结论。最后,在PSCAD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利用信号注入法获得换流站的同序和镜像导纳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李培法唐欣王文李田
关键词:导纳矩阵锁相环小信号分析阻抗模型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3
2020年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在构建“大思政”格局。中美贸易战新形势下,国家需要大量价值观、职业素养、专业知识都过硬的高科技人才。课题组针对目前高校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缺位、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和案例缺乏的问题,对这类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深入挖掘,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这类课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解决了在有限课时内兼顾思政与专业教学的难题,对于其他工科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有着借鉴和辐射意义。
张静唐欣
关键词:教学改革
直流故障下基于交流侧馈能的MMC换流站主动限流策略被引量:1
2023年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直流侧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电流具有上升快、峰值高的特点。为减小断路器开断应力,从能量角度出发,对子模块和桥臂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建立考虑交流侧功率影响的直流故障下MMC等效放电模型,推导出了故障电流表达式。提出一种基于交流侧馈能的主动限流策略,通过引入前馈控制,对含物理限流电阻的控制框图进行变换,等效增大直流侧限流电阻。并对其参数进行整定,进而将故障时电容部分能量馈入交流侧,达到了降低故障时电流上升率和电流峰值的目的。该控制方式不仅抑制交流侧电源向故障点放电,而且减小了直流电容向故障点的放电电流。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四端环状MMC输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唐欣黄晟潘一彬李珍
关键词:MMC过电流虚拟电阻
探讨课程思政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10
2020年
文章针对目前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主要问题,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索工科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高校教育教学目标。
席燕辉唐欣
关键词:工科专业模拟电子技术
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教学模式实践
2023年
阐述面对自动化创新人才的需求,结合案例中的自动化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课程的多元化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创新训练平台应用、组织学科竞赛的措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
雷辉贺勇唐欣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理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理工类专业课具有侧重逻辑、偏重推理的特点,针对高校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思政内涵外延理解不深、思政教育目标把握不准、专业教师思政能力低和思政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课程思政能力、完善思政教育文化和资源建设方面分析,给出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解决课时挤占、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保障课程思政效果、由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情况改进基础工作、以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反向设计评价制度等具体改进措施。据此提出理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机制的整体方案,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黄亚飞席燕辉唐欣
关键词:专业教师立德树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