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污泥停留时间对城市污泥生物沥浸推流式运行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有效容积为700 L的推流式生物沥浸反应器对城市污泥进行连续14 d的生物沥浸处理,利用折流方式将反应器从进泥端到排泥端沿程方向依次划分为1~6区.对不同污泥停留时间(SRT)条件下反应器运行时各区的pH.溶解氧(DO)值及污泥的脱水性能(用污泥比阻SRF表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器曝气量为1.2 m3.h-1,微生物营养剂加入量为4 g.L-1,SRT为2.5 d时,反应系统在72 h时运行达到稳定,相应反应器各区的pH分别为5.00、3.00、2.90、2.70、2.60与2.40.污泥的比阻值由1区的0.64×1013m.kg-1逐渐降低至6区的0.33×1013m.kg-1.当SRT为2 d时,生物沥浸系统在120 h达到稳定,各区相应的pH分别为5.10、4.10、3.20、2.90、2.70与2.60.相应的DO值分别为0.43、1.47、3.29、4.76、5.75与5.88 mg.L-1.污泥的比阻值由1区的0.56×1013m.kg-1逐渐降低至6区的0.20×1013m.kg-1.当SRT为1.25 d时,运行第48 h,反应器6区pH升高至3.00.污泥沿程流动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对营养剂利用率降低,导致系统失衡.生物沥浸反应器污泥停留时间越长,推流式生物沥浸系统越易达到稳定.停留时间2 d可以作为工程应用时的较优污泥停留时间.生物沥浸后将污泥收集经过增强聚丙烯厢式压滤机脱水至含水率60%以下,此研究将为城市污泥生物沥浸后期工程化运行提供必要的参数支持.
- 刘奋武周立祥周俊姜峰王电站
- 关键词:城市污泥生物沥浸推流式反应器污泥停留时间
- 生物沥浸处理提高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中试研究:批式运行模式被引量:19
- 2011年
- 为了考察生物沥浸法对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利用一个兼有序批式与连续式运行模式、工作体积为700 L的生物沥浸反应器对城市污泥进行了连续3批生物沥浸中试研究,并采用厢式压滤机对处理后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结果表明,曝气量为1.2 m3/h,含嗜酸性硫杆菌的酸化污泥与待处理的原始污泥体积比为1∶15时,在90 h内完成首批生物沥浸处理,此时体系pH由沥浸初期的6.11降低至2.33,相应地ORP由初始-134 mV升高至507 mV,污泥的比阻由沥浸初期的1.00×1013m/kg降低至0.09×1013m/kg.后续2批试验在生物酸化污泥与原始污泥体积比1∶1,而微生物营养剂投加量减少25%和50%的情况下,生物沥浸过程可分别在40 h与46 h内完成,污泥的比阻分别降低至0.19×1013m/kg与0.36×1013m/kg.3批生物沥浸后的污泥经过厢式压滤机在0.3~0.4 MPa压力条件下压滤2 h,脱水泥饼含水率为58%,呈土黄色块状,无臭味.另外,生物沥浸后,污泥有机质含量从原来的52.9%变化至48.0%.但泥饼中重金属Cu与Zn脱除率可分别达到58%与88%.因此,生物沥浸处理后压滤脱水可同时实现污泥重金属的脱出和高效脱水的双重目标,而且不损失污泥有机质的含量,是一种值得工程应用的污泥处理新技术.
- 刘奋武周立祥周俊姜峰王电站
- 关键词:城市污泥生物沥浸序批式反应器脱水性
- 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及削减方案研究
- 随着江苏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逐渐呈现出“逐渐改善的城市环境与逐步恶化的农村生态”的城乡二元结构,而且这种态势将直接威胁着全省的河流湖泊,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当前和未来江苏省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 ...
- 姜峰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 基于清单分析的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及源解析被引量:8
- 2012年
- 通过清单分析方法,估算了江苏省总体的及其13个城市的农田化肥、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田固体废弃物以及农村生活等5类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排放总量、排放浓度及其贡献率,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了江苏省在1990~2009年间农业面源污染变化程度及各市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COD、TN和TP的排放总量从1990年的64.20、54.29和4.78万t增加到2009年的96.88、72.87和8.33万t,排放浓度从1990年的20.978、17.740和1.560 mg·L-1增加到31.654、23.810和2.721mg·L-1。2009年江苏省13个城市的农业面源污染差异较大,COD、TN、TP的排放总量分别在2.459~17.263、1.619~14.403、0.177~1.757万t,排放浓度分别在11.261~105.597、6.135~90.005、0.813~9.239 mg·L-1。农业面源污染COD和TP的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而TN的主要来源是农田化肥。
- 姜峰崔春红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
- 生物沥浸处理提高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中试研究:连续运行模式被引量:18
- 2011年
- 采用有效容积为700 L的推流式生物沥浸反应器对城市污泥进行连续10 d的生物沥浸处理,采用折流方式将反应器从进泥端到处理结束后的排泥端,沿程方向依次划分为1~6区.对试验过程中各区的pH变化趋势,各区污泥的脱水性能(用污泥比阻SRF表征)及生物沥浸污泥经厢式压滤脱水泥饼含水率及其水分蒸发速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器曝气量为1.2 m3.h-1,HRT为2.5 d,微生物营养剂加入量为4 g.L-1时,该反应器能够较好地完成污泥生物沥浸过程.沥浸体系在第6 d达到稳定时,污泥的比阻值可由原来的1.50×1013m.kg-1最低降低至0.34×1013m.kg-1.生物沥浸后的污泥经过增强聚丙烯厢式压滤机脱水后,在0.3 MPa压力条件下压滤4 h(进泥2 h,压榨2 h)、3 h(进泥1.5 h,压榨1.5 h)、2 h(进泥1h,压榨1 h)与1 h(进泥0.5 h,压榨0.5 h),脱水泥饼的含水率分别为57.9%、59.2%、59.6%与63.4%.不同压滤时间的泥饼在25℃条件下放置15 h,泥饼的含水率均下降至45%左右,放置96 h后,含水率进一步降低至10%以下.此研究将为城市污泥生物沥浸后期工程化及脱水污泥能源化应用提供必要的参数支持.
- 刘奋武周立祥周俊姜峰
- 关键词:城市污泥生物沥浸推流式反应器中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