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介导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研究
- 大肠杆菌是畜禽的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主要与菌体中存在的主动外排系统/(外排泵/)有关。一般认为AcrAB-TolC外排泵是最主要的外排泵。它的作用底物十分广泛,能够排出多种抗生素、化疗试剂、洗涤剂和染料类...
- 孙丽
- 关键词:大肠杆菌MIC外排泵CCCP
- 文献传递
- 中药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及耐药性诱导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7年
- 本文研究了黄芩等10味中药及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并研究了在中药选择性压力下传代培养200代的大肠杆菌对中药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发现,黄芩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 IC)为31 mg/mL,黄芩分别与连翘、秦皮、蒲公英的组合以及秦皮与连翘的组合均有协同作用。传代菌对中药不易形成耐药性,耐药株经中药作用后对某些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所提高,而标准菌株的敏感性基本不变。
- 曹翠萍宁海强孙丽位朋刘远飞
- 关键词:中药大肠杆菌黄芩抑菌作用MIC耐药性
- 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本试验将黄芩及4种中药组合分别与5种抗菌药物联用来检测这些组合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大多数中西药物组合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组合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不同,其中黄芩与5种抗菌药物的组合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十分明显。另外,同一种中西药物组合对大肠杆菌耐药株和标准株的生长的抑制作用也不同。
- 曹翠萍宁海强位朋孙丽刘远飞
- 关键词:中药抗菌药物大肠杆菌抑菌作用
- 鸡源性大肠埃希氏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 2008年
- 用GYZ-15E和API-ID32E对菌株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和头孢硝基噻吩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耐药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大肠埃希氏菌的产酶率为53.85%,其中AmpC酶为28.5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71.43%;产AmpC酶阳性株多为多重耐药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环丙沙星、三代头孢敏感性低,庆大霉素、氨曲南敏感率高。需要加强对大肠埃希氏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测。庆大霉素、氨曲南是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位朋刘远飞孙丽
-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Β-内酰胺酶耐药性
- 主动外排抑制剂对大肠杆菌耐药性逆转的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质控株和耐药株在加入主动外排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后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加入CCCP后,大肠杆菌质控株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MIC无变化,多数耐药株对四环素MIC变化不大,而CCCP可使耐药株分别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变化较大,其中耐药菌S17对这两种药物的MIC均减小8倍。本研究结果提示,主动外排抑制剂CCCP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降低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发生率。
- 孙丽刘远飞位朋
- 关键词:大肠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 山东省鸡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6
- 2008年
- 为了研究山东省鸡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从山东省17地市48个种鸡场及商品鸡场分离出176株鸡源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13个血清型中,O78、O1、O8、O143分离率最高,分别为13.5%、7.2%、3.2%和3.0%。按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了其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性严重,以多药耐药为主,分离菌对四环素、萘啶酸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3.2%、89.8%,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而对氨苄西林-棒酸无一例耐药。
- 刘远飞曹翠萍宁海强位朋孙丽
- 关键词:大肠杆菌血清型纸片扩散法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