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雷
- 作品数:38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内蒙古索伦—林西地区林西组泥页岩储层特征被引量:6
- 2015年
- 内蒙古索伦—林西地区发育有较好生烃潜力的巨厚上二叠统林西组暗色泥页岩,泥页岩厚度高值带主要分布于官地—巴彦花—索伦一线的西北部,累厚可达911 m,单层最大厚度63 m。场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实验结果表明:林西组暗色泥页岩发育较多的脆性矿物,平均含量62.9%,最大可达70.8%;黏土矿物平均含量37.1%,最大可达41.5%;泥页岩中的微孔隙、微裂隙发育,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为主,孔隙直径一般为1-3μm,最大为8μm;孔隙度平均为1.288%,最大为4.42%;基质渗透率平均为0.026 2×10^-3μm^2,最大为0.275 8×10^-3μm^2。与国内外已发现页岩气盆地相比,林西组泥页岩储层具有一定的页岩气储集条件,并具有可开发造缝的岩石学特征。推测区内查干淖尔—白音诺尔一线的西北地区是较为有利的目标区。
- 朱占平张明杨孙雷刘杨崔桐代登亮
- 关键词:泥页岩储层特征
-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中部二叠系页岩气勘探前景
- <正>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位于松辽盆地西部白城-齐齐哈尔一带,其西侧与大兴安岭东部毗邻,北部和南部分别与松辽盆地的北部倾没区和中央凹陷区毗邻。为了进一步加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石炭系-二叠系深部油气勘探,在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
- 孙雷张健陈树旺苏飞郑月娟卞雄飞张德军
- 文献传递
- 东北地区氦气成藏条件与资源前景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氦气作为重要的稀有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调查研究程度较低,资源状况不清,富集规律不明。为了认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前景,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主要盆地氦气资源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结合对松辽、铁法等盆地天然气田含氦情况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东北地区氦气富集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认为,东北地区氦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辽河盆地、铁法盆地等重点盆地,氦气载体类型主要有烃类、二氧化碳和地层水等,氦气成因类型为壳-幔混合型;东北地区广泛发育的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提供了丰富的氦气来源,深大断裂的发育为氦气的运移聚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良好的保存条件有利于氦气的富集与成藏。
- 张健张海华贺君玲卞雄飞卞雄飞张德军陈树旺
- 关键词:资源前景氦气成藏条件松辽盆地
- 佳木斯地块东部二叠纪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近十几年来,在佳木斯地块内部相继发现了一套二叠纪花岗岩,其中的锆石年龄介于254~270 Ma之间(吴福元等,2001),同时确定了地块东缘广泛发育二叠纪火山岩,锆石年龄介于263~293 Ma(孟恩等,2008)。这套...
- 曾振蒲建彬孙雷张兴洲蒋力王建伟郝振群
-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花岗岩佳木斯地块
- 文献传递
- 大杨树盆地嫩江组孢粉化石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大杨树盆地是松辽盆地外围重要的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中生代盆地。研究大杨树盆地嫩江组露头样品孢粉化石,建立雪松粉Cedripites—罗汉松粉Podocarpidites—雏囊粉Parcisporites组合。结果表明:大杨树盆地嫩江组建立的孢粉化石组合以三缝类孢子和双气囊类花粉为主,Schizaeoisporites属、Cyathidites属和被子植物花粉的质量分数较低,Classopollis属未见,组合特征与以往建立在松辽盆地的嫩江组孢粉组合明显不同。Lytharites、Pentapollenites、Callistopollenites、Consoliduspollenites、Retitricolpites和Borealipollis等具有时代意义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的出现,明确大杨树盆地嫩江组的沉积时代为晚白垩世Campanian期。大杨树盆地嫩江组沉积时期古植被以松柏类、真蕨类和石松类为主,古气候环境属于湿润的亚热带。该结果对大杨树盆地地层及古气候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为盆地油气勘探提供基础地质支撑。
- 孙雷王成龙卞雄飞张健陈树旺苏飞汪博张海华
- 关键词:大杨树盆地嫩江组孢粉组合晚白垩世
- 大杨树盆地中部甘河地区嫩江组沉积期古环境分析
- 大杨树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甘南县境内,盆地西接大兴安岭,东依嫩江断裂与松辽盆地西缘紧邻,为在晚侏罗世褶皱基础上发育的一个呈北北东向长条带状展布的中新生代断陷—坳陷型盆地,面积约为1560...
- 孙雷卞雄飞曾振
- 关键词:大杨树盆地嫩江组古环境
- 文献传递
- 松辽盆地北部三叠纪重要火山-岩浆事件——对晚古生代地层时限的约束被引量:5
- 2021年
- 对松辽盆地北部黑富地3井所钻遇的侵入岩进行同位素U-Pb年代学分析,以探讨其形成期次和构造演化特征,并对所侵入的地层进行时代约束.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245.5±1.9 Ma,表明侵入岩的结晶年龄为早中三叠世,指示松辽盆地北部发育早中三叠世岩浆热事件.同时存在两组捕获的锆石年龄,一组介于269~295 Ma,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289.0±6 Ma;另一组为313~353 Ma,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338.0±3 Ma.捕获的锆石年龄指示松辽盆地北部基底或深部至少还经历了石炭纪和早—中二叠世等火山活动及岩浆侵位等事件.导致岩浆热事件的构造机制应与古亚洲洋的碰撞拼合及碰撞后的伸展体制有关.脉岩的结晶侵位年龄限制了地层的沉积时代上限,即碎屑岩地层是在245.5±1.9 Ma之前固结成岩.综合其他地质依据,证明碎屑岩层系为晚二叠世林西组.
- 张海华张健陈树旺郑月娟苏飞卞雄飞黄欣李晓海张德军孙雷
- 关键词:松辽盆地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早中三叠世岩浆事件
-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JTD1井上白垩统嫩江组烃源岩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 2020年
- 基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嫩江组8个烃源岩抽提物中芳烃馏分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嫩江组烃源岩中检测到指示陆源高等植物来源的化合物,包括1,2,5-三甲基萘、卡达烯、惹烯、联苯、蒽及苝等,以及表征低等生物来源的䓛和苯并藿烷等化合物,说明研究区嫩江组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和低等生物的双重贡献。三芴系列和苝系列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嫩江组烃源岩形成于弱氧化的湖相环境。芳烃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如烷基菲系列参数(MPI1)、烷基萘系列参数(DNR、TNR、TMNr、TeMNr)、三芳甾烷系列参数[C28-20S/(20S + 20R)-TAS]、苯并藿烷分布特征、二苯并噻吩系列参数(MDR、Rc4、Rc5)以及脱羟基维生素E系列参数(β-MTTC/γ-MTTC),指示研究区嫩江组烃源岩主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
- 莫少武唐友军张健何大祥苏飞孙雷
- 关键词:嫩江组烃源岩
- 饶河杂岩中枕状玄武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为中国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最为可靠的地质记录之一,对限定古大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饶河杂岩位于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核心位置,发育典型的增生杂岩组合,其中玄武岩类多呈构造透镜体状产出于超镁铁质-镁铁质杂岩带,变形轻微,没有遭受变质.对饶河杂岩中枕状玄武岩样品进行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饶河杂岩中枕状玄武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中侏罗世(168±2 Ma),枕状玄武岩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富集,Th元素丰度较高,形成于洋岛(OIB型)环境.饶河杂岩中枕状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环境,对于该区侏罗纪时期构造动力学背景研究具有意义.
- 曾振曾振孙雷张兴洲蒋力
- 关键词:枕状玄武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
- 松辽盆地西北部富裕地区黑富地1井二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 2019年
- 近年来松辽盆地及外围二叠系作为潜在的勘探层系越来越被重视,许多油气地质调查工作者针对烃源岩特征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认为松辽盆地及外围二叠系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较高的油气勘探前景(陈树旺等,2013;朱志立等,2017)。但由于松辽盆地内的二叠系被上覆地层所覆盖,埋藏深度大,揭示二叠系的钻孔资料有限,制约了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的研究和油气的发现。
- 张健张海华何大祥郑月娟张德军孙雷
- 关键词:松辽盆地二叠系烃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