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扬

作品数:31 被引量:312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事处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基因
  • 7篇肠癌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肿瘤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大肠
  • 4篇大肠癌
  • 3篇代谢
  • 3篇代谢酶
  • 3篇代谢酶基因
  • 3篇代谢酶基因多...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农村卫生
  • 3篇农村卫生适宜...
  • 3篇女性
  • 3篇卫生适宜技术

机构

  • 27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浙江省医学科...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亚琛工业大学
  • 2篇浙江省医学科...
  • 2篇宁波市医疗中...
  • 2篇宁波出入境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淮北矿业集团

作者

  • 29篇张扬
  • 11篇陈坤
  • 6篇沈毅
  • 5篇裘炯良
  • 5篇金明娟
  • 4篇蒋沁婷
  • 4篇宋亮
  • 4篇范春红
  • 4篇姒健敏
  • 4篇蒋健敏
  • 4篇朱雯
  • 4篇朱炜
  • 4篇杨再峰
  • 4篇王红妹
  • 3篇毛建华
  • 3篇梁黎
  • 3篇杜立中
  • 3篇朱益民
  • 2篇何寒青
  • 2篇俞维萍

传媒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医院管理...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癌症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全国肿瘤病因...
  • 1篇浙江省第二十...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技术诊治小儿佝偻病在浙江农村推广的适宜性评估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浙江省农村乡级卫生机构在小儿佝偻病诊治中应用骨碱性磷酸酶检测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方法:使用"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结果:7个一级指标的加权分分别为8.05、8.06、6.32、18.13、18.88、4.84、4.36,总分为68.64;该技术成熟性较好;需要性一般;简便性较好;安全性较好;有效性很好;经济性一般;社会和伦理适应性较好。结论:该技术适宜在浙江省乡级农村卫生机构推广应用。
朱雯王红妹张扬沈毅李鲁姒健敏蒋健敏夏志俊蒋海瑛朱炜杨再峰
关键词: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骨碱性磷酸酶小儿佝偻病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椎体内压力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分析椎体成形术(PVP)中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缘由,并提出科学的预防性建议。方法对16例具有脊柱椎体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的老年尸体腰椎(14具)有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椎体(其椎体骨密度值T<-2.5)予以C-arm透视机的动态监测下达到临床评价要求的椎体成形术,采用unisensor AG公司生产的直径为2.0mm的微型压力传感器(5mv/bar)和Peekel Instruments GmbH生产的载频放大器及其附属配套软件-Si-gna Soft6000(PICAS&SIGNA LOG6000)测定每个椎体的椎体成形术术中椎体内压力的动态变化,采用描述性的统计和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上的描述和分析,并就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临床意义上的分析。结果每个椎体的椎体成形术均达到临床评价要求,每次推杆(美国Kypho公司提供标准椎体成形术中Yamshidi-Nadel套系中推注骨水泥入椎体的器具,每具推杆可容纳骨水泥约1.5mL)推注骨水泥入椎体时所产生的椎体内的压力pmax不是很高,多数在0.50bar以下,其所导致的效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每次推杆推注骨水泥入椎体时的椎体内压力面积值parea也不是很高,多数在10.00Unit以下,其所导致的效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两者均呈偏态分布;而且,对每例椎体的第一、二、三、四杆之间两两予以统计学上的分析,在总体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还发现除第一和二杆、第三和四杆之间外,其他各杆之间存在着差异(a<0.0083)。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PVP)时,其在推注骨水泥入病椎时一般3推杆(约4.5ml骨水泥)即可达到推注骨水泥的临床评价要求,已无必要予第四杆等再次将骨水泥推注入病椎,既不作无意义的行为,又减少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胡晓晖Fritz-Uwe Niethard张扬吴春根张明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生物力学椎体压缩性骨折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s,CYP)1A1、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M1和T1、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mnosyltransferase,UGT)1A7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及其交互作用。方法2002年5月在浙江省嘉善县开展的现场病例对照研究及单纯病例研究,获得14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43名健康对照,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检测CYP1A1、GSTM1、GSTT1和UGT1A7的基因多态,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YPIA1 MspI多态(非编码区T6235C)C/C基因型、T/C和C/C基因型者相对于T/T基因型者的OR值分别为0.493(95%CI:0.254—0.956)和0.638(95%CI:0.427—0.952),具有统计学意义;GSTM1、GSTT1非缺陷型与缺陷型的分布频率对照组和病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病例组UGT1A7变异/变异型基因与野生纯合型基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01,95%CI:1.456—4.296)。单纯病例研究分析,CYP1A1与GSTT1、GSTM1与GSTT1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COR值分别为2.617(95%CI:1.015—6.752)和3.935(95%CI:1.323—11.706);而CYPlAl与GSTM1、CYP1A1与UGT1A7之间无交互作用。结论CYP1A1 MspI变异型可降低机体对结直肠癌的易感性,而UGT1A7的变异/变异基因型可增加结直肠癌的罹患风险,CYP1A1与GSTT1、GSTM1与GSTT1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
范春红金明娟张扬宋亮徐虹蒋沁婷俞维萍陈坤
关键词:酶类结肠直肠肿瘤基因
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被引量:17
2007年
背景与目的: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1,XRCC1)编码蛋白在DNA单链断裂修复和DNA碱基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基因外显子多态性的存在可影响编码蛋白的功能活性,最终使机体对癌症的易感性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基因外显子最常见的3处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C26304T、G27466A和G28152A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ve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分析方法,检测207例结直肠癌病例和621例成组匹配的正常对照XRCC1C26304T、G27466A和G28152A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采用EH Linkage Software1.2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单体型分布进行预测。结果: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个体特征,以及吸烟、饮酒等常见环境暴露因素的分布和/或构成比在结直肠癌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XRCC1各多态基因型检测分型发现,结直肠癌病例组携带26304T、27466A和28152A变异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29.95%、11.22%和28.22%,对照组分别为32.87%、12.34%和27.27%,各多态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多态基因型分布经χ2拟合优度检验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且在两组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观察到各多态基因型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单体型分析发现,各变异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内均存在遗传连锁不平衡现象,CGG、CGA、CAG和TGG是最常见的4类单体型,其在两组的分布频率总和分别为95.54%和96.64%,然而在两组间同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国浙江省嘉善县人群中,XRCC1C26304T、G27466A和G28152A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然而各变异等位基因存在遗传�
金明娟陈坤张扬张薇刘冰张勇晶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某矿业集团接尘煤矿工人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了解接尘职工健康状况,为企业防治尘肺病和开展职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某矿业集团接触煤尘、岩尘的10 310名在岗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尘肺病检出率为0.53%;Ⅰ期尘肺病人发病年龄为(52.00±5.42)岁、发病工龄为(30.00±2.95)年;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4.62%。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2.60%,血压偏高与年龄、工龄呈正相关(r=0.98,P<0.00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19.89%,心电图异常与工种有关(2=77.48,P<0.005),与年龄无关,采煤工、掘进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辅助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6.70%;尿常规异常率为2.70%。纯掘进工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高于纯采煤工,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该矿业集团职工尘肺病发生率下降,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应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吴全兰丁新平陈卫东郭长轩张扬
关键词:粉尘作业煤工尘肺
大肠癌环境暴露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陈坤金明娟蒋沁婷赵玉婉马新源张扬沈毅裘炯良
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由浙江省卫生厅资助,进行了研究。一、概况:大肠癌,即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期望寿命明显延长,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环境影响因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子流行病学
散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NPHS2基因突变的研究
背景散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期常见的临床病症,包括激素敏感型和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以与遗传及免疫因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肾小球上皮细胞和裂孔隔膜可能在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毛建华戴宇文顾伟忠夏永辉张扬傅海东王亚萍刘爱民梁黎杜立中
文献传递
利用基因组数据分析水稻基因顺式作用元件被引量:1
2006年
为了研究籼粳亚种基因调控序列的总体特性,我们利用籼粳稻以及拟南芥基因组和全长mRNA序列获取了大量高可信度的调控序列,通过这些序列,分析了水稻基因调控序列顺式作用元件(信号)的数量、分布以及与GC含量的关系等.研究结果表明:一些信号在水稻基因调控序列中发生显著的数量变化,同时一些信号数量在水稻与拟南芥基因间存在明显差异, 这说明这两种单双子叶植物间信号的使用上存在偏好,同时水稻不同类型基因以及特有与非特有基因间在信号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信号的分布直接导致了调控序列GC含量的波动.本研究没有发现水稻籼粳两个亚种间在调控序列方面(顺式调节因子和GC含量等)存在明显差异.
张扬徐国华徐飞樊龙江
关键词:水稻基因组顺式作用元件籼粳亚种拟南芥GC含量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6年
任艳军李秀央张扬陈坤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国女性首位死因脑血管疾病国家卫生部
大肠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72
2002年
目的 :综合分析我国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 Meta- analysis方法对国内有关大肠癌危险因素的 14个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了定量综合分析 ,累计病例、对照数分别为 50 34和 52 0 5例 ,统计处理采用 Dersi-m onian和 L aird的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对 14个研究的 Meta分析表明 :轻体力活动、膳食纤维为保护因素 (综合OR均小于 0 .8) ;粘液血便、慢性腹泻和大肠息肉史与大肠癌有较高的关联 (综合 OR均大于 4 )。分层结果提示 ,某些因素在南北地区间或采用不同的指示病例和对照类型间危险度估计存在着一定差异。结论 :肠道相关症状或疾病、饮食因素中的油腻性食物等、精神刺激和家族肿瘤史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 ,而轻体力活动、膳食纤维为保护性因素。
陈坤裘炯良张扬
关键词:大肠癌META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