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芳

作品数:16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改性
  • 2篇研磨
  • 2篇氧化硅
  • 2篇乳糖
  • 2篇提取物
  • 2篇中药
  • 2篇吸湿
  • 2篇吸湿性
  • 2篇苦参
  • 2篇苦参方
  • 2篇挥发油
  • 2篇二氧化硅
  • 2篇粉体
  • 2篇粉体改性
  • 2篇粉体学
  • 2篇粉体学性质
  • 2篇白芷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粉
  • 2篇超微粉碎

机构

  • 16篇成都中医药大...
  • 8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第一制药...
  • 1篇四川厚德医药...

作者

  • 16篇张芳
  • 15篇韩丽
  • 13篇张定堃
  • 8篇杨明
  • 6篇张超
  • 6篇杨迎光
  • 4篇秦春凤
  • 3篇杨秀梅
  • 2篇伍振峰
  • 1篇王念明
  • 1篇欧小群
  • 1篇李芸霞
  • 1篇邹文铨
  • 1篇万峰
  • 1篇肖潇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成药
  • 2篇中草药
  • 2篇中药与临床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糖微粉研磨改性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筛选及机制探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筛选乳糖微粉研磨改性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条件,分析乳糖微粉的抗吸湿机制。方法:以吸湿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乳糖种类、药辅比、研磨时间对乳糖微粉研磨改性以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条件,通过粒径分布、微观结构等物理指标对改性物加以佐证。结果:乳糖微粉研磨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白芷提取物与乳糖超微粉(粉碎1 min)等比例研磨3 min。改性物的粒径d0.1,d0.5,d0.9分别为3.477,15.078,54.501μm,接触角(7.7±0.66)度,乳糖颗粒包覆在白芷提取物表面。结论:乳糖适度微粉化能明显降低白芷提取物的吸湿初速度与吸湿加速度的绝对值,能显著降低白芷提取物的吸湿性。抗吸湿作用可能与研磨改性使得乳糖粒子附于白芷提取物表面密切相关。
张芳韩丽张定堃杨迎光唐宜轩伍振峰杨明
关键词:白芷提取物吸湿性
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方法初探被引量:16
2014年
以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研究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归纳总结了可用于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测定与评估方法,并对机器视觉技术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进行了阐述,旨在提升中药制剂品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推动适合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评价体系的建立。
韩丽张芳张定堃唐宜轩杨迎光杨明
关键词: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红外指纹图谱机器视觉技术
经皮给药系统促透方法及其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4年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经皮给药系统的文献,介绍纳米载体和物理促透法的作用机制,及各种促透方法联用研究进展。透皮促透方法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改善了药物的皮肤渗透性差,克服了皮肤角质层屏障等问题。而且几种促透方法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使促透效果更佳,推动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经皮给药系统具有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近年来多种促透新方法和新技术被用于经皮给药系统,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使得大部分药物经皮制剂的开发成为可能,今后应加强对透皮促透方法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望推动经皮给药制剂的发展。
张超韩丽张定堃张芳郝月莆
关键词:经皮给药系统物理方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苦参方的醇提工艺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优化苦参方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K(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和)提取率及干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选择合适的拟合方程模型,采用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65%乙醇,提取2次,每次2.5 h,总评"归一值"实测值与预测性偏差为-2.26%,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2=0.949 9。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预测性良好。
张超韩丽张芳张定堃杨秀梅张喻娟
关键词:苦参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醇提工艺
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验证及稳定性考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考察其在强光、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优选包合工艺。使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1 m L姜黄挥发油与8 gβ-环糊精进行包合,包合时间1.5 h,包合物温度50℃。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结果表明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并具有一定的抗光照、热、湿稳定性。结论:试验优选的包合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且包合过程对挥发油成分无影响。
张超韩丽欧小群张芳杨秀梅郝月莆
关键词: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稳定性
多孔淀粉的制备及其在医药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多孔淀粉是由生淀粉形成的一种多孔状变性淀粉,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食品、医药和其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归纳了多孔淀粉在结构特点、制备方法、改性工艺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以期推动多孔淀粉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促进辅料工业的进步与发展。
唐宜轩韩丽张定堃张芳杨迎光杨明
关键词:多孔淀粉结构特点改性工艺
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参方中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参方(苦参和荆芥)中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对提取的影响,筛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实验数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输入,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结果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12倍量水,浸泡1 h,水蒸汽蒸馏提取6 h,检验样本的网络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结论 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不需要增加试验次数,就能分析苦参方中荆芥挥发油提取因素变化规律和寻找最佳参数。
张超韩丽杨秀梅张喻娟张芳杨明
关键词:荆芥挥发油正交试验
乳糖研磨改性降低红景天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与原理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该文以强吸湿性的红景天提取物为研究对象,以乳糖为改性剂,考察研磨改性法对红景天提取物吸湿性的影响,并通过粒径分布、微观结构、红外光谱、表面性质等方面对改性物予以表征。结果表明,红景天提取物与乳糖UP2等比例研磨5 min制备的改性物的吸湿初速度、吸湿加速度及临界相对湿度均显著低于原提取物及物理混合物;研磨改性物的粒径小于物理混合物,微观结构也明显不同于物理混合物,其红外光谱及表面性质亦与乳糖UP2更为类似。研磨改性使得乳糖粒子附着于红景天提取物表面是吸湿性显著降低的重要原因。
张定堃张芳林俊芝韩丽伍振峰杨迎光杨明
关键词:红景天提取物乳糖吸湿性
白芷饮片超微粉碎规律的初步探索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白芷饮片的超微粉碎规律。方法:制备白芷细粉及超微粉Ⅰ,Ⅱ,Ⅲ,Ⅳ,考察各粉末的粒径分布、润湿性、红外光谱、吸湿性。采用HPLC测定欧前胡素含量,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51 nm,评价不同白芷粉末的溶出度。结果:白芷细粉的粒径最大,超微粉Ⅳ粒径最小;细粉的润湿性最差,超微粉碎后吸湿性显著改善,超微粉Ⅳ的润湿性最好,接触角趋近零;5种粉末的红外光谱与吸湿性相似度极高;超微粉Ⅲ的溶出度较优。结论:与白芷细粉相比,4种超微粉的化学成分未发生改变,但粉体学性质存在差异,提示超微粉碎药材时应根据具体应用情况选择适宜粒径。
杨迎光张芳韩丽张定堃唐宜轩杨明
关键词:白芷超微粉碎溶出度欧前胡素
影响微粉硅胶粉体学性质的因素浅析及其在制剂应用中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对微粉硅胶的粉体学性质进行了归纳,并对制备工艺、表面改性、干燥工艺等影响粉体学性质的因素加以分析;对多种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及微粉硅胶的促崩解、助悬、促吸收等新用途进行了介绍。虽然微粉硅胶用于药物输送系统已有较多报道,但目前的研究都只局限于一些药物在动物细胞中的传递,在将来的实际应用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体内代谢、急性和长期毒性、长期稳定性、循环性能等,特别是药物载药系统在体内的详细过程及毒理学研究,将微粉硅胶用于临床之前还要进行长期实验研究。
张芳韩丽张定堃秦春凤
关键词:粉体学性质介孔二氧化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