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中毒
  • 6篇迟发
  • 5篇一氧化碳
  • 5篇一氧化碳中毒
  • 5篇一氧化碳中毒...
  • 5篇脑病
  • 5篇迟发性脑病
  • 3篇血清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急性一氧化碳
  • 3篇急性一氧化碳...
  • 3篇急性一氧化碳...
  • 3篇梗死
  • 3篇白介素
  • 2篇胆红素
  • 2篇动脉
  • 2篇血清胆红素
  • 2篇血脂

机构

  • 11篇郴州市第一人...
  • 3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3篇曾珉
  • 4篇李海鹏
  • 4篇徐自强
  • 3篇乐冬友
  • 2篇李娜
  • 1篇陈飞林
  • 1篇乐东友
  • 1篇王仲华
  • 1篇黄仁彬
  • 1篇罗敢平
  • 1篇杨期明
  • 1篇邱楠
  • 1篇游咏
  • 1篇刘俊宏

传媒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蛇志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变化的相关研究
<正>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011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
曾珉李海鹏
文献传递
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中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中毒性心肌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三磷酸腺苷(ATP)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等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抗心衰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K、CK-MB、TnI、BNP血清指标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血清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能改善中毒性心肌炎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损伤的血清指标浓度。
曾珉乐冬友
关键词: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
多种油脂肪乳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多种油脂肪乳(SMOF)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患者的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案,选取于2016年2月至2021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百草枯中毒入院的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解毒操作,如洗胃、灌肠、长托宁解毒等,对照组加用多种油脂肪乳干预,而观察组在常规解毒基础上给予多种油脂肪乳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统计两组疗效、死亡情况,比较两组血清相关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肺纤维化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7%,与对照组(6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内死亡3例,平均存活时间(21.45±3.26)d,而对照组死亡5例,平均存活时间(18.45±3.11)d,观察组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8 d后,两组SOD含量均较入院时升高,而NF-κB、丙二醛、TNF-α水平则下降,且观察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丙二醛、NF-κB、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8 d后,两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较入院时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时,观察组肺纤维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油脂肪乳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缓解肺纤维化进程,改善器官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袁杰敏郭志祥罗敢平曾珉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N-乙酰半胱氨酸
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变化的相关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011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病例组,另选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脑梗死患者的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的间接胆红素浓度(P<0.05),病例组血清TG及LDL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浓度(P<0.05)。比较不同类型的脑梗死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其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DBIL浓度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DBIL浓度(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曾珉杨期明徐自强乐冬友
关键词:脑梗死胆红素血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6、10及丙二醛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4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ioning,DEACMP)病人血清IL-2,IL-6,IL-10及丙...
曾珉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IL-2IL-10MDA双抗体夹心法
文献传递
IL-2及MDA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中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及丙二醛(MDA)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的表达,探讨IL-2、MDA浓度检测对DEACMP早期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4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科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将DEACMP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认知障碍组三组。同时根据Barthel指数,将DEACMP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功能障碍组。比较DEACMP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IL-2和MDA浓度水平的差异,研究不同认知障碍组及神经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IL-2和MDA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ACMP患者血清IL-2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浓度水平较刚入院时回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在DEACMP患者血清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MDA的表达(P<0.05)。治疗后血清MDA浓度较刚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IL-2在重度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的表达明显低于中度及轻度认知障碍组(P<0.05);MDA在重度认知障碍组患者的表达则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认知障碍迟发性脑病患者(P<0.05)。IL-2及MDA浓度变化与MOC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IL-2在重度功能障碍组患者的表达明显低于中度及轻度功能障碍组(P<0.05),MDA在重度功能障碍组的表达高于中度与轻度功能障碍组(P<0.05)。IL-2和MDA表达变化与Barthel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L-2和MDA表达水平有助于对DEACMP的诊断预判及病情评估。
曾珉雷静徐自强乐冬友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白介素-2丙二醛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6、10及丙二醛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2015年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丙二醛(MDA)浓度的变化,探讨免疫因子及自由基在DEACM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临床确诊为DEACMP的患者41例为DEACMP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40例为ACMP组。选择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于入院时清晨空腹采血,进行IL-2、IL-6、IL-10及MDA的测定。DEACMP组于入院治疗14 d后再次采血检测。实验应用全自动酶标仪,采用抗体夹心法测定。应用MMSE量表对刚入院时DEACMP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的IL-6水平变化。结果 ACMP组血清IL-2、IL-6、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EACMP组入院时血清IL-2、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10及MDA浓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DEACMP组血清IL-2,IL-6浓度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血清IL-10及MDA浓度低于入院时。DEACMP重度认知障碍组血清IL-6浓度明显高于中度认知障碍组和轻度认知障碍组。结论 IL-2、IL-6、IL-10在DEACMP的发生发展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DA参于了DEACMP的病理生理过程。
曾珉黄仁彬游咏徐自强李海鹏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10丙二醛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头部磁共振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表现及头部磁共振变化的特点和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分析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部磁共振资料。结果:DEACM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人...
曾珉邱楠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磁共振
文献传递
神经节苷脂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OPIDN)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受损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的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解毒、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受检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改善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神经电生理检测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受检神经的MCV和SCV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提高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能有效营养及修复受损神经,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
曾珉李海鹏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
丹参多酚酸治疗眩晕症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治疗眩晕症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眩晕症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以随机的方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如改善循环,抗眩晕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4 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同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对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脑血管的血流速度检测,TCD测定选择能反应脑部血流的3个主要脑血管: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PCA)。测定指标选择能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典型指标:血管的峰值流速(VP)。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峰值流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能改善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有效改善眩晕症状,是治疗眩晕症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曾珉徐自强李海鹏乐东友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眩晕症腔隙性脑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