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霞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褐煤
  • 2篇孔结构
  • 2篇孔隙
  • 2篇孔隙结构
  • 2篇复吸
  • 1篇电石
  • 1篇提纯
  • 1篇热强度
  • 1篇热压干燥
  • 1篇黏结
  • 1篇黏结剂
  • 1篇脱水
  • 1篇维数
  • 1篇联用技术
  • 1篇分离提纯
  • 1篇分形
  • 1篇分形维数
  • 1篇粉煤
  • 1篇复吸率
  • 1篇半焦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霞
  • 3篇武建军
  • 3篇周国莉
  • 3篇李国宁
  • 3篇胡雪莲
  • 2篇商玉坤
  • 2篇蔡志丹
  • 1篇李慧蓉
  • 1篇苗真勇
  • 1篇狄红旗
  • 1篇石鑫

传媒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粉煤制电石用半焦的黏结剂与黏结机理被引量:6
2013年
为探索煤粉制电石用半焦的黏结剂与不同黏结剂的黏结机理,以及黏结剂对半焦冷、热强度的影响,以不黏煤为主要原料,添加黏结剂,将粉煤冷压成型后热解制得半焦。用热重(TG)和红外光谱(FTIR)的方法研究不同黏结剂的黏结机理,得到不同黏结机理下黏结剂对半焦冷、热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黏结剂A在高温下芳环上的烷基、芳香醚取代基脱落,形成较多的胶质体,黏结能力高;黏结剂B在低温下依靠分子间作用力和表面张力,高温下依靠羧基官能团水化反应形成胶质体,黏结能力高;黏结剂C在高温下芳环上的烷基、羟基官能团脱落,热解产生胶质体,黏结能力高。冷强度为98.66%,热强度为95.12%的半焦可以代替焦炭应用于生产电石。
蔡志丹武建军周国莉商玉坤石鑫李国宁李霞胡雪莲
关键词:电石半焦黏结剂热强度
脱水褐煤的孔隙结构对复吸性能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低温氮吸附法对不同温度热空气(<180℃)脱水后褐煤的孔结构进行表征,得到吸附/脱附等温线,依据NLDFT理论得出孔结构参数,并应用FHH模型计算分形维数.通过实验考察脱水褐煤的复吸率(MRV),分析了孔结构变化对复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水褐煤中存在大量一端封闭的盲孔,中孔和大孔主要以开放性孔形式存在;脱水温度140℃时中孔数量明显增加,孔容、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径均随脱水温度升高而增大;脱水褐煤的分形维数为2.52±0.03,并随脱水温度升高而增大;MRV与脱水温度成正比,脱水褐煤的复吸性能由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等因素共同影响,其中比表面积影响最显著.
武建军李霞周国莉苗真勇李慧蓉李国宁胡雪莲
关键词:复吸率分形维数
不同干燥方式对褐煤孔结构及复吸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采用低温氮吸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氮气干燥、空气干燥、热压干燥前后煤样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特性,同时对干燥后煤样进行了复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气干燥和空气干燥后煤样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均增大;热压干燥后煤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降低,平均孔径增大。扫描电镜显示,空气干燥和氮气干燥后煤颗粒表面更加不平整,裂缝变大、孔洞增多;而热压干燥后煤样表面变得平滑,裂缝被挤压在一起,孔洞减少。复吸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后煤样复吸25 h后,复吸曲线趋于平缓,氮气干燥和空气干燥煤样复吸后的水分在13%左右,热压干燥煤样复吸后水分为9%,且热压干燥煤样的水分复吸速率较小。
周国莉武建军李国宁李霞胡雪莲商玉坤蔡志丹
关键词:褐煤孔隙结构复吸热压干燥
基于不同能量形式干燥的褐煤孔结构及吸附特性研究
目前的褐煤脱水技术中采用了多种能量作用形式,而不同的能量作用形式都会影响褐煤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引起界面能改变而使脱水后褐煤呈现不同的吸附特性。本文采用基于不同能量形式的干燥方法进行褐煤脱水研究,获得脱水褐煤孔结构随能量...
李霞
关键词:褐煤孔结构
文献传递
SFE-MD联用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提纯中的应用进展
2012年
分子蒸馏技术与超临界萃取技术都是新型的绿色分离技术,二者联用技术也一直备受各国关注。本文介绍了超临界萃取(SFE)与分子蒸馏(MD)技术的原理特点,综合评述了SFE-MD联用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提纯中的发展概况及其应用特点,并对该技术在天然产物提纯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狄崇耀李霞狄红旗
关键词:提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