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涛 作品数:51 被引量:125 H指数:8 供职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021年 五氟磺草胺是当前我国稻田用量较大的一种除草剂。为明确其施用后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和环境风险,寻找较适合南方稻区农药生态毒理学检测的指示生物,为稻田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了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为受试农药,比较其对模式生物大型溞和南方常见物种发头裸腹溞的急性活动抑制试验和繁殖试验结果。急性活动抑制试验结果表明,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大型溞、发头裸腹溞的48 h-EC_(50)(95%置信限)分别为0.81 mg a.i.·L^(-1)(0.54~1.18 mg a.i.·L^(-1))、0.52 mg a.i.·L^(-1)(0.33~0.85 mg a.i.·L^(-1)),其毒性均为高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大型溞的21 d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1.22×10^(-3)mg a.i.·L^(-1);对发头裸腹溞的14 d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7.66×10^(-4)mg a.i.·L^(-1);采用TOP-RICE暴露模型进行初级评估发现,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大型溞的急性风险可接受,但对发头裸腹溞的急性、无脊椎动物(慢性)风险不可接受;进一步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法进行高级评估,发现五氟磺草胺对无脊椎动物的急性风险可接受,但对无脊椎动物的慢性风险不可接受。本研究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对南方溞种发头裸腹溞有潜在生态风险,建议该除草剂在稻田使用中,应重视其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风险,不可盲目加大用量;同时基于物种分布和风险考虑,建议采用更敏感的发头裸腹溞作为南方稻田农药生态毒理学检测的指示生物。 曾兆华 汤保华 林涛 林岭虹 杨广 金菁 朱珍珍 方慧玲 游泳关键词:五氟磺草胺 大型溞 发头裸腹溞 慢性毒性 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温室作物烟粉虱垂直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释放商业化生产的胡瓜新小绥螨和喷施化学农药2种方法防治温室茄子、黄瓜和豆角上的烟粉虱,比较2种防治方法对烟粉虱垂直分布规律和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化防棚烟粉虱大多数聚集在茄株中下部,生防棚的烟粉虱则均匀地分散分布在茄株上。化学防治仅能防治茄株上部烟粉虱的成虫和若虫,而释放到大棚茄子上的胡瓜新小绥螨却能够捕食茄株上、中、下部处于各个虫态的烟粉虱。胡瓜新小绥螨对茄株下部的烟粉虱成虫数量的控制,显著超过化学防治的水平,证明使用天敌的生物防治害虫显著优于使用农药的化学防治。 张艳璇 林涛 林坚贞 季洁 陈霞关键词:烟粉虱 茄子 化学防治 莲草直胸跳甲actin基因转录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莲草直胸跳甲肌动蛋白(actin)基因转录水平的试剂盒,该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中的荧光定量DNA体外扩增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保护了一种检测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 郑丽祯 傅建炜 史梦竹 李建宇 游泳 林涛文献传递 9种农药对家蚕和蚯蚓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0 2015年 【背景】当前农药品种及其使用量日益增多,测试农药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成为农药环境安全监测的重要途径。【方法】采用食下毒叶法和药土法分别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氰氟虫腙、螺螨酯、螺虫乙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2,4-D二甲胺盐等9种农药对家蚕和蚯蚓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其毒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级,评价其对环境的安全性。【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氰氟虫腙、螺螨酯、螺虫乙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2,4-D二甲胺盐对家蚕的LC50(96 h)分别为2.05×10-3、8.59×10-4、2.79、250.48、11.52、272.18、2.50、1.93×10-2和534.47 a.i.mg·L-1,对蚯蚓的LC50(14 d)分别为11.05、6.29、>100、>100、>100、>100、99.13、115.31和>100 a.i.mg·kg-1干土。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和戊唑醇对家蚕"剧毒",氰氟虫腙、螺虫乙脂和苯醚甲环唑对家蚕"高毒",其余农药对家蚕均为"低毒";阿维菌素对蚯蚓为"中毒",其余农药对蚯蚓均为"低毒"。【结论与意义】9种农药对家蚕和蚯蚓的急性毒性存在差异,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 林涛 游泳 傅建炜 李建宇 史梦竹 魏辉关键词:农药 家蚕 蚯蚓 急性毒性 喷胶型害虫引诱剂 本发明的一种喷胶型害虫引诱剂,其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粘虫胶水90~95份,昆虫信息素3‑8份,3‑苯丙醛0.1‑3份,桉树脑0.1‑3份。所述的昆虫信息素由茴香醛、对甲基苯甲醛、3‑吡啶甲酸乙酯、4‑甲氧基苯甲醛、香... 魏辉 田厚军 马昌杰 陈艺欣 高玉林 陈勇 林硕 林涛文献传递 烟嘧磺隆多元复配除草剂对3种非靶标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烟嘧磺隆复配剂被广泛应用于玉米田除草,为了评价其对非靶标植物的影响效应,明确烟嘧磺隆复配剂的环境风险,以小麦、绿豆和甘蓝为试验对象,在对照组出苗率达到50%后的第14天,分别测定8%烟嘧·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6%烟嘧·硝磺·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3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2%烟嘧·氯吡·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3种非靶标植物的半效应浓度(EC50),并选择最敏感指标进行评价。4种复配剂对小麦的EC50有效成分分别为0.029、0.062、0.078和0.053 mg·kg-1(高毒),对绿豆的EC50有效成分分别为0.995、0.149、0.154和0.157 mg·kg-1(中毒),对甘蓝的EC50有效成分分别为0. 004 0 mg·kg-1(剧毒)、0.001 1 mg·kg-1(剧毒)、0. 031 0 mg·kg-1(高毒)和0.002 0 mg·kg-1(剧毒)。4种烟嘧磺隆复配剂对小麦、绿豆和甘蓝等仍具有较高的毒性,在甘蓝等蔬菜田需谨慎施用。 林涛 曾兆华 曾兆华 石建亭 陈艺欣 游泳关键词:烟嘧磺隆 绿豆 甘蓝 毒性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6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0 2014年 【背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类杀虫剂、杀螨剂,其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风险,因此有必要开展其对相关环境生物毒性的研究。【方法】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意大利蜜蜂、日本鹌鹑、斑马鱼、家蚕、大型溞和赤子爱胜蚓6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蜜蜂的急性经口LC50(48 h)为0.555 a.i.mg·L-1,对鹌鹑的经口LD50(7 d)为148.369 a.i.mg·kg-1,对斑马鱼的LC50(96 h)为0.368a.i.mg·L-1,对家蚕的急性摄入毒性LC50(96 h)为0.005 a.i.mg·L-1,对大型溞的运动抑制毒性EC50(48 h)为0.020 a.i.mg·L-1,对蚯蚓的急性毒性LC50(14 d)为18.397 a.i.mg·kg-1。【结论与意义】该农药对家蚕和大型溞均为剧毒,对蜜蜂和斑马鱼均为高毒,对鹌鹑中毒,对蚯蚓低毒。总体而言,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环境生物危害大,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 游泳 林涛 李建宇 史梦竹 郑丽祯 傅建炜 魏辉关键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环境生物 急性毒性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丙森锌是一种广谱、速效、残效期长的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广泛用于作物病害的防治,但是药剂的广泛使用也可能会对农田环境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方法】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采用多种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丙森锌对环境中6种非靶标生物鹌鹑、蜜蜂、家蚕、斑马鱼、大型溞和蚯蚓的毒性,并进行了环境安全性评价。【结果】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鹌鹑、蜜蜂的毒性为低毒;对家蚕的96 h LC50为0.3990 mg·L-1,属剧毒;对斑马鱼96 h LC50为1.4764 mg·L-1,属中毒;对大型溞的48 h EC50为2.7406 mg·L-1,属中毒;对蚯蚓的14 d LC50为29.0737 mg·kg-1,为低毒。【结论与意义】该研究结果可为丙森锌的风险评估和环境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并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指导。 李建宇 史梦竹 傅建炜 游泳 林涛 郑丽祯 魏辉关键词:丙森锌 环境生物 毒性 安全评价 8%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2014年 【背景】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等多种害虫以及螨类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关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某种环境生物的单一安全性评价的研究颇多,但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8%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6种非靶标环境生物鹌鹑、蜜蜂、家蚕、斑马鱼、大型溞和蚯蚓的毒性,并进行了环境安全性评价。【结果】8%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鹌鹑的经口毒性7 d LD50为54.4762 mg·kg-1,属中毒;对蜜蜂经口毒性的48 h LC50为2.7391 mg·L-1,属高毒;对家蚕和斑马鱼的96 h LC50分别为0.0067和0.0007 mg·L-1,均为剧毒;对大型溞的抑制毒性EC50(48 h)为1.2716 mg·L-1,属中毒;对蚯蚓的14 d LC50为32.3313 mg·kg-1,属低毒。【结论与意义】本文明确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环境生物的毒性及安全性,可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利用及其对环境生物危害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史梦竹 李建宇 傅建炜 游泳 林涛 郑丽祯 魏辉关键词:环境生物 毒性 安全性 三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制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1 2015年 采用"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方法,以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大型溞、斑马鱼,意大利蜜蜂以及家蚕为受试生物,测定了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0g/L溴氰虫酰胺悬浮剂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3种药剂对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但对大型溞的48 h-EC_(50)值分别为1.51×10^(-2)、2.58×10^(-3)、7.63×10^(-2)mg/L,对家蚕的96h-LC_(50)值分别为6.11×10^(-2)、0.12和0.30 mg/L,均为剧毒;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意大利蜜蜂为低毒,但溴氰虫酰胺对其的48h经口LC_(50)值和接触LD_(50)值分别为2.90 mg/L和3.71×10^(-2)μg/bee,均为高毒。研究表明,虽然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多数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但在水体环境和桑蚕区以及作物开花期仍需谨慎使用。 林涛 游泳 郑丽祯 魏辉 林荣华 王长方 傅建炜 李建宇 史梦竹关键词:氟虫双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 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