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飞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血管
  • 2篇心病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抽吸
  • 2篇再灌注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灌注
  • 2篇抽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抑制
  • 1篇蛋白酶抑制剂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造影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泰兴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肖飞
  • 5篇徐卫亭
  • 4篇陈建昌
  • 3篇李渊
  • 3篇赵良平
  • 1篇尤涛
  • 1篇朱静
  • 1篇江建良
  • 1篇李晖
  • 1篇邵春来
  • 1篇王诗俊
  • 1篇罗小雨
  • 1篇张东亚
  • 1篇顾海波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钙短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短期预处理在调节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表达中的作用,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发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安慰剂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正常对照组开胸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一线,不结扎;另两组开胸后采用聚乙烯小管与无菌缝线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流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30 min缺血和180 min再灌注。计算心肌缺血范围和心肌梗死范围。采用平均吸光度值评估MMP-2、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心肌缺血范围在缺血再灌注安慰剂组为(38.61±1.53)%,阿托伐他汀钙组为(37.5±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范围在缺血再灌注安慰剂组为(50.00±2.00)%,阿托伐他汀钙组为(29.67±2.0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安慰剂组MMP-2的表达(1.17±0.0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23±0.04)与阿托伐他汀钙组(0.21±0.03)(均P<0.05);阿托伐他汀钙组TIMP-2的表达(0.24±0.0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8±0.04)与缺血再灌注安慰剂组(0.17±0.02)(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短期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上调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2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徐卫亭李渊赵良平陈建昌尤涛肖飞王诗俊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处理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评估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急性STEMI患者4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PCI组(对照组)140例;血栓抽吸组168例;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148例。比较各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心肌再灌注(TMP)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梗死血管和病变血管支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PCI术后TMP分级及药物洗脱支架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TFC为(31.5±5.8),血栓抽吸组为(21.8±7.2),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为(20.9±6.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76,P=0.006);其中血栓抽吸组、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CTFC低于对照组(q=3.225、3.73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血肌酐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急性STEMI患者术后1个月发生MACE有回归关系(P<0.05);年龄、血肌酐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方法与急性STEMI患者术后12个月发生MACE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急性STEMI患者早期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水平,降低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12个月MACE发生率。
赵良平徐卫亭陈建昌肖飞邵春来李晖江建良罗小雨
关键词: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心肌再灌注预后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预测价值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1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及总粥样硬化斑块面积(TPA),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113例)、冠心病组(197例),并以Gensini积分法计算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IMT、TPA的差异,观察IMT、TPA、Gensini积分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和IMT、TPA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IMT、TP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IMT的增加,斑块发生率增高,随着TPA的增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斑块形成阶段,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心血管高危人群应早期常规检测颈动脉IMT及TPA,可提高对冠心病早期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筛查潜在的冠心病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
肖飞徐卫亭李渊陈建昌朱静张东亚
关键词:冠心病内中膜厚度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术
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血栓抽吸对心肌微循环灌注以及愈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04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就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2例,分为直接介入组(对照组)和血栓抽吸组。比较各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术后2小时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达峰时间、峰值以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栓抽吸组术后即刻TIMI3级血流灌注比例升高;术后2小时ST段回落比例升高;CK-MB、cTnI达峰时间提前,峰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和随访6个月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减少趋势,但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技术可以降低血栓负荷,增加术后即时心肌灌注水平,提高心肌存活率,甚至可能改善预后。
肖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临床疗效研究
2011年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9年3月所有经冠脉造影术明确为冠心病并行支架置入治疗225例老年患者,分为置入单支血管组(n=83)和多支血管组(n=142),多支血管组再分为经皮桡动脉(TRI)组(n=103)和经皮股动脉组(TFI)组(n=39)两个亚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至少一年的临床随访.结果 多支血管组,经皮股动脉途径较经皮桡动脉途径支架置入成功率(97.4% vs 97.1%,P=1.00)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经皮股动脉较经皮桡动脉出血并发症增多(15.4% vs 3.9%,P=0.02)、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0.5±2.61d vs 7.9±1.15d,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随访结果显示,不管经桡动脉入路还是股动脉入路,多支血管组较单支血管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14.8% vs 10.8%,P=0.401)、靶病变血运重建(7.0% vs 6.0%,P=0.76)、支架内再狭窄(4.9% vs 3.6%,P=0.91)均有所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临床预后佳.
李渊徐卫亭陈建昌肖飞赵良平顾海波
关键词:老年经桡动脉途径支架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4
2010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比较常见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种疾病.OSAS具有高发病率且与心血管疾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得不到有效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会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严重后果.但目前心血管科医师尚未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OSAS的治疗产生足够的重视.为此,该文将简述OSAS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及OSAS对相关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现状,以期优化合并OSAS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
肖飞徐卫亭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心血管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