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雪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椰子不同部位LPS、PPO以及POD活性分布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针对椰子加工业存在贮运难、易变质、手工操作复杂等难题,研究椰子中不同部位的酶活性分布,力求明确贮运过程中椰子内部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椰子中不同部位的脂肪酶(LPS)、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活性分布趋势一致,其中种皮的3种酶活性均为最高,带皮椰肉和白椰肉分别次之;贮藏过程中,除了白椰肉中PPO的变化不显著外,各部位酶活性均呈大幅度的增长趋势,其中种皮中的酶活性增幅最大。可见LPS、PPO和POD 3种酶活性的变化均是制约椰子货架期以及种皮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加热、微波等前处理均是抑制椰子体内酶活,改善种皮加工品质的有效方法。
- 王挥陈卫军龙雪峰赵松林夏秋瑜
- 关键词:椰子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 低温贮藏椰肉品质变化及腐败菌分离与鉴定被引量:7
- 2014年
- 考察低温贮藏条件下椰肉的品质变化规律,并对椰肉优势腐败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为研究特定腐败菌的致腐原理,解决新鲜椰肉贮运难、易腐败等难题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条件下,椰肉的菌落总数、pH值、酸价、过氧化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硬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利用划线培养的方法,根据菌落形态特征,从腐败椰肉中分离得到3株腐败细菌和2株酵母菌,分别通过16S rRNA、ITS序列进行分类研究,确定L1、L2、L3分别为肠杆菌科的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L4、L5分别为毕赤酵母(Pichia sp.)、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
- 龙雪峰陈卫军王挥赵松林
- 关键词:优势腐败菌
- 一种椰肉的保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椰肉的保鲜方法,该方法是将新鲜椰肉加入保鲜剂溶液中进行高温热烫处理,处理温度50~70℃,处理时间15-35min,取出沥干;然后将沥干后的椰肉装入经消毒后的包装中进行低温冷藏,冷藏温度2~8℃,能将新鲜...
- 邓福明陈卫军龙雪峰郑亚军
- 文献传递
- 热处理对新鲜椰肉贮藏特性的影响
- 2015年
- 针对新鲜椰肉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腐败变质的问题,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椰肉贮藏特性的影响,筛选最佳的热处理条件。结果表明,60℃、25 min热处理结合低温贮藏,能够有效延缓椰肉的腐败变质,显著降低贮藏过程中椰肉的菌落总数、p H值以及内部脂肪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同时该热处理条件不会对其质构特性产生影响,椰肉的硬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王挥龙雪峰郑亚军宋菲陈卫军赵松林
- 关键词:贮藏保鲜
- 一种椰肉的保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椰肉的保鲜方法,该方法是将新鲜椰肉加入保鲜剂溶液中进行高温热烫处理,处理温度50~70℃,处理时间15-35min,取出沥干;然后将沥干后的椰肉装入经消毒后的包装中进行低温冷藏,冷藏温度2~8℃,能将新鲜...
- 陈卫军邓福明龙雪峰郑亚军
- 文献传递
- 椰肉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 新鲜椰肉富含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很容易腐败变质。本研究以文椰78F1椰子果为试材,从研究椰肉低温(4℃)贮藏的品质变化规律入手,分离并鉴定了导致椰肉腐败变质的优势腐败菌;通过抑菌试验研究了5种常用...
- 龙雪峰
- 关键词:低温贮藏抑菌保鲜
- 文献传递
- 红棕象甲高龄幼虫冷驯化有效降温速率的确定被引量:4
- 2014年
- 为明确红棕象甲限hynchophorous ferrugineus(Oliver)]高龄幼虫冷驯化试验的有效降温速率范围,初步了解其体内抗寒物质应对不同降温条件下生理指标的变化。实验设定3种不同降温速率(1.00、0.10、0.05℃/min),①从(25--0.5)℃分别降至5℃进行冷驯化,后置于检测温度(-8℃)下处理2h观察并统计存活率:⑦测定不同降温速率处理后试虫体内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两组实验均设置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红棕象甲高龄幼虫冷驯化有效降温速率范围在1.00~0.10℃/min之间,最佳降温速率为0.10℃/min;试虫应对不同降温速率时.体内脂肪、甘油、总糖及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而水含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
- 万婕阎伟刘丽龙雪峰李朝绪覃伟权
- 关键词:红棕象甲高龄幼虫冷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