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薇 作品数:30 被引量:98 H指数:6 供职机构: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指令性课题 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凝血功能、免疫调节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观察积极液体复苏(active liquid resuscitation,AFR)与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对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rauma induced coagulopathy,TIC)患者凝血功能、免疫调节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液体复苏策略分为积极液体复苏组(AFR组,46例)和损伤控制复苏组(DCR组,48例),对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12 h 2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复苏后18 h 2组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血压波动幅度、总补液量,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12 h、24 h、48 h 2组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复苏后96 h并发症发生率,复苏后1周存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2组MAP、SI、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苏前20 min APTT、INR、PT、D-二聚体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 h DCR组APTT、INR、PT、D-二聚体值明显低于AFR组(P<0.05)。复苏后24 h DCR组MAP、血压波动幅度、SI值、总补液量明显低于AFR组(P<0.05)。2组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24 h PLA2、PA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 h DCR组PLA2、PAF明显高于AFR组,复苏后48 h DCR组PLA2、PAF明显低于AFR组(P<0.05)。复苏后96 h DCR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FR组,复苏后1周DCR组存活率明显高于AFR组(P<0.05)。结论DCR救治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明显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有效纠正休克,复苏期间血压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存活率较高,与AFR相比临床疗效明显;但AFR在复苏治疗早期能有效抑制免疫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严晓薇 李小东 李素清 滑立伟 段立娟 赵静媛关键词:免疫调节 凝血酶原时间 实体镜像对比技术、虚拟软件模拟技术在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比较研究实体镜像对比技术、虚拟软件模拟技术在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前规划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月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复杂性跟骨骨折,依据术前规划的方式,分为实体技术组(即实体镜像对比技术组,31例),虚拟技术组(即虚拟软件模拟技术组,34例),对二组术前基础资料、围手术期指标、随访相关评价指标等予以对比研究。结果手术前一般情况的各项临床指标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手术前实体技术组实施的患侧、健侧校验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镜像对比技术进行术前规划;总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规划费用、术前规划时间,实体技术组多(长)于虚拟技术组(P<0.05);术前、术后3个月的Bohler角、Gissnae角及距下关节水平角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术前的Bohler角、Gissnae角及距下关节水平角,与其对应组别,在术后3个月的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18个月,AOFAS评分、ROM度数、骨折愈合优可率、跟骨长度、跟骨宽度、跟骨高度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体镜像对比技术、虚拟软件模拟技术均可以为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提供了良好的术前规划,临床中需要将两种技术结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但实体镜像对比技术会增加患者费用及术前准备时间。 李小东 严晓薇 薛鑫鑫 隋磊 谢强 孔宇 刘飞 姜洪涛 王培关键词:镜像 跟骨 骨折 辛伐他汀改善脓毒症大鼠肺微循环通透性的机制:与VEGF-α的关系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改善脓毒症大鼠肺微循环通透性的机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α)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80只,49~63日龄,体重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n=8)、假手术组(Sham组,n=24)、脓毒症组(Sep组,n=24)和辛伐他汀组(S组,n=24)。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S组于CLP前给予辛伐他汀20mg/kg灌胃,1次/d,连续2周,其余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大鼠麻醉后处死,其余3组于CLP后6、24和48h时随机取8只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血液及肺组织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浓度;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干(W/D)比值,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α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Sep组和S组肺组织W/D比值升高,VEGF-α表达上调,血清ICAM-1浓度升高,Sep组血清VEGF-α浓度升高(P<0.05),S组血清VEG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m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ep组比较,S组肺组织W/D比值降低,VEGF-α表达下调,血清VEGF-α和ICAM-1浓度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改善脓毒症大鼠肺微循环通透性的机制与局部肺组织及外周VEGF-α水平降低有关。 任珊 何聪 申丽旻 严晓薇 赵鹤龄关键词:辛伐他汀 脓毒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嗜酸性粒细胞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天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估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探讨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28 d后的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n=45)和死亡组(n=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确定ARDS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LR及EOS对ARDS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疾病诱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均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血乳酸(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白细胞计数(WBC,×109/L:21.10±4.29 vs.19.71±5.32)、中性粒细胞计数(NEU,×109/L:11.56±6.83 vs.8.15±5.64)、NLR(16.05±6.34 vs.12.29±5.10)和降钙素原(PCT,μg/L:11.78±5.21 vs.7.82±4.56)均高于存活组,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109/L:0.04±0.05 vs.0.05±0.07)和氧合指数(OI,mm Hg:140.47±12.52 vs.144.53±12.13)均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OS、NLR、PCT、OI和Murray肺损伤评分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LR对ARDS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CI 0.618~0.872),当最佳截断值为0.460时,敏感度为78.1%,特异度为67.9%;EOS对ARDS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AUC为0.727(95%CI 0.599~0.855),当最佳截断值为0.446时,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82.1%。结论NLR、EOS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及EOS对ARDS患者的28 d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ARDS预后评估有效而简便的指标。 严晓薇 滑立伟 李素清 张坤 赵凯峰 段立娟 赵静媛 夏嘉鼎 李小东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置管药物溶栓在足踝部游离皮瓣术后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结合置管药物溶栓处理足踝部游离皮瓣术后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术,术后皮瓣出现动脉栓塞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结合置管药物溶栓处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动脉通畅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间观察皮瓣六项指标联合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予以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2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部分坏死,2例再次出现动脉危象,改行切开探查术式。排除改行切开探查术的2例患者,采用该术式处理的14例患者,无大出血及死亡病例,取出的血栓长度为0.2~1.8cm,平均长度(0.83±0.32)cm,术中动脉通畅率为100%,手术时间55~90min,平均时间(65.12±12.72)min。术中失血量为35~70mL,平均失血量(55.48±9.45)mL。术后1例(7.14%)出现消化道出血,予以对症治疗。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5(10.4,16.5)个月,2例(14.3%)影响穿鞋,予以皮瓣修薄后改善,1例(7.14%)出现局部溃疡,换药后愈合。末次随访时皮瓣质地良好,感觉恢复S 2~S 3级,均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觉均仅有1个点,皮瓣疗效满意率85.71%。足踝部功能改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59~95分,平均(83.72±6.42)分,AOFAS踝-后足功能优良率71.42%。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药物溶栓处理足踝部游离皮瓣术后动脉栓塞,微创、快捷、安全,临床疗效确切。 李小东 刘飞 严晓薇 姜海军 王培关键词:FOGARTY导管 取栓术 溶栓 游离皮瓣 动脉栓塞 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滤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滤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肾损伤需要进行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体表解剖定位组(对照组)及超声引导定位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解剖标志点盲探穿刺置管,观察组在超声实时定位引导下穿刺置管,观察记录患者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股静脉与股动脉的关系及血管异位情况,并比较二组患者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超声探查显示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呈并行关系占49.1%,呈重叠关系占40.4%,异位占10.5%;股静脉与股动脉呈并行关系占54.5%,呈重叠关系占33.3%,异位占12.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总成功率明显升高,穿刺时间显著降低(P均<0.05);且穿刺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血液滤过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急性肾损伤患者,超声引导穿刺置管较体表解剖定位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更为安全,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段立娟 夏嘉鼎 付强 赵凯峰 严晓薇关键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 并发症 血液滤过 踝关节重建术与踝关节融合术在创伤性踝关节骨质缺损中的疗效比较 2023年 目的 比较分析基于3D打印比对技术的踝关节重建术与依赖影像学技术的踝关节融合术在创伤性踝关节骨质缺损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22年7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创伤性踝关节骨质缺损患者,依据实施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踝关节重建术组(32例)与踝关节融合术组(3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病程、手术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评价指标[视觉疼痛评分(VAS)、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 踝关节重建术组手术时间、术后病程短于踝关节融合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踝关节融合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手术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7例患者均随访12~17个月,踝关节重建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踝关节融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侧VAS评分的时间主效应、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主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踝关节重建术组患者ROM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踝关节融合术组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见术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侧AOFAS评分的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时间×组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性踝关节骨质缺损中应用踝关节重建术式可以精准重建骨缺损,临床疗效确切。但该技术的学习曲线较长,会增加患者的时间及经济成本。 李小东 严晓薇 司景元 隋磊 刘飞 谢强 姜洪涛 王培关键词:融合术 踝关节 DSA联合双腔Fogarty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DSA联合双腔Fogarty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DSA联合双腔Fogarty导管用于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的患者19例,术后17例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1例出现急性肝功能损害,予以内科综合治疗,急性肝功能损害纠正,1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行手术切开治疗,恢复良好。术后2例再次出现动脉危象,行切开探查术,1例治疗成功,1例动脉闭塞,肢体部分坏死,行截肢术。结果所有病例未发生血管穿孔、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血栓存在于动脉内,长度为0.8~4.5 cm。排除切开探查术的2例患者,采用Fogarty导管处理的17例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9~36个月),肢体血运良好,皮温正常,感觉改善,活动度改善。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0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82.3%。结论应用DSA联合双腔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可避免断端修复区域二次损伤,临床效果满意。 李小东 王培 谷锐 严晓薇关键词:FOGARTY导管 离断肢体 再植术 动脉危象 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在休克伴TIC患者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对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休克伴TIC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9例)及限制组(39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性液体复苏治疗,限制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苏后60min、120min,限制组的pH值、PaO_2明显高于常规组,PaCO_2、PT、APTT、TT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限制组复苏24h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限制组复苏后1周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休克伴TIC患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凝血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严晓薇 李小东 李素清 滑立伟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 血气分析 凝血功能 超声引导下Fogarty球囊导管在动脉危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Fogarty球囊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7月,应用超声引导下Fogarty球囊导管联合溶栓抗凝药物治疗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9~51岁,平均32岁。膝关节离断3例,小腿离断9例,踝关节离断6例,肘关节离断2例,前臂离断4例,腕关节离断3例。于断肢再植术后2.5~18 h,平均7.5 h出现动脉危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吻合口血栓16例,非吻合口血栓7例,联合血栓4例。血栓均存在于动脉内,长度为0.8~3.9 cm。结果术后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穿孔、破裂、空气栓塞、血栓栓塞、伤口感染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术后1.5~13.5 h 3例再次出现动脉危象,行切开探查术,1例治疗成功;2例动脉闭塞,肢体部分坏死,行截肢术。余24例患肢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1例出现急性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予以血液透析后得以纠正;1例出现急性肝功能损害,予以内科综合治疗纠正。24例患者获随访7~38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肢体血运良好,皮温正常,感觉、活动度及肿胀度均改善。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获优12例、良8例、差4例,优良率83.3%。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血栓定位精准,取栓快捷、微创,避免了盲目、反复取栓,临床疗效肯定。 李小东 王培 于昌玉 严晓薇 尹晶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FOGARTY球囊导管 断肢再植 动脉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