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娟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口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海南荔枝控冬梢促花芽分化技术
- 2007年
-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与广东、广西等荔枝主产区相比,冬春季气温高,一般年份,荔枝比广东、广西早熟15~20天。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海南受冬季环流控制,10月至12月,天气总体状况为日长变短,湿度、气温降低,但是岛内各地仍经常出现高温多湿天气,对荔枝花芽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极为不利。期间若不加强管理,极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进程难以顺利完成的情况。在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的物候期,对结果的荔枝树采用物理或化学控梢技术处理,
- 陈统强林熙王刚吴文娟
- 关键词:荔枝分化季风气候主产区
- 海口市低温阴雨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海口市永庄地面观测站1956—2013年气候整编资料和20个乡镇2008—2013年观测的历史气象资料分析表明:近58年来海口市低温阴雨过程以轻度为主,重度过程具有持续时间偏长的特点。当年12月至次年1月低温阴雨过程以干冷为主,而2月低温阴雨过程以湿冷为主,且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重。总体来说,海口市低温阴雨过程年频数和持续日数呈下降趋势,但变异性增大,过程持续日数在4 d和5 d比例最大。从分布空间来看,低温阴雨过程年均日数和次数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且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冬季,低温阴雨过程偏轻,拉尼娜发生时,低温阴雨过程偏重。综上所述,海口市12月至次年2月低温阴雨过程强度总体减弱,这对减轻低温阴雨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但过程变异性增大,这也增大了异常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灾害的风险,最终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故应重视极端气象事件对农业生产的监测与预警,并及时有效采取相应防灾减灾措施,以增强海口市农业生产的避灾防灾能力。
- 官满元侯伟吴文娟施思钟文婷汤池
- 关键词:低温阴雨气候特征农业生产
- 浅谈海南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建议被引量:3
- 2008年
-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海岛,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热带农业基地和冬季瓜果菜生产基地。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农业气象观测、试验是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的基础。农业生产规划和农事安排等都离不开农业气象。当前海南尚未设立农业气象试验站,仅有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工作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要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农业工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亟待完善海南农业气象站网设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拓展业务内容。
- 陈统强黄丕新王刚吴文娟
- 关键词:农业气象气象服务
- 多普勒雷达在海口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8年几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可对暴雨的落区、强云团的出现及结束时间、强雨团的降水强度、强降水的出现时段做出较好的预报。
- 吴文娟黄丕新
- 关键词:暴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
- 1981—2010年海口市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法、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海口市近30年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海口市浅层地温年平均呈正趋势变化,趋势率为0.18~0.34℃/10 a,浅层地温增温最大出现在冬季,增温率为0.46~0.62℃/10 a。浅层地温平均值在1998年发生突变,由一个相对偏冷期演变为一个偏暖期,平均值上升0.4~0.6℃,达到α=0.001的显著水平。气温、降水是影响浅层地温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 王刚陈统强吴文娟
- 关键词:浅层地温气候因子
- 海口市草莓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 2011年
- 结合草莓的生物特性,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海口市1952—2010年9月至翌年3月期间的温度、降水、日照的变化规律,得出在海口种植草莓的有利与不利气候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生产建议,为草莓高产、优质提供科学依据。
- 王刚邱志荣陈统强吴文娟
- 关键词:草莓生产气候条件气象灾害
- 2011年台风“纳沙”和“尼格”移动路径和强度对比分析
- 2015年
- 从环流背景人手,分析“纳沙”和“尼格”移动路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再从冷空气、水汽输送、海温、风垂直切变、高空散度等物理量进行分析,发现可以作为台风强度预报的重要参考因子,结合云系特征,也可初步判定台风移动路径和强度演变的趋势。
- 官满元吴文娟施思
- 关键词:冷空气水汽输送海温
- “海马”移动路径和强降雨成因分析
- 2011年
- 通过地面、高低空背景变化分析"海马"在移动过程中移动路径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首先从欧洲50hPa预测判断高空引导气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地面场大陆高压3h变化特征,结合日本高空6h预报,预测热带气旋移动过程中的短时波动:从"海马"风场、高低空涡度场、垂直速度物理量变化特点分析海口出现强降雨时的主要特征。
- 官满元施思吴文娟林叶
- 关键词:强降雨
- 2011年台风'纳沙'和'尼格'移动路径和强度对比分析
- 从环流背景人手,分析“纳沙”和“尼格”移动路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再从冷空气、水汽输送、海温、风垂直切变、高空散度等物理量进行分析,发现可以作为台风强度预报的重要参考因子,结合云系特征,也可初步判定台风移动路径和强度演变...
- 官满元吴文娟施思
- 关键词:冷空气水汽输送海温
- 烘干称重法与自动观测土壤湿度的差异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利用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烘干称重法、自动观测的土壤湿度及同期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1)在同一气候环境、同一地段烘干称重法与自动观测的土壤湿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0~10cm土壤湿度一致性最好。(2)烘干称重法测得数据所反映土壤湿度的变化程度大于自动观测。⑶烘干称重法、自动观测的0~50cm土壤湿度与降水、气温相关密切,建立的回归方程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得的土壤湿度与气温、降水的响应程度好于自动观测。
- 王刚陈统强吴文娟陈海
- 关键词:土壤湿度